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品管杏林子16级学前教育A班2017年9月教学目标•1、了解杏林子的生平与作品;•2、品味和理解作者关于生命、爱、善良、家、沟通等问题的真知灼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3、体会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体会小标题的作用;•4、学习本文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的写作特点。作者简介•杏林子(1942-2003),原名刘侠,台湾女作家。•杏林子1942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父亲刘德铭为国军军人。1949年举家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杏林子在12岁时罹患了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极为不便,这使她对生命产生了消极的态度,直到16岁时因信仰基督教,在心灵上有了寄托,由信仰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尊贵,渐渐改变了她对生命的看法,转而充满了乐观与积极。•由于身体上的疾病,杏林子不得不中途辍学,故其最高学历仅为“北投国小毕业”。杏林子初时甚为介意,但后来渐渐释怀,因为这代表了“以后的学问都是自个儿修的”(《感谢玫瑰有刺》,九歌出版,1989年)。她通过函授学校及教育电台刻苦自学,她的母亲亦总不辞劳苦地替她借书。函授学校的老师曾拿杏林子的作品到报刊发表,鼓励她日后尝试投稿。杏林子第一篇投稿获刊登的文章是《他与她》,1961年前后刊于《中央日报》副刊。日后杏林子不断写作,作品类型也越见多样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说、广播剧、电视剧本、舞台剧本等,屡获殊荣。•除了写作外,杏林子亦致力服务残障人士。她早年曾到“内政部伤残服务中心”、“台北市南机场社区发展实验中心”等为和她一样在身体上有残缺的人做义工服务。及后更于1982年成立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后改名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实践其“福音”与“福利”并重的“双福”理念。1989年又成立中华民国残障联盟,获选为第一届理事长。由于杏林子残而不废,勇于向生命挑战,并以著作激励社会,她不但被誉为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而且曾在1980年获选为第八届十大杰出女青年。•1997年杏林子获静宜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2001年被委任为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2003年2月7日凌晨,负责照顾的印尼籍看护工维娜由于工作性质长期无法获得适当的休假,导致精神异常,杏林子遭其严重拉扯及伤害,紧急送三军总医院急救,不幸于2月8日凌晨4时41分离世。遗体于3月初火化,安葬于台北县宜城福音山。杏林子的主要作品•1969年:《遥远的路》(合著小说集)•1976年:《喜乐年年》•1977年:《生之歌》•1979年:《杏林小记》•1981年:《生命颂》•1982年:《谁之过》、《另一种爱情》•1983年:《凯歌集》、《皓皓长安月》、《牧羊儿——于右任的故事》•1984年:《大地注·生命注》•1985年:《我们》、《重入红尘》、《母亲的脸》•1986年:《行到水穷处》、《种种情怀》、《山水大地》、《杏林小语》、《杏林子作品精选一》、《读云—王禄松新诗水彩画集》《生命生命》•1989年:《感谢玫瑰有刺》•1993年:《相思深不深》•1994年:《留白的青春·叛逆的岁月》(1982年《谁之过》易名重新出版)、《现代寓言》、《杏林子作品精选二》、《杏林子作品精选三》•1995年:《生之歌》(重新出版)、《生之颂》(重新出版)、《阿丹老爸》、《北极第一家》(重新出版)•1997年:《心灵品管》、《宝贝书:残障娃娃家长亲职手册》•1998年:《生命之歌》(有声书)、《身边的爱情故事》•1999年:《在生命的渡口与你相遇》•2000年:《为什么我没有自杀?如何度过生命低潮》(主编)、《探索生命的深井》、《真情是一生的承诺》、《美丽人生的二二种宝典》。•2002年:《打破的古董》、《好小子,乔比》。(图文书)•2003年:《侠风长流:刘侠回忆录》与众不同的作品杏林子(5张)。词语积累•怨天尤人天道无常人心不古•耿耿于怀自寻烦恼驱祸迎福•祭祀黝黑骸骨兵马俑•望风披靡权倾天下不可一世•湮没功名利禄过眼云烟教诲•释迦牟尼褥子缒下去怨怼胸襟合作探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1、灯,要燃亮,才能成其为灯。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得又广又深远。•2、爱,是天赋的权利,也是义务。•3、我们活在世上,不仅要懂得怎么去爱别人,丰富我们的生命,也要懂得怎么接受别人的爱,享受因爱而来的快乐和活力。•4、有时我们不敢爱,是因为我们怕受伤害;我们不敢冒险,所以把自己的心封闭。•5、感受自己的被需要、被肯定,这是一种幸福和满足。•6、爱,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大的礼物,只要我们不放弃,无人能夺走这项珍宝。•7、无所为而为,便不会计较;不计较便没有得失之心,不会耿耿于怀,自寻烦恼,心中一片坦荡,自然驱祸迎福。•8、世上唯有爱是恒久不变,永不止息的。•9、多少时候,当我们浪迹天涯,倦游归来,我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家,一盏为我们而点的灯。•10、所有的幸福都需要刻意地经营,不断地付出。•11、当我们有不同的理念,各持己见、互不相容时,我们就需要借着“桥”来交换彼此的意见、不同的看法,取得协调和认同。•12、桥代表了开放、接纳的胸襟。•13、“桥”越多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畅通,越和谐。我们不怕别人不了解我们,只怕缺少一座沟通的桥!课后作业•以“桥”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约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