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Codeless-SpaceStudio]无码空间工作室学而不厌copyright©2013诲人不倦1美学原理一、释“美”(汉字“美”的形义来源)汉字“美”从羊从大,其形义有四种探原颇可观:甲说为大羊(大指体大),乙说为女人,丙说为饰羽之人,丁说为饰羊首或羊角之人(大指人)。“美”字造字非羊大会意乃羊人之象,“大”符表正面所视之张开双臂、双腿而富有肢体动感之人,“美”是装饰羊角的人,或略可能是装饰禽羽之人;而“”是侧面所视装饰羊角的人,从“”之媺、嬍与媄同意,媄义本自美字。“美”的确“取义于美好的装饰”(于省吾),是装饰尤其是视觉装饰的价值评价;后来“引申之凡好皆谓之美”(段玉裁),成为指佳好的宽泛价值概念。二、柏拉图论“美”1.美辩难。2.美判断。3.美概念。4.古希腊美哲学。5.古希腊美风尚。【《大希庇亚篇》“美”的辩难进程】这是柏拉图《大希庇亚篇》的核心见解,该篇就(1)美物(如美女、美马、美琴、美罐、黄金、象牙、美石等)、(2)优越生活(如世俗的财富、健康、荣誉、寿命、丧礼排场等)、(3)良好状态(如适宜的、有用的、有力量的、有益的等)、(4)美感(如视听的愉快)等探讨了何为美,但终未能找到统摄、拥有一切美现象的“美”本身,故谓“美是难的”。三、美学基本体系(释“美学”)美学主要研究:(1)美感现象,美感的官能及机制;(视、听;嗅、味、触)(2)美物现象,天然美物、人工美物、混合美物等;(3)美工现象,天工、人工、混合工;(4)美论,史论研究;四、艺术与美(艺-“埶”-植禾之象;术-“術”-技艺、才艺、行动)1.诗歌。2.音乐(舞蹈)。3.绘画、雕刻、建筑。1.(1)格律诗吟写规则:平仄有律韵偶句。孤平连同都不行。词谱韵书勿遗弃。还防八部有入声。1.(2)格律诗吟写技巧:仄声出句诗情起。意落后句一韵平。格律自然当主意。谨防八部有入声。1.(3)格律诗的写作规则:平仄:一三五者先不论,二四六七自可言;本句平仄讲交替,连句平仄究对粘。韵偶:偶句押韵,单句不循;起句自允,韵者可寻。孤平:五言句第二字七言句第四字独平,此绝不可。连同:每句后三字同为平声或同为仄声,此绝不可。2.释“音乐”声、音、乐三字本义有别,在《乐记》中含义也有别。“声”字造形源于击磬与耳听状,是指器声,[Codeless-SpaceStudio]无码空间工作室学而不厌copyright©2013诲人不倦2可指一般器声,也可指人的口声这种特殊器声。(1)①“音”字衍自“言”字,“言”字衍自“舌”字,“舌”字衍自“口”字;“言”指口之说话、语言,由“言”的“口”内增一笔以指事而得的“音”字实是指咏出声气的口腔吟咏,此即指歌唱或歌唱所生的人声即歌声。②“音”又由指称歌声这种符合人听觉趣味的成文成章之声的语义,顺理成章地借来指称今谓具有“乐性”或“音乐性”的器物奏鸣声,从而“音”字衍为泛指有文采或章法的声响。③“音”已可泛指一切声响,如同“声”字之义,然该义实与“音”的文字来源及用语常义不符。古来“音乐”一词实前字指歌唱声,后字指奏鸣声;“音乐”又称“歌乐”,“歌乐”一词两字亦本分指今所谓“声乐”、“器乐”。(2)“樂”造字来源于铃鼓,是悬铃之建鼓的实际摹写:小篆“”上两侧之“”即悬铃,“8”字形的“幺”源自小铃。“8”型之“幺”或上吊挂(如“玄”,悬铃)或下垂饰(如“糸”,铃绥),形式多样;“”字形的“白”源自鼓;“”字形的“木”源自支架;建木悬大鼓小铃的乐活动跟古人祭祀天神有关。“樂”字来源于建鼓还可证之以建鼓在古人乐活动中的地位及作用,远古人事神或事人的奏歌舞之群体活动由建鼓所主导这一事实尤可证“樂”字义项由乐器、奏乐、乐曲到“礼乐”之乐的延伸,可证“乐”字指称人精神状态时并非全指“欢喜快乐”义。美学试题节选1.“意境”意境是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意境是评价艺术美的重要标准(1)。意境之“意”是意思、意味、意义,是主观感知的意味;意境之“境”是境象、境况、境界,是可感知的客观境况;“意境”是“有意味的境象”与“境象的有意味”(2)。意境是主客观的汇融及情与景的统一,是现实与想象、具体与玄虚的交会,中国艺术非常讲究意境,尤其是诗歌、音乐、绘画、园林等艺术(2)。2.“崇高”崇高是西方美学理论中“美—悲—喜”三大类型中“悲”类中的一种(1);包含崇高在内的悲是与人敌对而强大于人的审美类型,悲含悲情、悲剧、崇高、荒诞、恐怖等(1);西方的崇高理论可追随到古罗马的朗吉努斯,当时是文章风格概念(1);作为美学的崇高概念始于近代,柏克、康德等把崇高与美对立起来,凯瑞特等认为崇高也属美(1);无论崇高敌对于人与否,崇高感受都是从痛苦到快乐(1)。3.美感机制答案要点:美感是主客观的交际(2分);美感需要感官感知对象,美感的感官官能主要在视听(2分);美感分浅深两种类型,浅层次的美感是刺激型美感,刺激型美感在对象形式或形象(2分);深层次美感是积淀型美感,积淀型美感是心理意识或心理结构与所偏好对象的呼应(2分);西方美感理论主要有直觉论、内模仿论、抽离论、心理距离论、移情论等(2分)。4.复述本课所用教科书的章节目录[Codeless-SpaceStudio]无码空间工作室学而不厌copyright©2013诲人不倦3张法《美学导论》第3版,七章章名为: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怎样获得美;美学基本类型;美的文化模式;美的人类学起源;美的宇宙学根据。美学欣赏1.舞蹈:秋海棠舞蹈一开始,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昏暗的舞台布景,定点光下的舞台中央摆放着一个戏曲旦角行当中带有身份象征的戏曲头饰—“凤冠”为引子,在幽怨的音乐声中,演员身着戏曲装扮,从侧幕对着舞台中间的凤冠,颤颤巍巍,偻背躬腰、步履蹒跚地,颠步移动到中间凤冠的位置,抒发秋海棠面对年轻时的自己和作为自己生命的戏曲旦角艺术,以及对黑暗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和拷问!显尽时光之流逝,岁月之蹉跎。可以说,秋海棠代表了当时那个年代的戏曲艺人的特殊群体,在艰苦的生活状态下对艺术执着的不懈追求,而这顶凤冠是其生命的依靠,艺术的基点,精神的寄托。进入音乐的慢板。这时的舞台形象,自我展现,自我陶醉,身体是舒展的,精神是饱满的,犹如电影的慢镜头一般,舞者把自己内心的活动拉长扩大,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满足感、成就感和愉悦感。所以当他看到凤冠时,整个表情、身段为之一变,眉目流露出难以阻挡的喜悦和激情。人立刻回到了戏里,体态婀娜,翩翩起舞,“流云是身段,传神是眼睛”,仿佛回到了戏台。示意的是当年在戏台上的风光景象,令人好不惬意!在舞者抱着凤冠跑、跳的一系列动作要求下,其速度的爆发力几乎达到极致,艰难的甩袖和绕袖的动作使情感赋予甩袖一种份量,空中的横甩、竖甩、斜甩等等,甩袖变成了情感的表现,把艰难的情感和艺术感觉表现了出来,观众通过这种动作传达的信息感受到了形象的情感表达。忽然,他摸到了自己脸上被破相的伤疤,怒从心头起,愤由胆边生,舞者随着音乐的高涨而疯狂地舞动。既平静又震撼。平静的是那凄婉的乐曲,角色蹒跚的舞步;震撼的是秋海棠脸上那证明着他一生凄苦的疤痕。哭中带笑、笑中带哭,是一种奋力挣扎、力量悬殊自感力不从心后哀莫大于心死的痛苦。使观众的心深深地被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打动,从而产生了共鸣。戏终归是戏,梦总是要醒,抚摸到脸上的伤疤,一切又回到了现实。一切都变得那么的可怕,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狰狞,他怕,怕是一场好梦,一场好戏就这样曲终人散;他痛,痛惜多年的心血、多年积累的一刹那成为泡影;他憎,憎恶那些依权仗势、残害百姓的魑魅魍魉;他怨,怨“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梦已碎,人欲绝,天地为君歌。当秋海棠伏地恸哭,残废的身子挣扎着向前,用戏装裹起那破碎的凤冠时,他的艺术毁灭了,人绝望了!2.邓丽君演唱会从歌曲选择上来讲,邓丽君坚持唱一些有中国风味、地方色彩的,甚至怀旧的歌曲。这种具有中国风的音乐正好符合了东方人的审美习惯,也让她在无意识间增加了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使得她更加熟知词曲的转音和变换方法。在演唱过程中,为了歌曲的连贯性,邓丽君巧妙地运用气息,不轻易换气。听者感觉她的歌听起来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邓丽君在演唱过程中注重把个人情感和声音完美结合起来,显得细腻温婉、柔情似水。再加上巧妙地处理尾音,她的歌声时而高亢清亮,时而轻柔凄凉。她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自己的声音完美结合起来,如泣如诉,表现出“真、善、美”的真正内涵。邓丽君的歌曲,集“词、乐、赋”于一身,配合视觉和听觉上的美,再加上歌词上的意境,构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Codeless-SpaceStudio]无码空间工作室学而不厌copyright©2013诲人不倦4流行乐风导向,让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享受。审美现象不仅来自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更加普遍必然地体现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中。邓丽君正是利用音乐灵魂的美去感染人、打动人,利用歌迷们对自己歌声的特殊审美来吸引广大听众。在《我不再迷惘》、《想你想断肠》等一系列缠绵悱恻的思念恋人的歌曲中,邓丽君反复运用歌词和曲调所营造的意境,再加上自己对歌曲独特的理解,抒发出思妇们的愁绪和忧伤。邓丽君的歌曲完全符合审美关系的特点:1.是感性关系;2.是人与对象之间形成的一种自由关系,没有将自己的审美强加于观众;3.是自己与对象之间的情感关系。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歌曲环境下,邓丽君音乐的灵魂更加散发出光芒。这些歌曲有一种意境感,她将歌曲通过高超的演唱技巧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到听众心里,引起共鸣,让人久久回味。她把人们想表达的情感融进自己的歌声,将大众心理投射到音乐上来,并加以音乐的修饰,反映人们的心灵独白,从而给大众以美的享受。邓丽君是美的化身,她婉约青春的外貌、缭绕甜美的歌声与飘逸的形象结合起来,成为华人文化圈中的雅典娜。她总是在用自己歌声里最美的东西去融进听者的内心。3.舞蹈:《大梦敦煌》(1)有意味的形式:形神兼备的敦煌舞姿美“在一件具体艺术作品中,是由美的形式直接引起欣赏者的美感”,形式美具有独立性,且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敦煌舞的形式美在于它符合审美规律的基础上舞姿、形态、线条、服装等表现出来能够让人产生美感的审美特性。之所以说敦煌舞剧系列是有意味的形式,就集中体现在它形神兼备的舞姿之上。敦煌舞之美在于形式之美,但美不仅是形式,更是神韵、意味。敦煌舞剧以情造舞、以剧带舞“表现语言文字或其它艺术手段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世界,像丰富细腻的感情、深层的精神思想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大梦敦煌》月牙第一次见到莫高用鞭抽并令他交出画稿但又同情给他水袋的那几个“抽、挑、指、夺、抛”的连续动作,将月牙将军之女的高傲霸气同时又善良的双重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真可谓舞姿之美不著一字、一言而尽得风流。在继承敦煌舞的基础上融入双人舞、现代舞、西方舞蹈,更是兼收并蓄、精美绝伦,莫高与月牙扮演者共同演绎的三段双人舞更是舞剧舞蹈的佳作。在第二幕中,莫高敞开胸怀,具有一个舞者的健美,而月牙也不失其柔美,月牙和莫高在山窟自由的舞动,月牙的肌体动作就有如嫩柳随风飘动,优美的双人舞姿中包裹着二人内心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优美而有意味的舞蹈将舞姿形式与传神的情感配合的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还有舞台上方挥洒长绸飘飞天形象,自由自在、浪漫飘逸,使观众通身愉悦,尽情徜徉在真挚的佛教情绪。由此看出,敦煌舞蹈的形式美是观念的程式、超绝的技巧、惟肖的模态中显现的独特形式美风格,同时形神兼备的审美形式激起人们在纯形式背后隐藏的审美情感,继而是饱含意味,富有深刻内涵的形式美。从叙事和审美情感来说,敦煌舞剧是有意味的情感形式。舞蹈编创者复活敦煌壁画舞姿,以唐代舞蹈为典范,吸收异域舞蹈创造出的敦煌舞,堪称“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融合西方及现代舞蹈词汇,更加注重舞蹈所传达的神韵及思想内涵,感性形式融入的是理性的内涵,形神兼备的有意味的情感形式成就敦煌舞剧舞姿之绝美。(2)与乐共舞:舞剧音乐的节奏韵律美《大梦敦煌》第一幕琴弦乍响,接着舒缓的音乐汩汩流出,莫高在洞窟中心驰神往,遐想作画;第二幕处在艺术爱情之中的莫高,不知大兵压境,与月牙生死离别,轰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