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野外实习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武夷山地区土壤-植物第七组实习笔记整理综合自然实习二—武夷山地区土壤与植被野外综合实习1、11月21号福州—黄坑—三港(黄坑实习观察点)地理位置27°34´01N,117°38´26E,H:352m,坡度:32°,坡向:北偏东植被主要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于主要受到人为活动影响而成为耕地。农耕地上主要的植物有水稻、小麦等,在荒坡灌丛分布的植物主要有杉木、马尾松,自行生长灌木有乌饭草本植物有芒其和五节高。土壤红壤,存在于中亚热带的地带性土壤,界限海拔高度:354m,成土条件:年均温17-19(c),年降水量:1700-1900mm,湿度为70-75%,干湿季交替明显。成土母质:粗粒花岗岩坡积,丘陵的坡面,成土过程:风化作用很大,矿物的分解很强,降水量大,土壤中的钠、镁、钾(也称碱土元素、碱金属元素)、盐基离子大量的淋失,硅的溶解性逐渐变大,以至于硅可以溶解在水中,伴随着与盐基离子淋失,这时铁、铝的溶解性变大,可以开始聚集起来,所以称这种成土过程为脱硅富铝化的成土过程。其典型的特征是盐基离子大量的淋失、铁铝的聚集。我们也可以看到形成了黏粒,其主要的成分为高岭石为主,另一种成土过程为生物的循环过程,而且速度很快,土壤剖面构成:最上面颜色暗黑,称为ah(腐殖质层),下面,有很多黏粒,称为B,最下面,未风化部分。其肥力相对较高海拔土壤较高,(思考,这种土壤如何的开发利用?)。诊断学分类:老成土,中国的分类:富铁土红壤颜色变化的原因:与成土母质有关、水分的影响土壤结构:土壤颗粒相互胶结在一起所形成的状况,形态、大小最上面为O层。Ah,粒状、小块状、团粒状,B垂直的节理,有棱柱状结构C有相对较多的岩石未来风化物(土壤新生体(soilnewgrowth):土壤发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颜色、硬度和表面特征。土壤侵入体(soilinstrusion):由外力(主要是人为活动)加入到土壤中的物体。)土壤新生体:草原地区新生体石灰形成假菌丝新生体:细小的黏粒在水流的作用下向下搬运,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黏粒胶膜。侵入体:侵入的大石头pH:酸性,芒其作为指示性植物。2、11月22号上午(庙湾实习观察点)武夷山地区土壤-植物第七组实习笔记整理地理位置27°46´38N,117°41´29E,H:905m,坡度:39°,坡向:北偏西46°植被毛竹、杉木、茶,以人工改造为主。土壤土壤类型为黄红壤成土条件:年均温13-18(c),降水量为2000m,湿度大于80-85%,干湿季交替不明显,地形为中山坡地,坡度28°,小山地丘陵,山地的坡地。成土母质为:粗粒花岗岩坡积物,坡-残积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大的地质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相结合,年均分解率大于90%。不一样的地方,有黄化过程,原因:成土的环境湿度大,土壤中红色赤铁矿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形成黄色的针铁矿。诊断层的分类方法:主要是借助诊断表层和诊断表下层为依据进行分类诊断表层:(1)有机层:有机质含量大于300g/kg,而且需要泡水,主要存在于沼泽、湿地。(2)暗沃表层(松软表层):厚18cm,有机质大于10g/kg,盐基大于50%,主要存在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3)暗色表层(暗瘠表层):厚18cm,有机质大于10g/kg,盐基小于50%。(4)淡色表层:不符合以上较为贫瘠(5)人为表层:农田(6)堆垫表层:马厩肥堆积3、11月22号上午(桐木关实习观察点)地理位置27°48´59N,117°42´45E,H:1169m,坡度:47°,坡向:南偏西74°植被黄山松针阔混交林和一黄山松为主的针叶林,1100m主要为黄山松与马尾松的分界线灌木有竹子、圆锥绣球、悬钩子。黄山松与马尾松的异同点ll00一l200m是武夷山上马尾松与黄山松的大致分界线,马尾松分布在ll00-l200m以下,属于常绿阔叶林,主干弯曲,分枝多;而黄山松生长在大约1l00m界线以上,是针叶林,树干笔直,分枝较少。从松针来看,马尾松的松针长为l2-20cm,且较柔软;而黄山松l2cm,比较粗硬。从松球果看,马尾松的整个球果都有磷脐,有突起的刺:而黄山松的上半部球果才有磷脐,有突起的刺。马尾松是一种独特的阳性速生树种,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分布区内年平均气温为l3—22℃,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它以其抗旱耐瘠的生态习性能在荒坡上与其他植物竞争并取得优势,是亚热带地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相对于马尾松,黄山松的竞争力明显减弱,由于在海拔低、土层厚、肥力足的优越环境条件下,黄山松天然更新难以进行,而在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湿度较大的地方,才适合黄山松的生长土壤土壤的类型为黄壤,其分布的高度为1050-1900m成土条件:年均温11-15(c),降水量为2200m,相对湿度大于75%显,地形为中山坡地,坡度47°,处于河源-邵武大断裂带,是北方冷空气到达闽中地区的通道。成土母质:火山凝灰岩,多未风化的物质,土壤发育较薄,主要是坡-残积物质。武夷山地区土壤-植物第七组实习笔记整理成土过程:较海拔更高的地区,其风化作用强烈,进一步表明富铝化作用强。土壤较黄红壤:1、颜色偏黄、黏粒偏少,表明其风化弱。2、厚度小,容易到C、R层3、海拔高、坡度大,侵蚀严重,因而形成的土层较薄。土壤的回春作用:1、温度低、湿度大,结果是有机质的积累、矿质作用弱。2、人为的作用强烈有漂白层的土类:碱土、灰化土、白浆土、水稻土。4、11月22号下午(挂墩-杉树林下实习观察点)地理位置27°44´09N,117°38´14E,H:1227m,坡度:38°,坡向:南偏西76°植被:沿途多常绿阔叶林,其中针叶树种多,以柳杉、杉木为主茶园、毛竹林属于人工林,管理也比较粗放,属于当地的经济作物。人工杉树,有较强的人为作用,植物树种比较单一。土壤:与庙湾的土壤的成土环境差不多,(这里老师没有具体的讲述,大家可以去参考下相关的文献)5、11月22号下午(挂墩-茶树实习观察点)地理位置27°44´4N,117°38´23E,H:1227m,坡度:28°,坡向:南偏西5°6、11月23号上午(坳头实习观察点)地理位置27°40´2N,117°38´34E,H:980m,坡度:40°,坡向:北偏东88°植被主要的植被为人工竹林,竹子属于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生长于亚热带,其生长的特性为:竹鞭在地下穿插生长,有多的须根,土壤也因此十分的松软。竹分支的形式有:单轴、合轴、混合轴,每个节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分支。林内还有少量的棕榈树,草本较少,有苔草、厥类、菊花分布。土壤棕化黄红壤成土母质:粗晶花岗岩,坡-残积物,地形为山地坡地。土壤特性:与庙湾相比。这里的土壤有机质来源较多,A层的肥力较高,因为土壤内竹鞭较多,将上层的有机质带入到B层,是B层颜色也是较暗,所以AB层的过渡也不是很明显。7、11月23号上午(先锋岭实习观察点)地理位置27°42´39N,117°39´7E,H:1178m,坡度:46°,坡向:南偏西46°植被:竹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树种。有樟科、壳斗科。8、11月24号上午(星村实习观察点)武夷山地区土壤-植物第七组实习笔记整理地理位置27°36´30N,117°57´32E,H:217m,坡度:52°,坡向:北偏东35°植被:乔木层:马尾松、杉木为主,但是不够整齐,林底仍有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有柃木、青冈、积(?)木土壤:紫色土,属于受到地方性性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母岩的影响,母岩为白垩纪赤石群巨厚层紫色砂砾岩,这种岩石也形成了武夷山景区碧水丹霞地貌。其分布的范围为702km左右。其发育的土壤也继承了母岩的性质,呈紫色,质地也较粗。中亚热带土壤都有富铝化的过程,但是岩层中含有碳酸钙,不断有盐基风化出来,阻碍了富铝化的过程,同时其母岩的热胀冷缩作用也强,加快了岩石的物理风化过程。其上覆的土壤特点是:土壤薄、质地粗、养分缺乏、pH不高,呈酸性。PS:上面的笔记还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补充修正,让我们的资料更加的祥实一些吧!!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