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UALREPORT20082007年,顺利完成了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工作,学部咨询评议、学术交流和科普出版、科学道德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新进展,院士队伍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院士增选工作院士增选工作规程进一步完善。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将终选阶段“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当选”恢复为“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照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同票数依次入选”,并将外籍院士选举改为与院士增选工作同年进行;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将公示范围确定为“本单位的有效候选人以及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相关材料一并公示”,扩大了公示范围;三是延长了院士增选过程中受理投诉信的截止日期;四是在院士增选通信评审阶段实行赋分制,以便更加准确、客观地评价候选人。经各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和院士推荐,本年度院士增选工作产生有效候选人287名。经通信评审、对有效候选人材料公示、投诉信处理等环节后,在会议评审暨选举会议上,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经过充分讨论、认真评审,最终选举产生了29名新院士。新院士平均年龄为53.7岁,是1991年院士增选工作制度化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次;其中60岁以下的20名,占新当选院士总数的69%。同时,经院士推荐、评审和无记名投票选举,5位外国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技术科学部2007年度院士增选开箱验票学部工作学部工作Academic Divisons中国科学院年报2008咨询评议工作2007年共组织开展47项咨询研究,其中新设项目27项,重大专项9项;近100位院士和300位专家参与了咨询研究活动。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咨询报告14份,院士建议8份,其中8份报告或建议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批示,成为相关部门决策或制订政策的重要依据。积极组织跨学部、多学科的咨询研究针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织开展了能源问题系列咨询研究,特别是着力开展了可再生能源的调研,形成了“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咨询报告,上报国务院并向全社会发布。参与国际科学院委员会(IAC)“未来之路:向可持续能源迈进”的研究,该报告于2007年10月在北京和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发布,组织院士专家召开了系列座谈会、研讨会,在我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人口健康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咨询研究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球变化以及环境污染与治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重大问题,完成了10余项重大咨询项目研究;组织完成了“加强普及型医疗仪器的研制”和“精密医疗仪器创新”等专题咨询报告。针对边疆可持续发展开展咨询活动在“新疆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和“新疆地区可食性药用植物的开发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开展“天山南北院士行”主题咨询科技活动,组织近百位院士、专家对吐鲁番和石河子地区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调研咨询;应西藏自治区要求,组织20余位院士、专家为建设西藏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和展览馆“三馆合一”建设方案院士们围绕新疆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基层实地考察学部工作ANNUALREPORT200810提供咨询建议。与国外科学院开展合作咨询研究与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合作完成并发布了“城市环境”咨询研究报告,将进一步与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合作,围绕可再生能源问题,着重开展太阳能开发和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风能开发利用等课题的咨询研究。学术生态建设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为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伦理和道德准则,履行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学术生态,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从科学价值、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向全社会宣示了科学的基本理念。召开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专题研讨会会议结合“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基本状况、问题及当前任务”、“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科技实践与伦理重建的互动”、“国际科技伦理规范及案例”、“加强科学道德建设,促进科学基金事业的健康发展”等专题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颇具新意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对目前我国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问题的深入探讨,也加强了专家和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组织开展学术生态建设研究为了推进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建设,设立了“我国学术生态建设研究”咨询课题。课题通过实证方法调查研究我国的学术生态状况和影响学术生态的主要因素,就加强我国学术生态建设的措施、建立符合学术生态的科技评价体制等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供国家科技教育部门和学术界参考。院士巡讲与学术活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影响越来越大2007年,“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组织了“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和谐社会”中部地区专题巡讲、科技强军系列报告、胜利油田油气勘探专题巡讲、纪念王淦昌院士百年诞辰系列报告等活动。全年共组织50多位院士和专家作报告62场,跨越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河南、安徽、广西、四川、湖南、广东、江西、江苏12个省市,听众近4万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技术科学论坛”受到广泛关注2007年分别在江苏、山东、浙江举办了硅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光电材料及器件、科学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3个主题活动。论坛基于院士、专家的深厚科学积累,既关注技术科学自身的发展,更关注官、产、学、研结合,探讨我国科技、教育、国家安全和经在院士巡讲活动中,王元院士(左)向中学生赠书中国科学院年报200811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不仅促进了学部的学术交流和咨询研究,也促进了地方、企业的科技规划和自主创新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深入研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刊”改革工作《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是代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根据周光召等9位主编、副主编的建议和学部主席团执委会决定,“两刊”改由学部平台运作和管理。在学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和各学部常委会的支持下,通过院士工作局的积极组织、沟通和协调,“两刊”改革工作已初见成效。学部主席团五届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两刊”改革的建议方案》,明确了“两刊”改革的原则和方针;为落实学部主席团会议精神,中科院出版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推进“两刊”改革的实施方案》,为“两刊”管理体制改革和配套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实行主编学术负责制,审慎遴选并确定了《中国科学》各辑主编和《科学通报》主编,为保障“两刊”学术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落实在学部平台上办刊,建立院士参与和支持“两刊”发展的长效机制,为迅速提升“两刊”的稿源质量和学术水平提供保障;组建“两刊”理事会,争取各有关部门对“两刊”的更大支持。陈嘉庚科学奖工作在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理事会的领导下,根据《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和《陈嘉庚科学奖奖励条例实施细则》,2007年3月份启动了200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的推荐工作。所设数理科学奖(包括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包括生物学、医学、农学)、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6个奖项,共收到推荐项目40个,被推荐人45位;经各评奖委员会初评,共产生15个有效候选项目,现已将有效候选项目评审材料发送给183位国内外同行专家评审。在“技术科学论坛”期间院士们深入高新技术企业指导工作《中国科学》各辑和《科学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