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我国经济发展处在新常态大背景下中央作出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从2015年11月至今,全国各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开展了一年多时间,目前已逐步进入深化阶段,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总结、推广国内先进省市的有益经验,并加强改革思路和工作举措的创新,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一、全国各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做法和成效自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紧密结合实际,聚焦五大任务,瞄准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主动谋划、精准发力,相继出台了相应的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攻坚战,在2016年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5个行动计划以及国企出清重组“僵尸企业”7个文件,提出到2018年全省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出清、3年去商品房库存2630万平方米等有力措施。浙江省:围绕市场出清、房地产去库存、企业去杠杆、降低企业成本、补齐发展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等七个方面,部署33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工作,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山东省: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在抓好国家公布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五大产能过剩行业基础上,主动增加炼油、轮胎、化工、煤炭四个行业,“5+4”自我加压。推动房地产去库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近两年山东省棚改总量居全国第一。四川省:以“三去一降一补”、“一提一创一培”(即提质量、创品牌、培育新动能新动力)为抓手,明确78项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支持设立“僵尸企业”破产处置绿色通道,大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福建省:积极制定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坚持一地一策、一城一策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去库存。稳妥有序去杠杆,健全政司银企联席互动机制。多措并举降成本,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抓住关键补短板,研究制定一批补短板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江苏省:强化去产能重点行业攻坚,在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的基础上增加了船舶行业,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或突破限额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坚持“铁腕”去产能,省政府与相关市、部门和企业签订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明确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山西出台煤炭供给侧改革实施细则,包括全省煤炭行业优化存量产能退出过剩产能、严格控制煤炭资源配置、设立煤炭清洁利用投资基金、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等。湖南省:出台“湘十条”,明确农民进城购房给补助、企业租房有奖励、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促进楼市去库存。湖北省:出台“1+5“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5个专项行动方案),利用处置僵尸企业来带动去产能,扩大股权融资来源,着力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补短板聚焦扶贫、基建等领域。贵州省:为补齐脱贫攻坚短板,积极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六大脱贫攻坚战,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帮扶资源。辽宁省:综合施策化解过剩产能,重点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做优做精消费品工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把服务企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上海市:着力优化制度供给,加快政府改革建设,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搭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框架。重庆市:树立底线思维,对交叉性金融衍生品加强风险管控,严防这些金融产品跨界从事收购、兼并、投资等活动,避免杠杆过度叠加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深圳市:积极部署创新链和产业链,把50%以上财政科技类支出投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制定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人才优先发展三大政策,把巨大创新能力转化成创造新供给的强劲动力。随着各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至2016年底,“三去一降一补”成效逐步显现。一是去产能方面:在经济保持平稳的基础上,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明显加快。2016年我国钢铁和煤炭的去产能目标分别为4500万吨和2.5亿吨,均是去年实际完成量的两倍以上,目前全年目标任务已顺利完成。随着去产能进程的加快,相关企业经济经营状况大幅好转。2016年前9月,中钢协会员钢企累计实现利润252.06亿元,销售利润率为1.27%;2016年前10月,规模以上煤炭采选企业实现利润573.1亿元,同比增长112.9%。二是去库存方面:不同地区立足自身实际,以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等方式,积极消化库存。2016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9095万平方米,比10月末减少427万平方米,连续9个月减少。三是去杆杠方面:坚持稳妥有序、守住底线,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6年10月末,全国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四是降成本方面:通过降制度性成本、降社会保险费、降税费、降电价、降企业财务成本等,多措并举降成本。2016年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8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17元。五是补短板方面: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超1000亿元,全国派出驻村干部54万多人,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807万贫困人口;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首次跻身世界创新25强,较上年上升4位。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总结经验、加强创新,根据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着力促进整体谋划与精准施策相结合,通过“一业一策”、“一地一策”实现精准发力,通过切实有效的项目建设实现攻坚克难,通过振兴实体经济和振兴资本市场实现双轮驱动,不断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持续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一)深化去产能工作,主攻国企改革重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首先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对于特别困难的地区,国家应加强财政政策的倾斜力度,如加大债转股的力度,加强发达地区对困难地区的结对帮扶力度,减轻困难地区经济增长考核压力,使中央和地方协力同心坚决完成僵尸企业处置任务;对地方而言,要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地依法处置“僵尸企业”,制定国企出清重组“僵尸企业”指导意见,确定国有“僵尸企业”名单,设立“僵尸企业”破产处置绿色通道,“一企一策”推进出清重组;特别要落实好财税支持、职工安置、培训、分流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政策,防止引发社会风险。二是做好债务处置。按照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妥善处理企业债务和银行不良资产。对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可依据《破产法》实施破产清算,让其退出市场;对核心业务仍在健康发展、只是融资来源暂时枯竭的僵尸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三是积极利用法治与市场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在采取“关停并转”、搬迁改造、重组升级的同时,注重利用并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化解过剩产能相结合。各地采取“一业一策”方式,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主体作用,制定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案。在抓好国家公布的钢铁、煤炭等重点产能过剩行业基础上,自我加压、主动增加本地区需化解过剩产能的一批行业,如水泥、煤化工、船舶、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二)深化去库存工作,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一方面,要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对库存数量较大、去化周期较长的三四线城市,在已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出台新的扶持合理购房消费政策。要把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通过加大棚改力度、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推动住房公积金向城镇稳定就业的新市民覆盖、对农民进城购房给予补助、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政策措施,解决好三四线城市新市民实实在在的住房需求特别是自住需求、租房需求。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机构,提高三四线城市和特大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推进就地城镇化,把以非农产业为主的村庄和人口纳入城镇管理,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对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热门城市,要把握好房地产供地节奏和规模,全面建立商品房供地与商品房库存和商品房价格挂钩办法,并实行适度从严的限购政策,避免其房价在去库存的背景下出现快速非理性上涨。(三)深化去杠杆工作,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降低企业杠杆率。努力解决资不抵债企业问题和高杠杆企业问题,采取“一企一策”处置资不抵债企业,极处置不良资产,推进贷款结构优化,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促进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注重化解企业信贷风险。健全政司银企联席互动机制,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通过组建债权人委员会、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政策性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政府与银行合作推出“周转贷”等金融创新融资产品、建立企业互助自救应急转贷资金等措施,切实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打击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等领域的违法行为,查处非法集资案件,开展去杠杆风险排查,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管控,维护金融市场和社会稳定。(四)深化降成本工作,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力度一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努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备案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取消更多的职业资格认定。二是加大减税力度。全面落实“营改增”工作,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全面推行资源税改革,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三是做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阶段性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失业保险费率、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切实减轻企业人工成本负担。四是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通过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降低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实施煤电价格联动、输配电价改革、电力直接交易等举措,减少企业电费支出;推动各地实施电力体制改革,实现大工业用电、一般工商业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区域同网同价;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打造衔接一体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五是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促进企业内部挖潜,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精简行政管理人员、修改与实际相差太大的产品定额工时、推广技术革新、降低原材料和费用的消耗等措施,有效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五)深化补短板工作,精准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培育新兴动能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同时做大加法和乘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一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把功夫用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精心为贫困户逐户量身定制脱贫良策,大力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六个到村到户”,开展贫困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文化传承脱贫、民营企业“企帮村”精准扶贫等专项行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二要抓住关键,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