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及特点、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2、熟练掌握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结构图化简或梅森公式以及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建立和表示方法,初步掌握小偏差线性化方法和通过机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3、熟练掌握暂态性能指标、劳思判据、稳态误差、终值定理和稳定性的概念以及利用这些概念对二阶系统性能的分析,初步掌握高阶系统分析方法、主导极点的概念。4、熟练掌握根轨迹的概念和绘制法则,并能利用根轨迹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初步掌握偶极子的概念以及添加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熟练掌握频率特性的概念、开环系统频率特性Nyquist图和Bode图的画法和奈氏判据,掌握绝对稳定系统、条件稳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非最小相位系统、稳定裕量、频域性能指标的概念,以及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6、熟练掌握校正的基本概念、基本校正方式和反馈校正的作用,初步掌握复合校正的概念和以串联校正为主的频率响应综合法,了解以串联校正为主的根轨迹综合法,掌握常用校正装置及其作用。二考试内容第1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任务,基本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反馈)控制。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稳、快、准及最优化。基本要求:重点是反馈控制原理与动态过程的概念,以及建立原理方块图的方法。第2章数学模型主要内容:动态方程建立及线性化,传递函数及动态结构图,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梅逊公式及应用,典型环节。基本要求:重点是传递函数和动态结构图的概念,以及增量线性化、结构图等效变换的法则。利用复阻抗直接建立电路结构图的方法。典型环节的概念。第3章时域分析法主要内容:典型响应及性能指标。一、二阶系统的分析与计算。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与计算:劳斯、古尔维茨判据。稳态误差的计算及一般规律。基本要求:重点是典型响应,性能指标诸概念及计算指标的方法,也要重视结构参数对系统响2应影响的一般规律。典型响应以阶跃响应为主。劳斯、古尔维茨判据和结构稳定性的概念。终值定理的使用条件。第4章根轨迹法主要内容:根轨迹的概念与根轨迹方程,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广义根轨迹,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主导极点与偶极子,阶跃响应的根轨迹分析。基本要求:重点是根轨迹法则的应用及主导极点、偶极子等的概念,利用根轨迹估算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法则证明只需一般了解。第5章频率响应法主要内容: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典型环节的频率响应,系统开环的频率响应,Nyquist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信号的频谱,闭环幅频与阶跃响应的关系,峰值及频宽,开环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三频段(低频段,中频段和高频段)的分析方法。基本要求:频域性能指标、环节和系统频率响应曲线的绘制、以及系统稳定性判据(Nyquist判据和对数判据)均为重点内容。等M、等N圆图,尼柯尔斯图仅作一般了解。要明确单位最小相位和非最小相位的差别。估算公式只作一般了解。第6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主要内容:系统设计问题概述,串联校正特性及作用:超前、滞后及PID。校正设计的频率法。校正设计的根轨迹法。反馈校正的作用及计算要点。复合校正原理及其实现。基本要求:校正装置的作用及频率法的应用。以串联校正为主,反馈校正为辅。以频率法为主,根轨迹法为辅。复合校正的应用。第7章线性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主要内容:状态的概念和状态方程的列写,状态方程的解。状态方程的线性变换,传递函数阵。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及其判据。动态方程的标准形,可控性、可观性分解。对偶原理,传递函数的实现。状态反馈及极点配置。状态观测器及其设计。稳定性理论。基本要求:仅限于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一般理论。第8章采样系统理论主要内容:采样信号及采样系统。采样过程的数学描述。采样信号的复现:香农定理、零阶保持器。Z变换及Z反变换:定理、方法及应用。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的解。脉冲传递函数及动态结构图变换。采样系统稳定性计算:双线性变换和劳斯判据,朱利(Jury)判据。采样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及一般规律。采样系统零、极点分布与动态性能的定性分析。离散系统的状态方程及其解。基本要求:Z变换的应用和脉冲传递函数的概念,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三试卷结构3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满分100分占该科目期末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和考察分占该科目期末总成绩的30%)。试题结构形式如下:1.试题难易比例:基本题占60%,综合题占20%,灵活题占20%;2.试题类型:计算题+填空题+简答题占60%,编程题+应用题占40%。四教材及参考教材本课程的使用教材:程鹏.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可供参考的教材:[1]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蒋大明等.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3]翁思义等.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4]周其节等.自动控制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5][美]KatsuhikoOgata著卢伯英,于海勋等译.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