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概论题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总则质量技术监督的含义: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验和计量检测为手段,对质量进行规范和监督管理的行为活动。质量技术监督的基本特征:1.以质量为中心;2.以技术为依托;3.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两大职能;4.监督与服务相结合。工作原则:1.统一管理与分级、分工管理相结合的体制;2.科学公正监督的原则;3.突出重点的原则;4.扶优治劣的原则;5.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工作内容:1.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工作;2.承担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责任;3.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4.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5.承担国内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6.承担综合管理和综合协调全国认证认可工作;8.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质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实现社会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技术基础;二是加快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加强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三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联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贸易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质量技术监督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1.为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提供技术基础;2.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3.为市场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合法权益;4.为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及健康提供安全保障;5.为促进国际贸易搭建桥梁,推动国际标准的发展和应用。第一章标准化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2标准的对象:重复性概念和重复性事物。标准的本质:反映的是需求的扩大和统一。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检测方法、规则以及实现形式等。标准化:为使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的主要形式: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标准化对象:(分为2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标准化管理体制: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1.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并兼顾全社会的综合效益。2.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3.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达通用和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4.有利于相关标准的协调配套,有利于标准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5.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有利于我国标准化与国际接轨。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企业的作用。7.适时制定,适时复审。编写标准的要求:(一)基本要求:1.内容完整;2.清楚、准确、相互协调;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二)统一性;(三)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四)适用性;(五)计划性;(六)专利的处理。标准的构成相关内容:名称、范围、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规范性引用文件等。3(第三节)企业标准化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经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原则:1.增强法制观念;2.自主管理的观念;3.适应市场竞争的观念;4.与企业各项工作相融合的观念;5.主动服务的观念。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企业标准化工作内容: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信息管理与服务,宣传培训等。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的有利手段。1.标准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以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2.标准化是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体现;3.标准是企业竞争的前提与支撑。(二)标准化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与企业技术进步。1.企业标准化首要的任务是为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营销提供标准和信息,为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服务;2.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准化,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发展产品品种、缩短产品开发周期。3.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有利于保证产品制造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制造技术水平,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三)标准化是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1.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2.标准实施及企业内部的标准实施监督与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有效措施;3.标准化为企业应用计算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四)标准化是企业提供经济效益的技术手段。编制企业标准体系的原则(三项):系统原则;实践原则;发展原则。4标准的实施:是指在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为实现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的全部活动,是把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实施后才能体现其作用的效果。(第四节)农业标准化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不能适应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3.不能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的需要;4.标准技术水平普遍偏低;5.缺少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控标准;6.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关检测方法标准少;7.植物检疫标准体系不健全;8.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农业标准化工作实现的5项目标和任务:1.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2.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化管理;4.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种植(养殖)的标准化生产;5.培养一支8万人的具备专业技术和标准化知识的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第五节)服务标准化服务标准化: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范围涉及服务业的各个领域。服务标准化的内容:即对服务组织的质量管理、服务提供能力、人员资格、服务行为以及围绕服务提供的设施、服务交付的硬件环境要求等方面制定标准。(第六节)代码与编码意义:对单位法人实行组织机构代码,是国家整个经济和社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尽快建立这一制度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具有紧迫性。代码的特性:唯一性;完整性;统一性;准确性;无含义性;终身不变性。5第二章、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传统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我国自1987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总结各国全面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2、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在质量管理中通常将质量分为狭义质量和广义质量两类;狭义质量通常是指产品和服务,广义质量通常指产品(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之和。3、工作质量:是企业或组织的管理技术能力的总和,它是产品(服务)质量的保证。4、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5、质量管理的主要活动通常包括:a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6、质量体系:是为了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7、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整个质量管理活动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好的经济效益。8、质量保证: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以表明实体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计划、有系统的活动。质量保证核心是提供信任。9、质量改进:是为了向本企业(组织)及顾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个企业(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供活动和过程效益、效率的各种措施10、今后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的特点:(1)以高层领导为主导的质量管理新时6代已到来(2)迎接无缺陷挑战,使产品质量无缺陷,并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3)强调参与质量管理(4)质量改进向隐蔽工厂挑战(5)开发软件管理,迎接新的挑战(6)质量文化的兴起和塑造11、美国近年在质量管理方面提出两个较有影响的理论:其一是费根保姆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其二是参与质量管理。12、隐蔽工厂:是指在实际活动中,由于运行实效而不得不为消除缺陷客观存在着的、不被管理者所察觉的损失,这种活动或过程即称“隐蔽工厂”。13、软件管理是把整个质量管理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并通过设计一种软件过程和目标管理来体现这一过程,从而形成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软件系统。14、质量文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文化是通过价值观和信念的确立而得到巩固和发展。二、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1、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2、全面质量管理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4、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5、卓越绩效准则1、质量管理中的统计方法a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直方图等所谓的“QC七种工具”b中级统计管理方法c高级统计管理方法2、全面质量管理: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特点: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指导思想:预防为主;为用户服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持续改进。工作程序:指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处理。3、质量管理小组活动(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7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是企业中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最早现在日本出现。*1978年9月,北京内燃机总厂在学习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经验时,诞生了我国第一个QC小组,并于当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QC小组成果发表会。4、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六西格玛意为“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坏品率少于3.4。*六西格玛模式由摩托罗拉公司于1993年率先开发。*六西格玛管理是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的经营方式.经营业绩的改善包括: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成本降低;周期降低;缺陷率降低;产品/服务开发加快;企业文化改变。*六西格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革新方法。可以采用由定义、度量、分析、改进、控制(DMAIC)构成的改进流程。*典型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式解决方案以DMAIC流程为核心,它涵盖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策划、组织、人力资源准备与培训、实施过程与评价、相关技术方法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使用等方面。5、卓越绩效准则:“卓越绩效模式”指的是由国际上著名的三大质量奖(美国的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日本的戴明奖)的评奖准则所体现的一套综合的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近年来国际上质量管理有两大趋势:一是许多国家通过国家质量奖计划来提升本国企业管理的水准和产业的竞争;二是各种组织(企业、机构)对照国家质量奖准则,对自身的绩效进行自我评估,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卓越绩效。*卓越绩效: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8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孩子持续获得成功。*卓越绩效准则的特点:(1)强调大质量的概念(2)准则注重经营结果:卓越绩效准则评估的重点是组织的绩效,但组织的绩效不仅只是利润和销售额,还包括顾客、产品和服务、财务和市场、人力资源、组织有效性和社会责任6个方面。(3)准则是非规定性的、可适应的(4)准则支持组织目标校准的系统思路。(5)准则体现了学习循环和持续改进。(6)准则支持基于目标的诊断。*卓越绩效准则的核心价值观和概念:(1)前瞻性的领导(2)顾客驱动的卓越(3)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4)重视员工和合作伙伴(5)敏捷性(6)注重未来(7)促进创新的管理(8)基于事实的管理(9)社会责任(10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