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资本主义生产教学要求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石。本章是在上一章所阐明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剖析,说明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阐明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及与此密切联系的资本主义工资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第五节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新变化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一)资本的含义1、什么是资本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它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经济制度中的资本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2、资本的特点资本的增殖性;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风险性。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WWG卖买3、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资本流通公式:商品货币货币GGW买卖WWG流通的目的不同GWG'G'WW为买而卖,取得使用价值WGG为卖而买,取得交换价值WWG流通的目的不同GG'W流通的形式和内容不同WWGGG同质异量的交换价值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值WWG流通的目的不同GGW流通的形式和内容不同流通的限度不同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值G'WW获得使用价值后,流通即结束。WGG为追求价值增殖,运动无止境。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值GG'WG'=G+G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值GG'W?货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一是流通的目的不同;二是流通的形式和内容不同;三是流通的限度不同。由于资本的运动是为了价值的增殖,因而资本运动本质上是特殊的价值运动,它与一般货币流通存在明显区别:一般货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资本流通的公式: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总结资本与货币的区别,就在于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货币是在价值增殖的运动中转化为资本的。4、资本的形态和构成(1)货币资本形态货币资本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2)实物资本形态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亦称物质资本。(3)无形资本形态无形资本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地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相应的收益,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亦称专有技术或非专利技术)等。(4)虚拟资本形态(二)资本总公式及矛盾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总公式:G—W—G`,其中,G`=G+⊿G(适用于产业、商业、借贷资本)☆矛盾: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的增值与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的原则相矛盾。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即生产了剩余价值。2、解决矛盾的前提条件“资本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A、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B、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但“资本又离不开流通”:货币不进入流通,不进行买卖活动就不会增殖。因此,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条件:资本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资本又离不开流通,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3、价值增值过程(资本总公式的解决)①价值增殖不能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货币”这里代表了最初的资本:包括可变、不变资本,承担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价值量不会增值。②价值增值也不能发生在W—G′阶段上。W-G则只是个交换和形式转换过程,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值。③价值增值只能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特殊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价值增殖显然与货币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其中生产资料作为生产手段,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只转移原有价值,不会带来价值增殖。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过程,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二、劳动力的买和卖1、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在于健康的活的人体中的。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就是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体力与脑力总和,即劳动能力。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动力与否是自主行为,而且出卖的只是劳动力一定期的使用权,不放弃劳动力所有权。第二,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人类社会由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劳动者活的劳动能力。所以,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2)劳动力价值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二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养活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这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一般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或转换形态,其价值或者随之消失,或随之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正是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购买,从而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运用,才使得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在劳动力的买卖过程中,货币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是作为具有平等权利的商品生产者发生关系的。他们都支配属于自己的东西,遵循着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规律。然而这种交易结束之后,进入生产领域,原来的货币所有者就变为资本家,劳动力的所有者就变为雇佣工人。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劳动过程抽象劳动价值价值形成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当然不能满足于价值形成。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GWPmA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P…W´如果W´的价值只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资本家支付劳动力的价值,而没有剩余价值,资本家是无法接受的。G´G`=G+⊿G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的过程。无论任何社会,都要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生产有用的产品。这是劳动过程的一般。但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不同社会的劳动过程又具有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决定了劳动者作为雇佣劳动者对资本的从属地位,也决定了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的经济剩余按有利于资本家的原则进行分配,即归于资本家,而不是归于劳动者。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殊性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二)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1、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价值商品的价值量凝结的抽象劳动量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过去已经消耗在生产资料上的物化劳动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旧价值的转移过程例1:某纺纱厂,每天支付给一个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是3元,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工人劳动6个小时就可以创造出来。如果一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10斤棉纱,需要消耗11斤棉花,价值为10元;机器设备的磨损部分价值为2元。棉纱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15=预付资本量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3102312152、价值增殖过程⑴、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联系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⑵、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例2:事实上,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获得了一天的劳动力的使用权,不会让工人只劳动6小时。假定资本家让工人劳动12小时。棉纱的价值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棉花的价值机器设备的价值+30=预付资本量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620432427=3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0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612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应当指出,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区分并非只对资本主义是有意义的,而是适用于一切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不同的是,由于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剩余劳动时间及其劳动成果占有和支配状况有很大不同,从而劳动者对剩余劳动成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通过对资本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发现,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有很大不同。资本在生产过程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部分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C)的概念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工人劳动的作用下其实物形态被耗费掉或转换存在形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的资本,称为不变资本;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可变资本(V)的概念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发生变化。其实物形态是雇佣劳动者本身,其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活劳动。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工人的活劳动凝结在产品中能创造新价值,不仅包括自身的价值,还包括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3、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第二,它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三、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一)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m′=mv1、(m/v)这种形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表明在雇佣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占有多少,工人得到多少。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2、=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形式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剥削程度,表明在一个工作日里,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替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二)剩余价值量1、概念:资本家在一定时间内雇佣的全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绝对数量。2、公式:M代表剩余价值量,V代表可变资本总量M=(m/v)×V=m′×V剩余价值量决定因素(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如果用M表示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以V表示可变资本总量,则剩余价值绝对量的计算公式为M=m/v·V=m′·V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概念: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或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实现途径工作时间假定工人的劳动日为12小时,m′为100%依照剩余价值率的第二个计算公式,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现在的剩余价值率为133%。2小时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可见,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除了依靠延长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