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十一五”规划二五年七月2规划纲要第一篇战略指导思想第二篇战略分析第三篇国药资源及管理能力分析第四篇战略设计第五篇战略实施建议3使命敬业爱国,造福社会(人类)4愿景以创新为源动力,做中国医药产业的领航者!5核心价值观关爱生命呵护健康6战略定位以市场为导向,做中国医药科工贸一体化产业的整合者。7战略目标-经营指标单位:万元人民币20062007200820092010经营额(万元)2,100,000医药商业2100,000(进出口亿)医药工业500,000科研、设计15,000器械商业经营目标展览利润战略性目标成长性医药商业保持每年18%的增长率,工业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其它产业保持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的3个百分点以上。确保2010年经营额突破500亿元,力争800亿元。“十一五”期间每年销售利润率达到不小于0.8%。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国内同行业前三名水平。竞争性药品销售网络和销售额五年内达到第一;医药合资企业规模和效益全国第一药品和医疗器械会展规模全国第一;医药进出口额全国第一;麻药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医药工程设计规模全国第一;医药经济信息资源全国第一;医疗器械销售网络和规模全国第一;中药材销售网络和规模全国第一。8战略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科研布局、工业作势、商业再造、服务争鸣科研布局:建立以总部为中心的科研网络工业作势:做强做精以麻、特药为主的工业体系,择机参股有竞争优势的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企业。商业再造:在商业一体化整合和重组基础上,完成流程的优化再造。以国内商业能力为依托,拓展医药国际市场空间。服务争鸣:借鉴展览公司成功经验,支持展览、工程设计、广告等业务成为国内同行业最有竞争力的业务。实施“123+1”战略1个中心:以总部为科研战略管理中心。2个基地:上海基础研究基地,成都应用研究基地。3个联合实验室:以深圳一致、廊坊麻药、云南白药为联合实验室。1个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药材集团科研机构。实施“5+1”战略,即5大业务基地+联盟”战略5大业务基地:即在国药集团内部建立特色抗感染类药物、麻药及含麻制剂、抗癌药、生物制药、药材及中成药五大生产基地。1个联盟: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能力,鼓励委托加工方式增强生产能力。在国内,以国药控股为主体,最终实现国内医药商业一体化运营。2010年药品销售网络和规模全国第一在国际市场,以国药外贸为主体,扩大进出口及国际市场经营规模。以国药品械为主体,构建医疗器械网络。以药材集团为主体,构建药材商业网络。展览业务。积极做强现有展览业务的经营水平,扩展展览业务领域,做大国际市场。支持工程设计、广告业务全面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9战略目标-国际化目标开拓东南亚、南亚、北非及原东欧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医药市场,获取区域先入优势和比较优势,寻求进入欧美市场的途径。科技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继续寻求与跨国企业的合资合作,引进国外的资本及先进管理经验;学习和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知识,支持有能力的成员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产业国际化培育瞄准国际化市场的科研信息搜索、筛选的科研能力,探索在专利、项目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途径。10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目标搭建事业平台,激发个人潜能。国药集团积极为员工提供充分的事业发展平台,在报酬、环境、培训等各方面为员工提供发挥潜能的各种保障。11战略目标-组织目标建立学习型的战略管理集团12战略目标-品牌目标实行1+X品牌管理。建设国药品牌和多产品品牌管理模式。13规划纲要第一篇战略指导思想第二篇战略分析第三篇国药资源及管理能力分析第四篇战略设计第五篇战略实施建议14宏观环境分析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产业竞争环境资源和能力战略分析战略分析框架15国有资产监管政策中央企业产权管理–国有大企业的改革,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方向,重要的企业由国有资本控股。–国资委所管企业还没有一家实现整体上市,“中央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改制上市的进程,并创造条件使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绍宁。国资委开始探讨直属企业整体上市或股改–国资委暂停大型企业的管理层收购。《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对大型国企MBO提出了程序和实体的约束中央企业公司治理–加快国有独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引进外部董事,使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已明确成为国资委下一阶段政策方向–诸如像企业负责人考核、薪酬制定这些现在由国资委负责的工作将会下放到企业由董事会管理。在董事会试点企业推行外部董事制度16造成或者即将造成的影响医药行业政策解读•截至2004年底,全国5071家药品生产企业中已有3731家通过了GMP认证;其余1340家企业已全部停产,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截至2004年11月底,全国8108家药品批发企业中已有7445家通过GSP认证,1624家零售连锁企业中已有1410家通过认证,76295家县及县以上零售企业中已有58065家通过认证,1400家批发企业、11600家零售企业被淘汰出局。•GMP、GSP等的认证已经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了,这些项目的认证即加强了行业的集中度,也提高了行业的整体运作水平,淘汰一些条件较差、工艺落后的中小企业•企业通过GMP或者GSP认证,需要投入较高的认证费用,巨大的生产能力超过需求,造成设备闲置率非常高(约40%的生产能力闲置),这为兼并收购和委托加工合作提供较好机会认证及药品广告管理即将或者已经产生的影响•从2005年12月1日起,所有处方药都不得再在大众媒体上刊播广告,只能投放医药专业媒体。•需要积极探索其它传播媒介17造成或者即将造成的影响医药行业政策解读•从2005年元月到年底,将取消现有处方药销售双轨制,处方药在药店销售将全凭处方。处方药双轨制今年内取消,零售药店面临巨大压力。在处方药中,由于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特殊性,患者需长年服用,药品品种、药量都相对稳定,出于节省精力、财力考虑,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便捷、便宜的药店及平价药房来购买。同时,对于药店而言,这部分处方药也是药店长期、稳定重点销售的药品,在药店利润中占较重的比重。•这将严重影响药店处方药的销售。中国药店约有1/3是处方药,这项政策无疑对中国竞争力较弱的医药商业来说雪上加霜;•对连锁药店经营将有深远的影响,必须积极改变经营思路来扩大生存空间。比如:在药店处方药销售数量将会下降,今后重点可能转向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或者加大保健品的销售;或者建立药妆店,就是在药店中经营利润率较高的化妆品,在中国目前也有部分药店开始试着运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目前还没有。处方药管理即将或者已经产生的影响18造成或者即将造成的影响医药行业政策解读•药企分家虽有动作,但是实施还有很多难度。2005年《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医药分业的进程将加快,再者,医疗流通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平价药店进入医院药房将进一步推动医药分业。•中国的医院基本上是以“以药养医”,这种体制严重影响药品价格以及医生的灰色收入是制约中国医药改革的根本原因,目前在部分市已进行医药分家试点工作,国家会加快这方面试点推广工作,但全面试行或实施预计在十一五期间很难。医院体制改革即将或者已经产生的影响•新《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对保健品新的管理办法提高了研发的门槛,对保健品研发进行了倾斜,鼓励新的保健功能审报;我国已经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共有5473个品种,已经批准的进口保健品有488个品种,而已经受理等待批准的进口保健品有296种。•由于新《办法》鼓励企业研发新的药用植物功能,有利于中药概念的保健品的发展,而且申请新功能将参照原研药专利保护的办法,给予其享受一定的专利保护期。韩国目前联合中国科技委员会研制以天然植物为基础来治疗慢性病保健品。19造成或者即将造成的影响医药行业政策解读•药品降价再次成为行业热点问题,最近国家即将出台对22种抗生素进行再次降价,平均降价为60%,最高的部分产品降价为93%,这将会中国医药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据中国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统计,此次降价会影响到中国1200多家药企,部分企业的所有产品都包括这次降价风潮之中,比如上海先峰药业。而且对中国四大抗生素生产基地哈药集团、石药集团、华北制药、山东鲁抗产生极大影响,这些企业纷纷表示要更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高产品的比率,甚至部分公司如华北制药明确表示在保健品领域有所作为来度过难关。•药品降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一些传统药物,而处于保护期的一些药物影响较少,对国外一些产品影响也较少;•会进一步加大与合资企业药品价格差距,使国内外企业竞争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据说,某些同样产品国内外企业的价格差距近12倍以上;•对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影响较少,对一些专利期产品影响较少;•我们建议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在以后工业产业链中重点做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特药以及中成药等。药品价格管理即将或者已经产生的影响20造成或者即将造成的影响医药行业政策解读•药物安全得到重视,2004年3月4日,卫生部部长吴仪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共同签署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在2004年,多种知名药物牵涉到不良反应问题,由于证据确凿的不良反应资料,有的药物不得不被下架处理,有的则修改说明书。这些药物的生产商多为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的万络、辉瑞制药的左洛复、葛兰素史克的帕罗西汀,尤其是在中国卖了十几年的老药息斯敏。•由于用药安全牵涉到重大的公众利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一再要求所有制药企业加强对本企业上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在2005年我国对药品不良反映的监管将会进一步加强。•由于企业越来越看中药物安全,我们建议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利用目前较好的科研优势建立药物安全评价体系(也可以对外经营)来提高自己品牌知名度。药物安全管理即将或者已经产生的影响21经济环境22单位:亿美元5500296420580100020003000400050001991199319951997199920022004医药市场发展指标全球药品市场增长有所放缓70年代:13%80年代:9~10%90年代:7.5%2004年增长7%今后5年:7~9%23欧美成为世界医药中心,北美发展超越欧洲8%11%17%34%30%拉美亚非澳日本欧洲北美4%8%11%28%49%1991年2058亿美元2003年4918亿美元•2004年,全球医药市场达5500亿美元,北美发展到2480亿美元•欧洲和日本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北美市场增长了近三倍•亚非澳市场增长额接近日本市场增幅,24197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9.4%,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12%。表明中国卫生支出是在与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的基础上,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由20.43%上升到58.34%,居民卫生医疗支出成为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由于制药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特征,世界医药市场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制药企业所垄断,前100家世界性医药企业供应着全球药品的80%,前25家企业控制着50%市场。90%药品生产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典6个发达国家完成。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79%的全球药品。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小,但发展迅速发达国家控制着世界医药市场25社会环境26国际化加入WTO后的中国医药行业加快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可以更快捷、有效地利用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知识资源,对中国医药行业的进步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医药行业的整体服务能力OTC发展非处方药的需求较快增长。我国是国际上非处方药销售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人均非处方药消费额还相对较小。随着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从药店购买非处方药的数量和比重将进一步上升OTC发展城市化进程使城乡人口结构影响发生较大变化。2005年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5.2亿,比2000年增加7.5%左右。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也将进一步加速拉动药品消费需求的增长农村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人均用药水平很低,近二年来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