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办学方向都越来越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也逐渐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所在。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内涵解读出发,阐述其价值功能;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二者关系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揭示二者融合的重要意义所在;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途径与对策。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融合一、“校园文化”内涵的解读从当前相关研究来看,“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层面。”[1]“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和美化等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精神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是精神文化的外壳。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观念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内核文化。由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共同组成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学校个性风格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2]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从高校育人的功能来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的导向作用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来看,受教育的主题是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赶超新潮流、富有大胆创造性、思维活跃。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这个方向不能偏离,就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面对新的受教育群体,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表现出这一代人的鲜明特征,比如:坚持主流价值体系,但受实用主义影响比较明显;对传统道德观念认同度高,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但对一些不良现象也存在麻木、漠视的态度,受利己主义思想影响明显;他们重视人际关系,对各种时尚元素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往往导致不切实际地盲目接受等。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又符合时代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因而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社会思想体系所确定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取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广大青年学生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并通过选择教育、自我教育的过程,逐步升华和完善自己,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容易被青年学生所接受。第二,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学生在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此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奥地利教育学家马丁?布贝尔提出“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塑造功能。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和谐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在参加校园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校园文化以整洁的优美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生活、充满朝气的育人氛围,通过感染、暗示、培育、激励与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善学生的心态,改变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与生活方式,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途径与对策(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引作用,高校的文化建设同样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发挥校园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认知与导向作用,从而使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这就使得我们在开展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必须坚定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贯穿到活动当中,从而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二)达成共识,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优势首先,校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在观念和价值导向上具有重要优势:通过静态和动态的、物化和潜隐的校园文化建设,来促使校园文化主体在观念上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而奠定真正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观念要求和环境基础。校园文化氛围中有了共同的意识和观念,才能保证活动过程的畅通无阻和普遍的认同感。其次,校园文化作为亚文化,它自身发展需要精神内核,而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内容会成为其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凝聚成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核。除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以外,最重要的内容即是当代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体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所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确定校园文化价值导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具有重要作用。总之,无论从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认同感,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校园文化的规定性来看,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价值和取得实效性上都显示重要的导向和定位优势。(三)以先进的校园文化载体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构成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动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断发挥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不断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以开展适合学生口味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在把握原则好人方向的前提上,放手让学生干部策划、组织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有力地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有效性。(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环境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先进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学生的心灵、情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充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广泛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有用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可以在以往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新的载体,例如,将网络等载体引入,在积极引导与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同时也使网络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此外,可以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起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将高校的校训、校歌、校徽等物化于各种高校的建筑、雕塑、楼宇花草等校园景观之中,有效地引导高校的大学生弘扬高校的优良传统。四、结束语“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校园文化的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的。作为隐性的课程,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种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应更新观念,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有效结合提供契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参考文献:[1][2]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504,609.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