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综合实践目录探究与实践一单元养成·服务主题一我的物品各就各位二单元生活·环境主题二零食与我们的生活主题三开心假期三单元人文·社会主题四我的收藏博览会四单元自然·科技主题五神奇的风劳动与技术一单元制作篇——巧巧手活动一旧物改造活动二制作相架活动三折纸二单元活动篇———动动手活动一餐厅里的家务劳动活动二风车转起来活动三制作简易杆秤三单元园艺篇———小能手活动一学扦插活动二水培植物活动三植物小制作第一单元养成·服务主题一我的物品各就各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物品是怎么分类的。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整理各种信息的方法。2.通过活动,拓展物品分类的知识,并且能科学、合理地分类整理物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孩子体验动手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快乐。准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本次活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能需要教师或家长前期花一些时间来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这次活动需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所以单凭学校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陪伴互动和积极配合。(一)发现问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物品,如玩具、图书、手工制品等等,有时我们会发现它们被杂乱无章地摆放在家里,很凌乱,使人的心情也很杂乱,怎么样使我们的空间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物品能够合理的摆放,时间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是我们应该培养的生活能力,老师可以从年级开始带领孩子们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二)活动准备确定活动主题: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确定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当作活动的主题,老师要对学生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可实施性进行指导。书中针对案例主题进行了活动准备说明,主要是图书分类方面的知识。(三)实施阶段1.第一步:指导学生将已确定需要整理的物品单独归放在一起,注意归放地点的选择,以及简单的分类。2.第二步:分类。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给出分类的一些方法,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或从父母那里了解其他的分类方法,并进行分类。比如:书籍可以按照书籍种类、读者年龄来分类,物品可以按照新旧、种类、质地来分类。3.第三步:将整理完的物品的分类和数量记录在表格中。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安排同桌之间互相核对,互相学习对方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合作的学习方法。4.第四步:将分类完的物品整齐地各就各位摆放好。这里,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将劳动成果加以记录和结,并把它们保存下来,作为孩子成长记录的一部分。例如:把整理后的物品拍成照片,进行成果展示;还可以让家长协助将整理的过程拍成视频记录下来;还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四)活动评价对于二年级孩子的评价语言要积极正面,以鼓励为主,多从具体的评价内入手,例如:某某同学的书籍分类很准确,某某同学物品分类很清楚等。还可以从态度和情感上加以肯定。(五)活动延伸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技能上,还要给孩子渗透一些责任和情感教育,例如:环保意识、低碳意识、与人分享、感恩等等。在这一课的延伸活动中,老师可以建议学生把一些不用的物品集合起来,进行以物换物的实践,也可以利用捐助的机会,送给其他更需要这些物品的孩子们,以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板书设计:主题一我的物品各就各位(一)发现问题(二)活动准备(三)实施阶段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生活·环境主题二零食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零食的分类。2.了解不同年龄的人爱吃的零食种类。3.了解怎样吃零食才健康。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结、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和兴趣。2.培养学生主动、真诚地参与交流和讨论的能力。准备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从孩子熟悉的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关于零食的理解、认识、问题、矛盾或困惑。如:为什么男生爱吃辣的零食?女生为什么爱吃甜的零食?妈妈说零食吃多了会发胖,为什么呢?爸爸不让我吃零食,说吃饭最好!可我饿的时候还不能吃点零食吗?零食吃多了会蛀牙吗?……(二)活动准备向长辈、老师了解什么样的食物是零食。1.小调查指导孩子如何填写表格,并在询问过程中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指导孩子会看表格,并会填写。2.实地看一看到超市看一看,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超市里的零食都是分类摆放的,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哪些零食是一类,都有哪些类别?等等。再结合第一次调查,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爱吃的零食进行分类。指导孩子会根据主题进行实践,观察要有目的,注意收集信息,可以用照相机、纸笔(可将看到的或感受记录下来)、录音笔等进行记录。3.我的发现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分析。从调查中,孩子可能会发现很多人都爱吃零食。那么大家又是怎样吃零食的呢?引导孩子进入实施阶段。(三)实施阶段1.通过第次小调查了解大家吃零食的习惯。此次调查更具有目的性,了解同学们吃零食的习惯,为后期的交流、讨论提供素材。在填写表格第三栏时,注意用选择的形式,体会用字母表示时的便捷。这为孩子后期自己设计问卷调查时,应用选择、判断形式作了铺垫关于吃零食的习惯,教材中只列举了8种情况,引导孩子在交流中作进一步补充。2.开展交流讨论环节,可分为两个层次:(1)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吃零食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从生活实际出发,列举什么情况下需要吃零食,如外出游玩时,无法固定用餐时可用零食充饥;上午两节课后,可食用富含营养的零食;朋友聚会时,可吃少量的零食……(2)通过交流讨论及专家的建议,使学生明白要选择健康的、有营养的零食;还要注意不要选择“三无”产品,购买时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为了不影响正餐,吃零食的时间应选择在两餐之间;还要注意用餐卫生。“三无”食品一般是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产品。另一种说法是,“三无”食品是无生产厂名,二无生产厂址,三无生产卫生许可证编码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时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食品。三无产品的危害:“三无”食品可能是过期食品、含有色素和防腐剂的食品,甚至是地下工厂生产的食品。食用了这一类食品,轻则腹痛,重则呕吐、腹泻,甚至食物中毒。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备的应有品质,过期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仍然能够安全食用;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虽然没有过期意味着食物仍具有安全性和口感,但毕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例如,某种酸奶的保质期是14天,但实际上,即便在冰箱中储藏,其中的乳酸菌活菌数量都在不断降低。所以,为了获得最好的营养,最好能够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食品。3.做一做教材中提供了一份“倡议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演一演、说一说等多种形式)和能够操作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四)活动评价让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如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收集资料的能力,我的沟通能力,我表达想法的能力等,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可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价。(五)让孩子回顾所经历的过程、方法、自己的表现等,也可以通过演一演、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在其中的感受、收获及知识的提升。(六)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引导孩子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本课主题“健康吃零食”进行交流。让学生对零食的了解由美味诱惑逐步上升到美味健康的层面上来,在体验实践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健康吃零食的认识。五、活动注意事项1.爸爸妈妈带我们实地看一看时,要注意安全,紧跟父母。2.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3.食品在付款之后才可食用。4.不选择“三无”食品。5.注意卫生,吃零食前要洗手。板书设计:主题二零食与我们的生活零食吃多了会发胖可食用富含营养的零食教学反思:主题三开心假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填写调查表,对调查获得的信息能做简单的归类与整理。2.通过活动让孩子明白做事要有计划,重要的事先做,在生活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过程与方法:1.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对调查获得的信息,能做简单的归类与整理,初步得出简单的调查结论。2.在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思考自己的假期安排有没有需要改变和调整的,思考之后能对自己的下一个周末进行一个简单的安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生活中不仅会学习,也会娱乐,能把自己的假期安排的丰富多彩,享受生活的快乐。准备课时:1课时教学重难点对调查获得的信息能做简单的归类与整理,并能初步地得出简单的调查结论。教学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的实践性课程。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积极而负责的生活态度。基于这一目标让学生通过调查同学的周末生活一课体会学习重要,健康娱乐也重要,学习合理安排时间,重要的事先做,并注意劳逸结合。(一)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同学目前对周末的安排情况。看看他们的情况和书中提到情况是否相似,引出该主题。参考其他主题的也可以了解自己所选主题的安排情况。活动准备主要是小组分工。在小组分工方面不需要安排,每人能承担一部分则可。(二)实施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关键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让学生经历调查、讨论、交流,自己会做简单的计划。1.调查调查环节根据学生周末的活动范围情况,分为两类让学生进行选择,一类是在室内度过的情况,一类是在室外度过的情况。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学生可能不知道写哪一周的情况,老师可以最近一周为例让学生进行实际调查。在调查前先分工,由四人合作完成。一般学校都有四个组,可一人负责一组。最后四人汇总统计出全班的结果,统计数据和汇总数据可与数学中的统计、记录数据相结合。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的快乐。通过统计,学生可能会发现有的同学过得快乐,有的同学过得不快乐。那我们就有必要引导学生探究怎样过得快乐,而不快乐又是什么原因,引出讨论交流的话题。若选用其他主题也可以先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大家讨论交流找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交流根据统计的结果,班中一起讨论周末怎样安排才能快乐。先让上周过得快乐的孩子说说是怎样过的?其他孩子来评价分析他的安排中,哪些是合理的?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反思自己周末安排的合理性,在相互的交流和评价中,让孩子自觉地相互学习,反思自己的周末安排,并对下一个周末做个小小的计划。3.做计划对于年级的孩子他们只要能按着时间的顺序大致做一个小计划,能写清出什么时间干什么,能把重要的事安排着先做,在安排中能做到劳逸结合就可以。计划写完后,若能在小组中再交流展示自己的计划就更好了。对自己的小计划进行展示,一方面是为了相互学习,另一方面也能促使自己说到做到,提升计划的有效性和执行效果。(三)评价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的价值。在评价中关注孩子实践后的变化,分享合理安排周末后的快乐,通过一个一个开心的画面感染没有完成此项实践活动的学生。六、活动注意事项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填写内容真实。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尤其在交流活动中要组织孩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孩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人好的建议的孩子及时表扬。3.做好计划后要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计划,更可贵的是在下一节课时抽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