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散文专题复习教案------品味重要词句,赏析语言特色解读考点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考点1:赏析语言特色(2009年连云港市)母亲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19、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思路分析】此题考察对文中句子特色的赏析,问题指向很明确,“描写很有特点”其实是考察考生对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分析,先要对句子描写形式或修辞或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再结合句子内容归纳,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是分析。答: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考题再现(2010年连云港市)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20.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答20.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共3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方法指导句子特点(选取用词、写法、修辞、表达方式的一个方面)+所起作用(根据各类句子所起的作用来谈)+内容表达(结合文章内容和上下文所产生的效果)+语句蕴含的感情或哲理。(手法+内容+情感)随堂演练见《中考指南》p58《每个人都是一株麦子》第2小题见《中考指南》p59《春城的冬天》第3小题考点2:品味重要词句的内涵(2009年连云港市)母亲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20、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思路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赏析第一句抓住母亲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结合上下文知道母亲经历的苦难,在辛苦劳作时“哼唱小曲”可以看出母亲乐观的品质。第二句结合上下文看出母亲语言是在特定的时候说的可以推测出她的心理,也可以分析出她的性格。1)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2)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考题再现(2010年连云港市)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24.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4分)答案:24.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2分)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的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2分)方法指导1.把语句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有些词句我们如果孤立地解读,往往说不出所以然,这就要求我们把其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对于词语而言,要看它在语境中指代了什么;对于句子而言,要看它描绘了什么形象,或揭示了什么道理。2.抓住语句所用的修辞。有时作者为了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会借助一些修辞。因此,分析句子的含义,就应该结合其修辞方法,一获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以比喻为例,在理解时,就要说出该喻体所指向的内容。3.联系文章的主旨。在抒情类的文学作品中,还要考虑到关键语句的含义与文章主旨之间的联系。答题时且不可背离文章的主旨。随堂演练见《中考指南》p58《每个人都是一株麦子》第4小题见《中考指南》p65《关爱,让生命高贵》第3小题课后练习见《中考指南》p64-67《你的生命像滴泪水》第1、3题《怒绿》第2题1.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