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授-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201432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唐北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概述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progressivemusculardystrophy,PMD)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征,可累及肢体和头面部肌肉,少数可累及心肌,无感觉障碍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萎缩肌肉的分布、有无肌肉假性肥大、病程及预后,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类型大多有家族史分类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BM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EDMD)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PMD)眼型肌营养不良(ocularmusculardystrophy)远端型肌营养不良(distalmusculardystrophy)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MD)分类按照遗传方式可分为X性连锁隐性遗传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PM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遗传因素(病理基因)所引起的一系列酶及生化改变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在肌细胞膜外基质、跨膜区、细胞膜内面以及细胞核膜上有许多蛋白,基因变异可导致编码蛋白的缺陷,由于不同的蛋白在肌细胞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导致不同类型的肌营养不良近年来多数学者认同该病的细胞膜学说,肌细胞遗传变性使细胞膜即肌纤维膜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细胞膜尤其是膜蛋白研究已成为验证DMD膜假说的重要手段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对DMD和BMD致病基因的编码蛋白dystrophin蛋白(即抗肌萎缩蛋白)研究较多,dystrophin位于Xp21,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最大的基因,长度约2400~3000kb,约79个外显子,编码3685个氨基酸,组成dystrophin蛋白,分子量427KDDystrophin蛋白位于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膜内面,为细胞骨架蛋白,具有抗机械牵拉作用,dystrophin与细胞膜内面、跨细胞膜区以及细胞膜外区的多种蛋白紧密结合,相互关联,在细胞膜内外组成一个整体,维系细胞膜内外的物质交换和联系,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和稳定Dystrophin基因缺陷导致肌细胞膜上dystrophin蛋白缺乏或减少,使肌细胞膜不稳定而引起肌细胞坏死和功能丧失如dystrophin蛋白完全缺乏,产生DMD表现;如仅为量的减少,则为BMD病因及发病机制近来又发现一种utrophin蛋白,其序列的80%与dystrophin相同,位于第6号染色体,正常者该蛋白位于神经肌接头处,而在PMD患者中则移至细胞膜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PMD的肌肉基本病理改变为肌纤维坏死和再生,肌膜核内移,肌细胞萎缩与代偿性增大相嵌分布肥大肌细胞横纹消失,光镜下呈玻璃样变坏死肌细胞出现空泡增多、絮样和颗粒变性及吞噬现象肌细胞间质内可见大量脂肪和结缔组织增生肌活检组化检查见dystrophin缺失或异常根据dystrophin的空间结构变化和功能丧失的程度不同,分为两种类型:(1)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又叫杜兴肌营养不良症,是最常见的X性连锁隐性遗传性肌病由Duchenne(1868)首先描述,发病率约为1/3500活男婴无地理或种族间明显差异临床表现女性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约50%发病,女孩患病者罕见有些携带者可有肢体无力、腓肠肌肥大、血清CK增高等临床表现患儿多有明确家族性,另有1/3患儿由新的基因突变所致病临床表现患儿均为男性,多在3~5岁发病起病隐袭,首发症状多为行走慢,容易跌倒肌无力自躯干和四肢近端开始缓慢进展,下肢重与上肢鸭步,患者骨盆带肌无力,肌张力减低,由于髂腰肌和股四头肌无力,而登楼及蹲位站立困难,进而腰椎前凸,骨盆带肌无力致行走时向两侧摇摆临床表现Gower征(攀登起立征):由于腹肌和髂腰肌的无力,患儿仰卧站立时,必须先转为俯卧位,然后以双手支撑双足背、膝部等处顺次攀附,方能起立翼状肩胛:肩胛带肌同时受累,举臂无力,因前锯肌斜方肌无力,不能固定肩胛内缘,使肩胛游离呈翼状支于背部,当双臂前推时尤为明显假性肥大:90%患儿双侧腓肠肌假性肥大,是因萎缩肌纤维周围均被脂肪和结缔组织充填,故体积增大而肌力减弱,触之坚硬临床表现四肢近端肌萎缩明显,假性肥大以腓肠肌最常见,也可见于臂肌、三角肌、冈下肌等可见轻度面肌无力,发音、吞咽、眼肌运动不受累脚尖走路而跟腱挛缩,9~12岁时常不能行走,要坐轮椅多数患儿心肌受累,少数患儿心肌受损严重可产生充血性心衰约20岁时患者出现呼吸道症状,晚期病情加重需呼吸机支持约1/3患儿智力发育迟缓一般无消化道症状,少见的并发症为急性胃扩张临床表现EMG为典型肌源性损害,血清肌酸磷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GOT、GPT和醛缩酶等可增高,尤其是CK显著增高,可达正常者的50倍以上尿中肌酸增加,肌酐减少心电图多数异常,如V₁导联RS波幅增加,左前导联Q波深而窄本型的病情是PMD中最严重的,其严重程度与患儿家族中遗传代数成反比,即家族中受累代数越多,病情越轻,最重的是散发病例,预后不良患者多在25~30岁以前死于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消耗性疾病临床表现由Becker(1957)首先报告病率较低,约为DMD的十分之一,约为1/20,000,具有DMD必有的特征,如X连锁遗传、腓肠肌肥大、近端肢体无力、血清CK增高,EMG和肌肉病理呈肌病表现等与DMD不同点是发病年龄较晚(常在12岁以后),病情进展慢(病程可达25年以上,20岁以后仍能行走),多不伴有心肌受累或仅轻度受累,预后较好,又称良性型抗肌萎缩蛋白基因多为整码缺失突变,骨骼肌膜中的抗肌萎缩蛋白表达量减少临床表现(BMD)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肌病,也有极少数散发病例基因定位于常染色体4q35,其致病基因尚未克隆具有几乎完全的外显性,所有FSHD患者都在4q35区域存在3.3kb重复片段的缺失,正常人该片段重复11~150次,而FSHD通常少于11次这种基因重复片段的缺失并不直接破坏任何可识别的基因,而是使染色体端粒更接近着丝点,间接的增加相邻基因的表达在细胞核内染色质不适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但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表现(FSHD)发病年龄自儿童期至中年不等,以青春期为多,男女均可罹患早期症状为面部表情肌无力和萎缩,如眼睑闭合无力,吹哨、鼓腮困难等,“斧头脸”为侵犯面肌出现特殊的肌病面容逐渐侵犯肩胛带、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胸大肌的上半部,偶可见三角肌和腓肠肌的假性肥大口轮匝肌假性肥大可使口唇显得增厚而微噘,下肢胫前肌、腓骨肌也常受累而表现远端无力临床表现(FSHD)一般不伴心肌损害,病变可向躯干和骨盆肌蔓延,病情进展缓慢,一般不影响正常寿命,少数患者因病情严重而需坐轮椅部分病例合并渗出性视网膜炎和神经性听力下降EMG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表现肌病特征,但组织学改变较轻血清CK、LDH等可正常或轻度增高,EEG正常临床表现(FSHD)是一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不同的异质性肌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大类型,称为LGMD1和LGMD2根据致病基因和缺陷蛋白又分为若干亚型,分别命名为LGMD1A、1B、1C和2A、2B、2C等LGMD主要与一大组肌膜蛋白和近膜蛋白的缺陷有关,如α、β、γ、δ-肌聚糖之间相互连结,组成跨肌膜复合体,并与β-dystroglycan和dystrophin相互作用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肌聚糖亚单位不正确表达或不适当装配,影响肌膜的稳定性,产生LGMD2D、2E、2C、2F,LGMD2A和2B的缺陷蛋白分别为calpain3和dysferlin,LGMD1A、1B、1C的缺陷蛋白分别为myotilin、lamininα2和caveolin3等临床表现(LGMD)儿童、青少年或成人期发病,多在10~20岁,男女均可患病病变主要累及肢体近端,首发症状常为骨盆带肌肉萎缩,腰椎前凸,上楼困难,步态呈鸭步,下肢近端无力,上楼或从座位站起困难,膝腱反射较踝反射消失等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肩胛带肌肉受累萎缩,抬臂困难,出现翼状肩胛头面部肌肉一般不受累,有时可伴腓肠肌假性肥大病情进展缓慢,平均于发病后20年左右丧失行动能力EMG和肌活检均显示肌原性损害,CK、LDH等血清肌酶常显著增高,但通常低于DMD型的水平,ECG正常临床表现(LGMD)主要是性连锁隐性遗传,少数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分别称为EDMD1、EDMD2和EDMD3型X-连锁隐性遗传(EDMD1型),基因定位于Xq28,编码蛋白Emerin,Emerin是锚定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核膜内表面的核被膜蛋白,主要功能是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对抗机械性压力以稳定核膜Emerin基因突变形式包括点突变、小片段缺失和无义突变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DMD2和3型),基因为LMNA,定位于Iq11-23,编码核纤层蛋白LMNAA/C,LMNA是核膜的组成部分,定位于核膜板层,在DNA复制、染色体构建、核孔复合体的空间构形、细胞核发育等方面起作用,已经报道LMNA基因30多种不同的突变形式临床表现(EDMD)5岁前起病,受累肌肉呈肱腓型,上肢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主,下肢则以腓骨肌和胫前肌,后期累及肩胛肌、胸带肌及骨盆带肌肌无力或轻或重,没有腓肠肌肥大该病最主要特点是早期出现严重的关节挛缩,累及颈椎、肘、踝、腰椎等关节,使患者出现特殊的行走姿势另一个特点是心脏受累早,表现严重的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心房纤颤,需要安装起搏器疾病缓慢进展,常因心脏病死亡临床表现(EDMD)Taylor(1915)首先报道,1962年Vector教授等对Taylor报道的病例后代进行了肌电图和肌肉活检,证实其为肌源性损害,称为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较少见,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也有散发病例目前发现OPMD的致病基因仅有一种—PABPN1基因(14q11.2-q13),该基因的第一外显子中(GCN)n重复序列的扩增是引起OPMD的原因正常人(GCN)n重复10次以内,而OPMD则重复11次或以上,研究表明,重复11次的家系呈隐性遗传,而超过12次重复的家系则呈显性遗传临床表现(OPMD)青年和成年发病,多在45岁以后首发症状为上睑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双侧对称逐步出现轻度面肌力弱,咬肌无力和萎缩,吞咽困难,构音不清,CK正常或轻度升高临床表现(OPMD)Gower(1902)首先报告,根据遗传方式、基因定位、临床肌萎缩以手肌、胫前肌为主,还是腓肠肌为主等将远端型肌营养不良又分为多个亚型,在40岁前起病的Welander型、Markesberry-Grigg-Udd型,在40岁以后起病的Nonaka型、Miyoshi型和Laing型通常10~60岁之间起病,自肢端开始,主要影响手部和小腿肌肉,但较少见临床表现(DistalMD)Kiloh-Nevin型慢性进行性核性眼肌麻痹较为罕见,于青壮年起病病变主要侵犯眼外肌,易误诊为MG临床表现(OMD)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960年由日本学者福山首先提出,包括一类出生时或出生几个月内出现肌无力和肌张力低,可伴有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一大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脊柱后突,肌张力下降,常伴发髋关节脱位,近端关节挛缩,斜颈,而远端关节表现出惊人的松弛,弹性过度增高临床表现(CMD)福山型(Fukuyamatype),本型的主要特点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伴广泛的神经系统先天畸形,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9q31-33,编码蛋白为Fukutin非福山型指除福山型以外的其它类型先天型肌营养不良,主要包括多种亚型Merosin缺乏症,欧美多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定位在6q22-23,患儿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表现为肌力、肌张力低下,关节挛缩,面肌和呼吸肌受累,无眼部症状,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精神发育迟滞肌-眼-脑病,特点为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