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件及答案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营运资产管理第一节营运资产概述第二节现金管理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第四节存货管理第一节营运资产概述一、营运资金的含义营运资金,又称循环资本,是指一个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通常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二、营运资金的特点流动资产的特点:投资回收期短、流动性、并存性、波动性。第一节营运资产概述流动负债的特点:速度快、弹性高、成本低风险大第一节营运资产概述三、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一)认真分析生产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数量(二)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节约使用资金(三)加速营运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四)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第二节现金管理一、现金的持有动机交易动机(支付动机):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预防动机: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投机动机:是指企业持有一定量现金以备满足某种投机行为的现金需要。如股票价格突然下跌,购入价格有利的有价证券。二、现金管理的目的有效合理的利用现金,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现金的成本及其与持有额之间的关系1)持有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2)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3)短缺成本: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第二节现金管理第二节现金管理持有成本管理费用:与现金持有量无关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关系固定性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无关,只与交易的次数有关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方向变动关系第二节现金管理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一)现金周转期模式应付账款周转期购买材料支付购买材料现金出售产成品收回现金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20天60天30天50天第二节现金管理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公司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转期第二节现金管理(二)存货模式1、特点:只考虑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成本2、假设条件(1)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2)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3)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4)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第二节现金管理3、相关成本及计算公式:机会成本=现金平均持有额×有价证券利息率=固定性转换成本=年转换次数×每次转换成本=当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时,现金管理的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现金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时间现金持有量Q平均现金持有量Q/22NiTbN2TbNi则最佳现金持有量为2TCTbi第二节现金管理例: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需要现金400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40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率为8%,则:最佳现金持有量(Q)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TC)其中:转换成本=(4000000÷200000)×400=8000持有机会成本=(200000÷2)×8%=8000(元)有价证券交易次数=4000000/200000=20(次)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20=18(天)(元)200000%840040000002(元)16000%840040000002第二节现金管理第二节现金管理(三)成本分析模式1、含义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2、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见课本例5-2总成本线机会成本线总成本管理费用线短缺成本线最佳现金持有量现金持有量第二节现金管理四、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一)加速现金回收(二)严格控制现金的支出(三)力争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同步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一、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功能:促销、降低存货。信用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如投资于有价证券便会有利息收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资金成本率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坏账成本: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管理成本: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例】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3000000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10%,则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可计算如下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000/360)×60=500000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500000×60%=300000(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300000×10%=30000(元)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二、信用政策构成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顾客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第三节应收账款管理信用条件的基本表现方式如“2/10,n/45”,在此,45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扣率。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绝付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综合信用政策三、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第四节存货管理(一)存货的功能防止停工待料适应市场变化降低进货成本维持均衡生产降低进货成本维持均衡生产第四节存货管理二、存货的成本与储备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等三种。进货费用固定进货费用:与进货次数无关(l)进货成本变动进货费用:与进货次数有关进价成本=年需要量×单价(2)储存成本固定储存成本:与储存数量无关变动储存成本:与储存数量相关(3)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第四节存货管理二、存货控制的基本方法■经济批量控制法经济批量是经济进货批量的简称,是能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第四节存货管理1.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1)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能马上一次到位;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为买不到所需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第四节存货管理变动进货费用=年进货次数×每次进货费用=(A/Q)×F(2)相关成本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本=(Q/2)×C第四节存货管理从图可以看出,当相关进货费用与相关储存成本相等时,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此时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A/Q*=第四节存货管理【例】环瑞公司预计年耗用A材料6000千克,单位采购成本为15元,单位储存成本9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30元,假设该材料不会缺货,试计算:(1)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2)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3)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4)年度最佳进货成本。第四节存货管理项目金额(万元)流动资产4000长期资产8000流动负债400长期负债6000当年销售收入4000净利润200分配股利60留存收益140例.环瑞公司2008年的财务数据如下:第四节存货管理解析:(1)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得=200(千克)(2)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TC==1800(元)(3)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W=Q*×P/2=200×15/2=1500(元)(4)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A/Q*=6000/200=30(次)第四节存货管理ABC控制法(1)存货ABC分类管理1.含义:存货ABC分类管理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2.分类标准:一是金额标准;另一个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第四节存货管理第四节存货管理三、JIT存货管理(1)基本原理1.基本做法(1)只有在使用之前才从供应商处进货,从而将原材料或配件的库存数量减少到最小;(2)只有在出现需求或接到订单时才开始生产,从而避免产成品的库存。2.基本要求及时生产的存货系统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需要与材料物资的供应之间实现同步,使物资传送与作业加工速度处于同一节拍,最终将存货降低到最小限度,甚至零库存。第四节存货管理(二)优缺点优点缺点(1)降低库存成本;(2)减少从订货到交货的加工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降低废品率、再加工和担保成本。(1)一旦供应链破坏或企业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客户需求调整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将会受到影响,经营风险加大。(2)为了保证能够按合同约定频繁小量配送,供应商可能要求额外加价,企业因此丧失了从其他供应商那里获得更低价格的机会收益。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