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发展史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源头-----雏形期-------定型期------发展期-----高潮期远古神话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一、小说的起源命名:最古是见于《庄子》。《汉书•艺文志》记载:“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源头:神话诸子史传影响: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汉代第一篇初具小说规模的作品是《燕丹子》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二、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内容以写神灵鬼怪及其妖异怪诞之事为主以记载人物的琐闻逸事为主代表作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艺术价值:志怪小说一方面抨击了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对百姓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具有深广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另一方面艺术成就卓著,它们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观赏价值。志人小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情景。还暴露了当时社会和政治地黑暗,对统治阶级和豪门世族的贪婪残暴、穷奢极欲和悭吝狠毒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抨击。三、唐传奇特点:1、有意识的作小说2、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3、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著名的唐传奇:四、宋元话本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特点:1.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2.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3.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等。五、明代小说短篇小说拟话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冯梦龙)二拍(凌蒙初)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章回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章回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六、清代小说四大类别拟古派讽刺派人情派侠义派所谓拟古,是指模拟六朝的志怪小说,或模拟唐朝的传奇小说。在小说中寄寓讥讽。叙述的是些风流放纵的故事,在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一般是叙侠义之士,除盗平叛的故事。而书中又以名臣大官,总领一切。拟古派《剪灯新话》瞿佑《聊斋志异》蒲松龄《阅微草堂笔记》纪昀书中所叙,多是神仙,狐鬼,精魅等故事。其优点在于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完全模仿六朝志怪小说,尚质黜华,叙述简古,力避唐人的作法。他的材料大多自编,多借狐鬼的话,来攻击社会。讽刺派《儒林外史》吴敬梓内容:书中描写士林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劣绅,贪官迂儒,斗方名士,自命不凡的贵公子。当然也有作者赞扬的人,一类是士林中为数不多的贤者,一类是市井小民。结构:《儒林外史》有明确的中心主题,有大致清楚时间线索,但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连环套(它首先时科举大力抨击,所触及到一个意义的问题是:只有摆脱政治权力的体制,人们才可能保持自身的人格尊严。)写法:《儒林外史》具有写实性,有不少夸张和漫画的成份,完全排除传奇色彩,语言是高度纯熟的白话文。简炼、准确、生动、传神。评价:它的出现,标志了中国小说艺术的大发展,出于对社会的真切认识,包含了一种忧患之心。《儒林外史》体现了讽刺小说的最高成就。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人情派代表作:《红楼梦》曹雪芹内容: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高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写法:是一部天才的、精心构撰的巨作。它达到中国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它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情节自然,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出人性丰富含蕴及其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上百个人物,各具个性,自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光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男性,女性各有千秋。语言:有很高的造诣,叙事文字,既是成熟白话,又简洁而略显文雅,或明朗暗示,对话符合人物身份。七、现当代小说“五四”-------抗战时期鲁迅:《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文学,倾向于现实主义,有成就的小说作家有冰心、叶圣陶、王统照等“创造社”:走上另一条创作道路,其中郁达夫成就最高,代表作《沉沦》“左联”: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体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艺术的成熟程度,是这一时期最出色的创作成果。丁玲、张天翼、柔石、沙汀、艾芜、萧军等也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其他: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骆驼祥子》;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文的《边城》。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小说创作闪耀出光彩,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淘金记》,艾芜的《山野》,茅盾的《腐蚀》,老舍的《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等,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揭露了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在抗战根据地和解放区,作家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中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村天翻地覆的变革,着力刻画工农兵新人形象,著名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小说集《白洋淀纪事》等。建国初期:由于工作重心是政治运动,因而许多作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令人满意。作家作品:马烽《结婚》1956年:我国文坛提出了“干预生活”的口号。扩大了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的范围。作家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易《办公室主任》;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邓友梅《在悬崖上》;高晓声《不幸》;刘绍棠《西苑草》50年代:特点:长篇小说创作获得了丰收。很多反映党领导下各个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真实地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民走过的艰难历程。作家作品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欧阳山《三家巷》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新时期作家群的特点:总体特色是庞大的作家群。作家队伍的老中青构成,是中国当代小说血脉绵延、后继有人的有力保证。老作家:冰心、孙犁、姚雪垠、周而复中年作家:张洁、冯骥才、程乃姗、刘心武、蒋子龙青年作家:李杭育、梁晓声、张承志、刘震云、池莉、方方、余华、苏童、格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