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文常•作者:范仲淹•朝代:宋•评价: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出处:《唐宋名家词选》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写作背景•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将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解词、翻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1.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只西北边疆。(文下2)2.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3.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毫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1.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等。(文下3)2.角:军中的号角。3.千嶂:崇山峻岭。(文下4)4.长烟:荒漠上的烟。●从四面八方传来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1.燕然未勒:2.计: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预计。●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羌管:2.寐:羌笛。羌族乐器的一种。睡觉。●羌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理解默写•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总领上阕点名地点和季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地大不相同的风光。•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思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作者思念故土,感叹有家难回,不觉潸然泪下的语句是:•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主旨•通过描写塞外奇异风光和将士们军队艰苦的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抵御外侮、报国立功的雄心壮志。简答题•《渔家傲》一词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情感?•1.久居在外思家之情;2.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风景之“异”异在哪里?•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千丈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将多数的“山”与单数的“城”相并立,既表现出了空间的广阔,有在对比中强调了边城的孤单与荒凉。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隐隐地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一杯”极言其少,“家万里”则极言其远,二者虽一指数量,一指空间但是巧妙地被放在依据之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将军中将士们条件的艰苦和对家乡的思念在寥寥数字中贴切地表现了出来。结构框架渔家傲秋思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大雁边声孤城长烟落日荒漠寂寥荒凉萧瑟家万里归无计羌管悠霜满地人不寐忧国思乡托物寄兴借景抒情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多种感官•感情真挚•充分运用景物描写易错字•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