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主要港口及信息化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目录一、上海港.....................................2二、大连港....................................14三、天津港....................................29四、青岛港....................................39五、烟台港....................................52六、厦门港....................................58七、唐山港....................................71八、营口港....................................75九、宁波港....................................82十、温州港....................................90十一、福州港..................................95十二、广州港.................................101十三、海口港.................................108主要港口信息化发展情况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2一、上海港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2010年-2013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1港口简介位置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39分。交通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沿海北距大连558海里,南距香港823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公里。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204、312、318、320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经济腹地第一经济腹地:上海港及其相邻港口的吸引范围广及整个长江流域及陇海、浙赣铁路沿线地区,这是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共有的腹地,对上海港来说,可谓第一层次的腹地;第二经济腹地: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四省是上海港及其相邻港口交叉的腹地;第三经济腹地:上海市。2货物吞吐量港口经营业务主要包括装卸、仓储、物流、船舶拖带、引航、外轮代理、外3轮理货、海铁联运、中转服务以及水路客运服务等。港口主要经营的货类为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石油及其制品、钢材、矿建材料、机械设备等。表12002-1013年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简表年份货物吞吐量(亿吨)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集装箱吞吐量(万TEU)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2002年2.64第四861第四2003年3.00第三1128第三2004年3.79第二1455.4第三2005年4.43第一1808第三2006年5.37第一2171.9第三2007年5.60第一2615第二2008年5.82第一2800.6第二2009年5.92第一2500第二2010年6.53第一2906.9第一2011年7.30第一3174第一2012年7.36第一3252.9第一2013年7.76第一3361.7第一3主要港区及分布上海港主要由分布在长江入海口南岸的宝山、张华浜、军工路、外高桥、共青、高阳、朱家门、民生、新华、复兴、开平、东昌等港区构成。整体可分为三个区域:黄浦江沿岸的内河港区、长江沿岸的外高桥港区和东海上的洋山深水港区。目前,上海港的三大主力港区为:洋山1-3期港区、外高桥1-6期港区和罗泾港区。4图1-1主要港区分布(洋山深水港除外)图1-2主要港区分布(洋山港区)5图1-3洋山港区位置及总体规划图4上海港信息化建设上海港信息系统建设始于1980年,经过了从单项应用到综合系统开发应用,从小型机到客户/服务器系统结构、开放系统结构,从PC单机应用到各单位建设局域乃至局域网与广域网网际连接应用的发展历程。上海港是最早进行EDI(电子交换数据)试点的四大港口之一。1995年5月上海港正式开通EDI传输平台。2000年上海港启动“大通关”工程,主要包括通关单证电子化和统一数据处理平台。2001年组建“亿通网”,提供“一站式”综合物流信息服务。目前,上海港的口岸业务单证的电子化率是全国最高的,目前上海口岸通关物流常用的58种业务单证中已有44种实现电子化传输电子化率达74%,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其中24张港航作业核心的单证已经全部达到了电子化水平,主要是业务单证的传输达到一次性的输入,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共享这些数据,EDI报文年传输量约1亿笔。(1)上海港口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回顾1)聚焦上海港的大通关平台建设,推动口岸效率的提升在大通关平台构架下面,通过参与同一些公司的合作,上海港口和海事、海关、国检等政府部门进行了数据方面的沟通,也与许多航运企业做了数据的联通,还同部分的货主企业和乃至国际平台也有一定的对接。目前,上海港的口岸业务单证的电子化率是全国最高的,达到了74%,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其中一些核心的单证已经全部达到了电子化水平。主要是业务单证的传输达到一次性的输入,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共享这些数据,EDI报文年传输量约1亿笔。62)聚焦于国际标准的制定,引领行业的发展首先,上海港制定了我国首项物流领域的国际标准RFID,这是上海港牵头制定的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的系统。该系统已经成为了新的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号是18186。我们在中美,上海到萨瓦纳的实验航线上应用的电子标签,同时在上海到青岛的一些航线上进行试验。在这个电子标签的系统中,不但进行了硬件方面的开发,而且相对于硬件系统也做了全新的尝试,开发了一个集装箱全程实时在线的监测系统。通过RFID在所有的物流环节里面货物状态的变化实施全程监控,将其反映在我们的监控系统上,这样就达到了对箱子的监控,保证了运输的安全性。还可以随时报警,及时回传给平台。“中美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航线应用示范项目”已被交通部推荐,获批为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国家信息化的试点项目。3)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注意与业务方面结合,达到有效集成这一方面主要的建设成果是服务于两型港口建设,比如,在罗泾港区实行了“前港后厂”的模式,把岸线资源做到了集约化使用。具体来说,对宝钢炼钢码头的服务,即宝钢不用再设置自己的专用码头,由上港集团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上港集团在为钢厂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为电厂服务,可以对选料、配送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服务。这种“前港后厂”的模式使得岸线得到了很好的集约化利用。上港集团还可以通过生产的实施系统,实现物流和宝钢炼钢生产的无缝衔接。另外,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港口,使得港口能耗的有效降低,上海港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在港区内部的一些跨业务平台系统里面加入一些有效的应用。比如箱子的转运,都采用了统一调度方式进行。我们之前采用的方法很不环保,比如外高桥港区的沪东公司码头有箱子要运到明东公司码头去,空车返回的情况很多,但是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在配送过去之后,通过调配,再运输另一个箱子返回,完全做到了自动匹配和自动调度。4)注重技术层面上的一些创新和升级,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港口的作业能力从1999年的TOPS2.0发展到2011系统在外高桥一期上线的TOPS5.0。整个码头系统的发展历程,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从最初1999年引用无线应用式码头,码头软件从P处理,转入到无限实时数据的应用阶段。2004年,全港结合7EDI的应用推行自动化道口。2007年,在洋山平台上,成规模地应用了“双40的桥吊计算机配套系统”,“双40”指的是装和卸全部采用计算机的调度和配对系统,从而使得该软件达到了一个比较新的飞跃。2008年,上港集团投入巨资开始研发新一代码头营运管理系统,即现在所使用的TOPS5.0。经过三年的开发,该系统已经应用于港口服务,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单纯升级,而是对整个软件进行了一个完全的重新建设,是立足于上海港在过去十几年发展基础上的一个提升和总结。5)注重在集疏运平台方面的建设2003年,上海港开发投入试用了一套内支线平台系统,连接了长江内部到上海港的所有内支线。通过调度中心的业务实体,把这些所有的中转箱全部操作在一个平台上面,通过这个平台,和多个业务单位、多个政府的监管单位甚至多个船公司全部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目前这些业务单证的传输,电子化程度也比较高,使得整个支线船舶的作业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了船舶靠岸的岸线码头利用率,使船舶的利用效率有比较大的提升。每年调度的内支线船舶约5万航次,中转量每年超过300万标箱。(2)新形势下上港集团对港口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思考1)内部的互联互通a、致力于发展上海口岸服务能力的建设,积极推进国航信息中心综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上海市经信委在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归纳了四个方向,即信息服务方面发展的程度、口岸协同发展的程度、集疏运发展的程度、航运服务发展的程度。整个平台应该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所有的业务系统应该是互联互通的,整个平台的建设立足于提升口岸运作效率,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对客户服务的体验要进行创新。b、致力于提高港口的集疏运能力,推动集团业务生产信息的互通和集成。集疏运和口岸协同在业务层面上,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都是相当重要的。上港集团目前正在谋划建设上港集团的数据中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加快标准化和数据集中,深化应用系统的建设。目前,国内大部分港口的信息化建设都是如此,即便一个地方有多个码头,每个码头使用的系统8也是不同版本的,甚至是不同厂家的系统。由于每个码头的合资单位不同,建设的时间段也不同,就产生了标准化和数据集中的问题。第二方面,建立一个干支线统一的调度平台。把所有的干线和支线合在一起调度。此外,在港内港区之间的自动化前提下,把这些码头模式推行到整个上海市,以及整个长三角地区。2)外部的互联互通港航界的互联互通非常重要。港口作为数据的集散中心,具备许多特点。首先是它的公共性;其次是作为数据、货物传输的枢纽,信息得到很大程度的集中。今后我们在立足于合作的基础上,还要把这个平台做的更大。构建业务信息的集成平台,实现和所有监管单位、业务单位全面的互联互通,从而达到深度合作。3)营销库和客户信息库联系基于以上同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现在上海港的营销比较分散,我们要将营销库和客户信息库联系,发掘我们的重要客户,同客户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能够提供更主观的服务。4)致力于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规划建设和企业相匹配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除了把码头业务,长江流域的物流业务,口岸的物流业务集成到一起,把生产的信息流汇聚到企业的资产、财务、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和工程技术等,把这些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增强企业的决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绩效。也就是说,在一些重要的市场分析环节或者是服务环节将这些数据开放给船公司,码头客户服务单位。5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定位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为伦敦、纽约、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2010年3月25日,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正式揭牌。上海国际航运信息中心定位于五大功能:航运信息有效集聚、航运信息专业分析、航运信息权威发布、航运信息辅助决策、航运信息增值服务。主要就是对船、人、货提供更准确的各类数量和价格的信息,帮助航运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实现薪资资源共享,以提高9资源利用效率。6上海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亿通网(

1 / 1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