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特征•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①秦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修筑长城;②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3、唐朝通过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册封等方式与边疆少数民族和平交往。•4、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既有战争,也有和平,和平为主流。•5、元明清: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6、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古代的对外交往•1、两汉时期•(1)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2)166年(东汉时)大批大秦人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2、唐朝•(1)日本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日本效仿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2)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3)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古代的对外交往•3、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海港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进行管理。•4、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起到了重要作用。•5、明朝时: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戚继光抗倭,取得重大胜利。•6、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两次取得反击沙俄侵略的胜利;后为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近代中国对外关系•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扶清灭洋”;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近代第一次反抗外国侵略获得完全胜利。•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50年代,抗美援朝胜利;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70年代,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3)90年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汉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新中国西北边疆(新疆)西南边疆(西藏)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设都护府增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乾隆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顺治、康熙先后册封达赖和班禅;后设驻藏大使。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0年和平解放西藏,1965年设西藏自治区。专题感悟(认识)•1、历史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海南百川、吸收先进文明,则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招致落后。•2、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交融,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缔造了中华文明,在各民族的交往中,谁也离不开谁。•3、加强民族团结、实行对外开放,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战训练①六次东渡②七次下西洋第一组③明军抗倭图④收复台湾第二组1、结合图片信息,分别为这两组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2、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①()六次东渡②()七次下西洋③()率明军抗倭④()收复台湾3、第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友好关系?第二组反映了我国反抗哪些国家外来侵略?第一组:友好交往的使者(或和平交往);第二组:抗击外来侵略。第一组:日本、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第二组:日本、荷兰。我的感悟:我们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意识,坚持对外开放交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学习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要坚决反抗外来侵略,发扬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鉴真郑和戚继光郑成功实战训练题•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生长繁盛);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材料三与朝廷和好年深,蓄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问题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的现象?•问题3、材料三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之后的哪一朝代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材料一反映的是“战”的民族关系;材料二反映的是“和”的民族关系。材料一的现象出现在卫青、霍去病在漠北大败匈奴之后;材料二出现在昭君出塞之后。澶渊之盟。此后民族大融合现象出现在元朝。“和”的关系(民族团结、友好相处是主流;战争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