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预研项目组织与管理模式一、引言“六五”以前,我国是以武器装备型号研制带动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发展,造成技术储备的严重缺乏。进入八十年代,世界形成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激烈竞争局面,未来国防力量直至综合国力的较量、集中地表现为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技术竞争。为了适应世界军事技术激烈竞争的形势,改变我国武器装备研究落后的状况,按照“预研一代、研制一代、装备一代”的武器装备发展三步棋的思路,从“七五”开始,将武器装备预研计划单列,实施单独管理,以提高武器装备技术储备,促进武器装备的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各工业部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新局面。但是,在航空武器装备预先研究领域中,仍然存在着一种倾向:不能真正理解预先研究与型号武器装备之间的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辩证关系,而单纯把预先研究看成是软件,有钱就干、没钱就停,甚至中途夭折,造成新型号武器装备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致使新型号的研制周期一拖再拖,研制经费一涨再涨,使型号上水平成为忧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航空武器装备的落后面貌,提高研制水平,缩短研制周期,必须深入研究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运行机制,加强预先研究项目的管理。武器装备预先研究是武器装备新产品开发三个阶段–––预先研究、产品研制、生产装备的第一阶段,是产品全面研制前的先行研究和先行研制工作的总称。航空预先研究是武器装备预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研制先进精良的航空武器装备提供技术储备,有选择地开展技术集成和先进技术演示验证,突破关键技术,为在役武器装备性能的改进提供实用的技术成果,促进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提高航空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从图1中可以看出,航空武器装备预研的范围,同时还可看出各个科研阶段经历的时间,包含的研究项目数量和所使用的费用等情况。二、航空预先研究项目的分类预先研究项目的分类可以用一个三维坐标来划分项目类型,如图2所示:1.研究类型预先研究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研究(BasicResearch)、应用研究(探索性发展ExplorataryDevelopment)、先期技术发展(AdvancedTechnologyDevelopment)三类,其主要内容如下:①基础研究:以军事应用为目的而进行的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或新原理的研究活动,为解决武器装备研制的新问题提供基本知识和科学依据。这类研究工作一般为远期(10年左右)项目,不要求直接解决当前和近期的特定军事问题,成果形式一般是以书面形式(科学论文、论著式研究报告之类)发表。②探索性研究(应用研究):运用第一类或其它科学成果探索新思想、新概念或新原理并应用于军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确定其主要参数的科学研究活动,为武器装备提供技术基础。这类研究工作大多为中期(5年左右)项目,带有明显解决军事问题的目标。成果形式一般为可行性分析报告、试验报告、样品、原理样机等。如果说应用基础研究主旨是解决科学问题,那么应用研究(探索性研究)的主旨则在于解决技术性问题,美军通常将这两类研究合在一起统称“技术基础”(TechnologyBase)。③先期技术开发:运用前两类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通过新技术项目(部件or分系统)的研制、试验、测试或计算机仿真等实物的演示,验证新技术项目在武器系统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的技术开发活动,这一类研究一般属于近期项目或可能具有型号研制背景项目,但尚未进入正式研制阶段,是从“技术基础”通向武器型号研制的桥梁,成果形式一般是部件或分系统原型、示范工艺流程、验证或鉴定性试验报告等。先期技术演示是先期技术开发阶段的核心任务。其目的是验证预研成果的成熟性与实用性,保证向武器研制部门输送合格的产品。具有针对性强、时间性强、计划性强等特点。美军对先期技术演示验证尤为重视,并确定七大攻关领域为演示的重点:全球监视与通信、精确打击、空中优势与防空,海上控制与水平作战、先进的陆战、模拟环境,减轻经济负担等技术。其目的是为解决中远期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新型号武器的研制,保持美军技术优势,并将实验室中的技术优势化为战场上的军事优势。2.项目类型项目类型通常可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基金项目和自寿资金项目。①重点项目:该项目是根据国防科技发展趋势,且考虑人、财、物等资源状况,所确定的用于型号研制中的关键技术项目,包括跨行业重点项目和行业重复项目两类。跨行业重点项目是指为国防科技(各行业之间)如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工业等武器装备的发展,提供具有重大共性的基础技术项目;行业重点项目是指为行业技术发展的武器装备的研制,提供基础技术和专用技术项目,这类项目是上级下达指令性计,在近期必须完成,且有经费保障。②一般项目:该项目是根据科技预测结果与国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适应重点项目研究而安排的配套科研项目,并纳入上级长远发展规划之中。③基金项目:该项目是为加强基础研究而设置的基金制管理项目,需研究单位根据科研实力而申请的,包括跨行业基金和行业基金。④自筹资金项目:该项目是研究所、大专院校根据自身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任务不饱满的科技人员而自选的项目,资金由研究单位自筹。3.学科类型航空知识领域的学科一般分类: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动力装置、航空电子、制造技术、航空材料等学科。三、航空预先研究项目的特点航空预先研究项目是以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和技术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所以它除具有一般项目的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探索性强、难度高:预先研究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因为航空预研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实质上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它面向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运用中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工作在国防科技发展的前沿,因而探索性强、难度高。探索意味着开拓、创新、变动、失败。开拓是研究的目标和希望,创新是研究的前提,变动是探索的要求、失败是探索的正常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预研成果。2.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航空预研项目所涉及的科技领域相当广泛,反映了从探索基本自然现象(基础研究)到论证科学原理的军事应用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应用研究)乃至演示具体技术项目在武器装备系统上的实用性(先期技术演示),三个层次上的纵深配置,其独立的研究项目几乎覆盖所有学科,维系着航空各项重大工程。其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又有技术成果,因此是一项范围广泛、综合性强的研究活动。3.技术风险大、应用潜力亦大:预研项目大都是高新技术项目,不确定因素较多、技术风险较大,很难保证预期结果。但是,一旦突破关键性理论和技术问题,其影响则是非同小可。尖端技术上的突破往往会导致航空武器装备的换代和作战方式的变革,例如:激光技术的诞生使部队增加了用途广泛的激光武器。4.周期较长:预研项目、尤其是基础研究项目,属于开创性、探索性活动,从开始到取得成果再到实际应用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如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要求预研项目投资立竿见影是不科学的、不现实的。预研项目不像产品开发项目那样成效明显,而容易被忽视,但远见卓识之士却能预见到它所蕴藏的潜力与后劲。5.项目多、经费少:预研项目涉及面广、项目数量多,但其费用却相当有限,只占武器装备系统全寿命费用的一个零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预研费用同型号费之比约为1:4。换言之,预研费约占的20%。正是早期这笔数目较少的投资,对日后整个武器系统采办过程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8]6.应用面广:预研的成果,是为型号研制打基础,做技术准备的。着眼于解决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运用中带普遍性、关键性问题。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掌握往往可以带动整个技术领域的大跨度发展,且成果通用性很强,往往为民用市场所采纳,并推广应用于民品开发。现代科技发展揭示:高新技术成果越来越可为各行各业共享,也是促进军转民动力之一。四、航空预研项目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为实现一定目标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正确的管理体制是正确的方针政策的体现,是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的保证,管理体制内容一般包括:机构设置、权力划分、利益分配和各项管理制度。以前,航空预研项目(跨行业)管理实行的是原科工委、研制主管部门、任务承担单位三级行业管理体制。按照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将原航空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企业集团,并不再具有政府职能,在原科工委基础上组建总装备部,负责全军武器装备全寿命管理,实行武器装备订货制度。这种体制上的变化,使原来的预研管理体制不再适应新体制的要求(首先是原来意义上的研制主管部门将不存在;第二是新国防科工委较原国防科工委的职能发生了本质变化;第三是武器装备实行合同订货制度);使航空预研项目管理从原来的由研制主管部门实施的合同管理转为由军方实施合同管理,原来的三级行政管理转为在总装备部统一领导下,实行计划管理与合同管理相结合的分层次管理的新型管理体制。总装备部与军兵种及合同管理机构之间是计划管理的关系,军兵种及合同管理机构与任务承担单位之间是合同管理的关系。以前,航空预研项目管理实行的是决策系统、咨询系统、执行系统三个职能系统的管理机构,多年的预研项目管理经验和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是科学的、合理的,是符合新形势下改革的精神,符合预研项目管理的规律。但是,需要对三个职能系统的内涵和任务重新界定和补充:决策系统––是指以总装备部机关为主,各军兵种及有关部门参加并组成的,在总装备部的统一领导下,对武器装备预研规划、计划及其它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系统。它可以实现在目前航空预研项目投资较少的情况下,贯彻“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方针,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这样的决策系统既有利于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又有利于航空预研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的落实和合同的执行。咨询系统––是指由军内外有关专家组成,对航空预研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软科学研究,为决策系统提供军事需求,技术经济可行性、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咨询意见的系统。咨询系统是按专业或重点项目组成的各专业组成或其它形式的专家组织,是从具有预研第一线工作经验,有较高造诣的技术专家中聘任,随任务的完成、变化而调整、更新,以保持专家咨询系统的活力。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专业技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困难和机遇,提出本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战略、方向、重点的咨询意见,对如何提高技术发展跨度,提出新思路、新途径等方面的具体建议;编制本专业技术领域预研项目计划指南;参与或受委托组织本专业技术领域重大预研课题(专题)研究方案的评审,加强本专业组的学术活动,促进专业组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配合总装有关业务局对预研计划和基金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参与本专业技术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评审,并提出推广应用建议;推荐本专业科技优秀人才,提出智力引进建议等等。执行系统––是指由预研合同管理机构和预研基金管理机构组成。采取合同制和基金制的管理方式,具体负责预研项目的组织实施的系统。执行系统相对于决策系统来说,就是实施决策的系统。一个组织的行为能否达到预定的目标,不但要看决策是否科学合理,还要看决策的实施是否坚决、彻底。预研计划的实施,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人、财、物、科研成果的管理,因此预研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咨询系统、执行系统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决策系统是预研管理的核心,咨询系统是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的技术支持,执行系统是贯彻预研决策的有力保证,三个职能系统协调、有效地运转,将大大提高预研管理工作的效益。五、航空预研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指一个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管理系统在完成既定任务时受到的外部压力,表现出的内在动力和适应环境、自我发展的活力往往取决于其运行机制,要改善一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必须根据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对已建系统的结构和有关制度进行调整与发展。1.全面实行预研合同制、基金制,实现预研项目管理的良性循环航空预研项目的中长期计划的实施,主要采取合同制和基金制。年度计划主要是保障合同的执行。实行预研合同制和基金制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