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李建启2012年9月长春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一高等教育新时期的新要求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三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高等教育新时期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开始转移:从“规模大发展”到“内涵大提升”。◇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四大趋势:一是更加注重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得到强化,提高质量已成为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二是更加注重特色发展。特色发展已成为各类高校办学的重大课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三是更加注重开放合作。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要途径,大学必须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才能反哺自身得到更大活力。四是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大学职能的发挥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培育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已成为各类大学打造办学底蕴的重要战略。高等教育新时期的新要求重要标志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30条)高等教育新时期的新要求高教30条的核心思想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要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任务;要把教师队伍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保障;要把质量监控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要把创新引领作为提高质量的动力源泉;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高质量的必要途径。高等教育新时期的新要求一高等教育新时期的新要求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三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二元重点发展目标20世纪末,多类型多层次人才需求新建本科院校兴起分类指导,特色发展计划经济时代一元化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的一元性1、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2、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社会基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类型:理论:研究客观规律应用:把客观规律转化为工程设计、规划、决策技能:把设计、规划决策变换为物质形态成果: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学术性研究型专业性应用型岗位性技能型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新建本科院校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39%。◇确定了我国多元化高等教育的底色办学主体多元、教育投入多元;教育产权多元、发展模式多元;◇优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中央政府集权”转向“地方政府分权”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新建本科院校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完善了人才培养的类型与结构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机遇:社会有需求,国家很重视。挑战:生源数量持续下降;高校数量继续增加;国外高校争夺中国生源力度加大;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增强。高等学校面临新的“洗牌”,质量意识、改革意识、忧患意识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培养规格不清晰盲目模仿传统本科,简单改造原有专科。◇培养模式仍传统应用型的培养目标,传统型的培养方法。◇师资队伍是瓶颈数量不达标,结构不合理,能力不胜任。◇教学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执行不严格。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影响制约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明确培养标准:准确定位,明确思路,彰显特色;上下统一,逐层支撑,一以贯之◇拓展培养途径:开放合作,借力发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完善条件,联合培养◇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方案,强化能力,提高质量。整合课程,改革方法,强化能力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一高等教育新时期的新要求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三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1、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无机构,无编制,无政策)二是内容不全面,形式太单一(课堂教学,督导听课,评教)三是标准不健全,评价无依据(一般只有课堂教学标准)四是反馈不及时,重心未下移(教学单位主体作用尚未发挥)构建队伍健全,标准完善,调控有力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当务之急!!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2、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误区:教学质量管理==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从纵向来说,教学质量管理包括学校定位、教育思想观念、本科教育的地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定位、目标的质量体系;从横向来说,教学质量管理包括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培养模式、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管理是人才培养全要素、全过程管理1质量目标管理2教育资源管理3教学过程管理4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定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践条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获取信息信息分析信息反馈改进措施日常教学教学改革学风建设教学档案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1)质量目标管理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教育质量观必须与目标相联系,离开学校定位和培养目标谈质量没有意义;培养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体现为三个符合度: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评价标准(四个为主)以服务地方(或行业)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以教学为主;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符合定位,优化结构,彰显特色。培养方案:四个注重,三个对接。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四个“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三个“对接”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从业能力对接培养标准与专业认证对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技术路线毕业学生相关行业同类高校职业分布从业能力知识结构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专家学科专家行业专家调研分析设计论证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1:数控系统应用与二次开发岗位2:运动控制系统连接与调试岗位3:单片机系统软硬件设计岗位4: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通识教育模块检测与控制技术模块电工电子模块数控技术模块运动控制系统模块单片机系统模块可编程控制系统模块典型工作能力:1.机械基础及常规机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的工艺、编程2.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及二次开发典型工作能力:1.电机及电、气、液执行部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2.直流、交流伺服、变频调速的原理与应用技术典型工作能力:1.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分析、设计、调试及EDA技术2.单片机或DSP、嵌入式ARM系统的软、硬件技术典型工作能力:1.计算机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2.可编程控制系统(PLC)的分析、设计与调试课程体系构建过程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专业岗位群课程体系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2)教育资源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引领学校快速发展;采用“智力引进、柔性使用”模式,实现学校借力发展;构建“多元结构”师资队伍,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实行“分类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2)教育资源管理实践条件建设与管理:形成体系,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分类建设,优先建好核心课程实验室;借力发展,与行业企业共建实验室;提高能效,积极推进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目前问题:环节不少,目的不明;时间不少,效果不好。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2)教学资源管理课程与教材建设与管理:管理理念:围绕核心,抓住主干,优化整合,模块管理。质量标准:有规划(主干优先);有措施(三级管理);有示范(精品课程);有特色(突出应用)。建设方法:切实抓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强师资,优教材,高绩点,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3)教学过程管理课堂教学:基本规范,教学态度,教学技能,师生互动。(多方听课,学生评价,考试结果分析)校内实践:实践条件,教学过程,评价方法。(实践教学课表化,专项检查,专家抽测)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注重过程,强化答辩(选题审查,中期巡查,严格答辩,校外评审)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3)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模块化;项目教学系列化;科技竞赛普及化;师资队伍多元化;学习评价多样化;教学管理精细化。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传统“三段式”课程体系,消除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各自为政现象。围绕培养规格标准和从业能力要求,按知识结构要求划分课程单元模块。制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避免重复讲授。实行专业带头人、课程模块负责人、课程主讲教师三级课程建设与管理责任制,切实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与教学效果。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项目教学系列化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强化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课程模块项目、学期项目、学年项目、企业实训项目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构建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目的明确,循序渐进,能力进阶的项目教学系列,建设各专业项目教学库。通过课内、课外、企业、三个教学平台实施,使学生在校受到现场工程师的完备训练。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科技竞赛普及化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资源,广泛开展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和科技竞赛,明确学分要求,把科技竞赛从少数人的爱好转变为必要的培养环节,成为学生普遍参与的行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学习评价多样化三种措施:考试考核方法多样,学生成绩评定多元,学位论文形式多种;三个转变:考核从评价“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效果”转变,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毕业论文从注重“理论研究”向注重“创新应用”转变。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多元化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实行青年教师企业顶岗挂职制度,完善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聘请资深工程师兼课或现场讲课,共同开展课程和教材建设,完善专业课程“联合讲授制”、实习实训“双指导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学习效果“双评价制”,建设教师、工程师、设计师“多元”构成、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教学管理精细化推行教学工作二级管理,加强教研室建设,服务重心上移,管理重心下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细化教学管理流程,规范教学、教学管理和学习行为;实行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成绩评定“三公开”,强化“导学”作用。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3)教学过程管理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注重督学与导学。教学档案建设与管理:规范教学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措施。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1)完善组织体系设置专门机构: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有人,有权)组建四支队伍:校级专家组(指导院系,专项检查与评估)院系专家组(主体地位,定期检查)教研室质量管理员(日常监控)学生信息员(及时反映学生意见和建议)全面履行职责:督学、督教、督管、督建。形成制约机制:双线运行,双向考评,相互促进。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2)制定质量标准培养方案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教学大纲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课程建设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实验室建设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课程设计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毕业设计质量标准与评估办法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3)设计监控方法定期监控:由质管办定期组织管理评审和教学评估。管理评审主要是对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也包括对职能部门在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执行情况的管理评审及对学院(系)的管理评审。如:学生网上评教、专业建设评估、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毕业论文、就业情况与就业质量等专项评估。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定点监控:对本科教学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定点监督。实施定点监督的单位可以是质管办、职能部门、学院(系)等。如:教学大纲执行情况、实验教学运行情况、试卷命题雷同情况、考试成绩分布情况等。日常监控:以院系为主体,负责对本单位教学活动、教师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并定期将情况上报学校质管办。公众监控:学校开通网站、信访等渠道,接受师生对教学质量的公众监督。(如:教学建设网站,三公开)质量管理内容与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