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习___创建高效课堂的起点东平县第二实验小学颜廷芳《礼记、中庸》里有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预习的重要性二、预习的多重定义三、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四、有效预习的方法五、有效预习的指导六、有效预习的多元评价七、有效预习的保障措施一、预习的重要性《语文新课程标准》里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就是: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就是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1.预习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使课堂变得更高效。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这样,在预习中弄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2.预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自学的本领是用之不竭的能,储能就要储这样的能。”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纲独自预习,这本身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学行为的一种体现。预习一般是独立地阅读和思考,当然也伴随着同伴合作与互助。3.预习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边读书边思考,在预习过程中他们将会发现很多疑问,学生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他们将投入到相关读物的阅读中去,这大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而且如果一个学生预习充分的话,课堂上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做作业的速度就会变快,课后复习的时间相应缩短.而且错题巩固的时间也就缩短了,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实践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4.预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部分学习目标在预习中得以达成。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上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便于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二、预习的多重定义依据时间跨度的不同,预习可以分为学期预习、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任何一种预习形式,都需要学生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学期预习一般是利用假期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下一学期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单元预习是在某一单元学习之前,系统地熟悉单元教材内容,探索单元间的相互联系,理解重点知识课前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新知识的学习准备。从预习效果和预习效率上划分,又可分为有效预习(高效预习)和低效预习。有效预习是指能够将预习目标落到实处、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能够真正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预习。有效预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学好新课,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三、学生对预习的认识教师不可以忽视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因为这是学情的一部分,也是备课中“备学生”的一个体现。认识一:预习根本就不算作业。很多学生以为语文预习就是读读课文,写写字词。看到有预习这一项,很高兴,数有几项作业的时候往往不会把它数进去,反正老师也看不出来我预习了没有。家长不重视预习这项作业,给孩子检查的时候也就问一下而已。久而久之,预习就真的变成了可有可无。认识二:课上认真听就行,根本用不着预习。那些认为只要课上认真听就行的学生,多半课上没有认真听或者怎么听也听不会。预习在他们眼里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如果不预习,学生也就不清楚新课中的重难点在哪里,听课时便摸不着头脑,一些难点问题如果没有经过自己的用心思考,而是寄希望于课上小组合作讨论时的“道听途说”,那么思维能力就得不到培养。认识三:预习展示只是走走过场,根本没真事儿。一些学生由于学习的自觉性差、参与意识和展示意识不强,在预习过程中存在应付心理,在他们眼里不但预习可有可无,就连学习小组也变得可有可无。如果任由这种思想蔓延开去,那我们的小组展示就真的只是走过场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他们对预习存在的种种错误认识,引导他们改正“预习不是作业”、“预习无所谓”、“预习展示没真事儿”等错误想法。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预习可以对新课学习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便于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四、预习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察必须认真。”这个“必须切实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教育局下发的《高效课堂问题解读》对预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读一读、划一划、练一练、思一思、议一议、查一查。1、读一读:应分为默读和朗读,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的方法。等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朗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2、划一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教给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促使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3、练一练:完成导学案中的预习任务,并对教材中课后习题试着做一做。4、思一思:针对预习的情况思考存在哪些疑惑。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5、议一议:就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与父母、老师、同学进行讨论。6、查一查:有些课文需要查一查工具书或者上网搜寻相关的学习资料。五、预习的指导根据教育局对预习的指导精神,我们学校对预习的指导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不同的年级预习方法的侧重点不同。整个预习指导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低年级开始渗透预习方法,中年级实施预习的步骤,高年级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预习。(一)、低年级的有效预习低年级语文预习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我们认为一年级预习的主要任务是:⑴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笔顺,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⑵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⑶标好自然段。二年级的主要预习任务是:⑴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想记字形的方法,并借助字典,给它再找一个朋友(即组词),养成自觉运用工具书的好习惯。⑵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并读一读《小学语文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主要是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习惯)。(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1、激发读书的兴趣。2、掌握认读生字的方法。3、指导学生学会划分自然段。4、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读一读、划一划、标一标、认一认、想一想读一读:课文至少要读五遍,做到正确、流利。划一划:用三角符号标出文中的生字,用圆圈圈出多音字、近反义词,用直线划出文中的好词、好句,并标出自然段。认一认:给生字条中的生字注音,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编字谜等方法记住生字。并给生字组三个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以后我知道了什么,或者我懂得了什么?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抄一抄: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值得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抄写在自己的采集本上。查一查:不明白的字词查一查字典、词典,有些课文需要查一查工具书或者上网搜寻相关的学习资料。做好预习检查,使预习扎实有效。美国一位著名专家说过:“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兴趣。”组长检查、同桌互查、老师抽查相结合。(二)、中高年级的有效预习学生现状分析:(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学习中,依赖父母督促得比较多,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意识不强。(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部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等媒介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针对以上情况,做了以下指导:1、到了三年级,预习不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到了本子上。我规定学生必须要有两个预习本,一个是《采集本》,学生把每天预习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摘抄在上面。而另一个是《预习本》,用来写文中的生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生词的解释、以及课后题和收集的资料。预习本,则是正规的作业,学课文之前的必查作业。《翠鸟》的预习提纲1、默读课文,用三角符号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把生字认会,给生字条中的生字注上音,试着组三个词。2、圈出文中的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抄写在预习本上。3、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查学习资料,理解生词的意思,并把意思抄写在预习本上。4、精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翠鸟》这篇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了翠鸟的()特点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喜爱之情,教育我们要()翠鸟,与翠鸟()相处。5、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细读第一段,想一想作者是抓住翠鸟()、()、()、()四个方面来写翠鸟外形特点的。其中,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实在美丽,作者主要抓了()、()、()的羽毛写出了翠鸟颜色的鲜艳。(2)细读第三段,划出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有什么感受?(3)对比句子: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翠鸟离开苇杆,很快地飞过去。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反复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6、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语言优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7、翠鸟多么惹人喜欢呀!我想在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文字或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与翠鸟做朋友。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细致整理,写在预习本上。8、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2、成立预习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中、高年级所设计的预习内容和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人、事、景、物、地点等内容。教师不再做硬性的规定,如:生字词你可以写一遍,也可以写三遍,只要能记住就行。课文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自由读,只要读熟,理解了就行。文章涉及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有选择的背一背。有些结构清晰条理的优美文章仿写仿写。了解背景、搜集整理资料可以分工进行,第二天小组内交流汇总。3、指导学生写好批注。小学生写批注大多是空泛的语句,唱高调,套成语,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在课堂讲授课文时经常让学生划出词语和句子,再进行讨论,并要求他们在书页空白处写下理解和感悟。教师要积极引导,当众表扬、鼓励那些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的学生,因为只有写出对课文字词句的深刻理解的批注,预习自学才是有效。4、运用好导学案。老师们编的这些导学案内容丰富,预习问题设计的有梯度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并有适当的能力拓展练习。通常从生字开始,到思想方法的应用结束,是学生预习的好资料。利用导学案,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导学案一般要求在学课文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做完导学案的预习导航部分。5、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思想感情。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工程,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高年级的阅读学习。在预习指导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抓住联系点,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抓课题抓关键词(句)抓课后问题(2)、抓住动情点,真切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6、对于作文课的预习,可用“提前积累预习法”。作文教学切忌无准备状态下进行习作。从习作材料的搜集,活动的体验,情感的酝酿等,教师应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做出精心地安排与准备,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我们可对习作要求进行改编,使学生能主动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工作。习作可从素材、语言、方法积累等方面着手做预习工作。7、利用预习展示,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通过小组展示汇报、小组检查和教师诊断,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