质量管理基础之二质量检验概论2.1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2.2质量检验的功能2.3质量检验的步骤2.4质量检验的方式2.5质量检验机构2.6质量检验管理制度2.7抽样检验2.1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2.1.1检测、检验和产品检验2.1.2抽样检验、检验批2.1.1检测、检验和产品检验(1)检测:指按照规定程序来确定给定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2)检验:指按照规定程序,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3)产品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简称。它是在检测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的基础上,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活动。2.1.2抽样检验、检验批(1)抽样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行的检验。在多数情况下,如破坏性检验、批量大、检验时间长或检验费用高的产品,就不能或不宜采用全数检验,此时抽样检验是以有效方法。目的:通过抽样检验判定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是否可以被接收。特点:检验对象是一批产品,根据抽样结果应用统计原理推断产品批的接收与否。经过检验的接收批中仍然可能包含不合格品,不接收批中当然也可能包含有合格品,因此抽样检验是具有一定风险性的。(2)检验批:是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通常检验批应由同型号、同等级合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等)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组成。2.2质量检验的功能1.鉴别功能2.“把关”功能3.预防功能4.报告功能2.2.1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序)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取相应的检测、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2.2.2“把关”功能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产品不交付(销售、使用)。2.2.3预防功能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前一个过程(工序)的把关就是对后一个过程(工序)的预防。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以及对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2.2.4报告功能为了使相关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得的信息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考核、质量改进以及领导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2.3质量检验的步骤1.理解标准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2.抽样即获取检验样品3.检测与记录4.比较与判断5.确认和处置2.4质量检验的方式按工艺流程分: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出厂检验按检验地点分:固定检验,巡回检验按检验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免检按检验目的分:把关检验,预防检验,考核检验按检验性质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按检验内容分:性能试验,耐久性检验,严酷检验,分析检验,验证检验按检验实施方分:第一方检验(生产方检验),第二方检验(消费者和买方检验),第三方检验(国家监督检验/第三者仲裁检验)1.按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分类2.按检验地点分类3.按检验的数量分类4.按检验的目的分类5.按检验的性质分类6.按检验的内容分类7.按检验实施方分类2.4.1按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分类产品质量是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形成的,为了保证最终出厂的产品质量,就必须对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各道工序进行道道检验,严格把关。进货进货检验入库投产加工工序检验中间检验最后加工工序检验完工检验成品装配组装检验成品检验入库/出厂(1)进货检验用于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件的最初样品和成批进货的检验目的: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或零部件进入工艺流程,造成制品的报废或降低成品质量。(2)工序检验为判断半成品能否由上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所做的检验目的:为了早期及时发现不良品,一边尽早采取措施。工序检验包括:首件检验、巡回检验、中间检验和完工检验。首件检验:即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开始时和工序要素变化后的首件产品质量所进行的检验。目的:及时发现对图纸或公差的错误理解,工艺过程质量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以防止成批废品发生。“首件三检制”:由操作者自检、班组长(或班组质量员)复检、专职检验员终检,三者对首件产品质量共同负责。巡回检验:又称临床检验或流动检验,指巡回检查员在负责区域内定时或不定时地随机抽检或全检,一般是适宜在成批或大量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目的:防止成批不良产品发生和工艺是否发生异常。中间检验:又称关卡检验或工程检验,指在工序之间对整批的零件进行的集中检验,目的是用来决定该批零件是否可以流转到下道工序。完工检验:零件按加工完成后,要集中到完工检验站,按完工零件检验卡片或产品图纸规定进行的检验。合格者要打印上合格标记,才可入库或进入装配流程。(3)成品检验成品检验包括的项目较多,一般是内控指标的质量检验,如组装检验和产品外观、完整性、性能、精度、清洁度、喷漆、包装和可靠性检验等,其目的是防止有缺陷的产品交库或出厂。(4)出厂检验指在产品出厂时做的检验。进行出厂检验,只是对通过质量内、外反馈发现致命缺陷、重大缺陷时做的鉴定性检验。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储藏期限的不同、原材料来源的变化等来确定出厂检验的项目。2.4.2按检验地点分类(1)固定检验:又称检验站检验或集中检验,即把受检产品(零件)送到规定的检验地点进行检验。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适用情形包括检验批量大、检验项目多、需装备专用的检验仪器和测试设备、零件完工检验以及成品装配后的检验,等等。(2)巡回检验:巡回检验能贯彻预防为主,临床做检验,把不良品及时发现在当道工序,有利于及早采取措施。2.4.3按检验的数量分类(1)全数检验:指对所有产品进行检验,又称全检或百分之百检验。全检适用于对产品质量保证程度要求很高的场合。(2)抽样检验:指按规定的抽样方案,对提交检验的一批产品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作为检验样本,根据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得出整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结论。抽样检验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检验方法,适用于下列场合:A.需做破坏性检验、不可能采取全数检验的场合;B.检验对象为流程性产品,如带钢、电线、纸张、布匹;C.产品数量大并允许有某种程度的不合格品混入的场合,如标准件中的螺钉、螺帽等;D.希望花费较少检验费用的场合;E.检验项目多或检验时间长的场合;(3)免检:指以事先获得的质量信息与技术信息为依据,可以不对样本做测量、试验就判为合格的一种产品验收方式。这是对质量高、信誉好的产品制造厂家的一种信任和鼓励。但当检验项目涉及安全、不良产品能引起巨额损失时,“全数不检验”不适宜采用。2.4.4按检验的目的分类(1)把关性检验:对零件或产品进行验收检验,其目的是把关。(2)预防性检验:采用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控制图等检验形式,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了解产品质量波动情况,找出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品发生。(3)考核性检验:包括复检、循环检验等,目的是考核检验准确性。2.4.5按检验的性质分类(1)破坏性检验:指在在检验过程中为了测量、试验而使产品丧失使用价值或是降低产品价值的检验。如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电子设备的加速恶化试验均属破坏性试验。采用破坏性试验,非但不能做全数检验,即便是抽样检验也只能抽取极小量的样本。(2)非破坏性试验:指在检验过程中并不降低期使用价值的试验。如检验金属产品微细裂纹和内部缺陷普遍采用的超声波探伤、磁力探伤、X射线无损探伤都属于非破坏性检验。2.4.6按检验的内容分类(1)性能试验:按产品标准对产品性能所进行的检验。(2)耐久性试验:也称作寿命检验或可靠性检验,指对产品能否长时间发挥性能所进行的检验。(3)严酷检验:指在严酷条件下所进行的检验(如超负荷检验、加速性检验)(4)分析检验:指为了对产品质量和工序质量进行分析所进行的检验,检验中即使发现有不合格的质量特性也不停止,而要将检验一直进行到底。(5)验证检验:指为了确认产品或工序是否存在异常而进行的检验。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检验的样本远比通常的抽样检验少,极端例子就是只检验一个样本(称作单样本试验)。2.4.7按检验实施方分类(1)第一方检验(生产方检验):指生产企业为了及时发现生产中的不合格品,不使其流入下道工序,确保出场产品质量符合要求而实施的检验。(2)第二方检验(消费者和买方检验):又称验收检验,指买方为了保证所买到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检验。目的是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3)第三方检验:A.当买卖双方发生质量争议需要仲裁时由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做仲裁检验B.国家为了监督质量方针、政策、标准的执行及指导和控制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而进行的质量监督检验2.5质量检验机构2.5.1检验机构类型与运行机制2.5.2企业内部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2.5.3检验机构基本工作准则2.5.1检验机构类型与运行机制(1)政府设立的检验机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的检验机构,部分国家质检中心设在这些机构内。(2)由政府授权的检验机构:主要为原各政府部门(如工业部门)设立的检验机构,大多是在原科研开发实验室基础上建立的,依托单位是科研院所,其中一部分被技术监督部门授权为国家质检中心。(3)商业检验机构:以公司法设立的检验机构,经济成分复杂,部分为外商独资和合资。(4)企业检验机构:企业内部设立的检验机构,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行使检验职权的技术职能部门。2.5.2企业内部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根据各行业特点、生产组织的规模、产品结构以及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内部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一般有以下两种类型:(1)集中管理型质量检验机构生产组织的质量检验机构在最高管理层直接领导下,全部专职检验人员统归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管理,负责从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产品购入开始到整个产品形成过程完成的质量检验工作。(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质量检验机构。这种类型的质量检验的工作范围是负责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产品的进货检验;零部件的完工检验;成品性能检验;产品交付包装检验。理化室、计量室等的检验人员由检验部门直接管理,而中间工序的质量检验人员,行政上受车间管理,而其质量检验业务工作接受质量检验部门的指导。2.5.3检验机构基本工作准则(l)公正性: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原则,认真按照检验工作程序和有关规定行事。在检测工作中,不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影响,能独立公正地作出判断,始终以客观科学的检测数据说话。(2)科学性:检验机构应具有同检测任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人员的配备应能满足检测工作任务的需要;检测仪器设备和试验环境条件符合检测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全过程可能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各个要素,都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3)及时性:检验机构的检测服务要快速及时。为了做到及时性,就要精心安排,严格执行检测计划,做好检测过程各项准备工作,使检测工作能高效有序地进行。在检定结果中,必须有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从事检定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2.6质量检验管理制度2.6.1三检制2.6.2重点工序双岗制2.6.3留名制2.6.4复查制2.6.5追溯制2.6.6统计分析制2.6.7不合格品管理制2.6.8质量检验考核制2.6.1三检制自检: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作用: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互检: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形式: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半成品的检验同一机床/工序交接班时相互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组长对工人加工的产品进行检验作用:防止因疏忽成批出现废品培养协作精神专检:专业检验人员进行检验说明:专业检验应发挥主导作用2.6.2重点工序双岗制操作者在进行重点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