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大师作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师与公园PARKDESIGN2017.12.20伯纳德·屈米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他出生于瑞士,毕业于苏黎世科技大学,长期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他著名的设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东京歌剧院、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学生活动中心等。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解构项目背景拉·维莱特公园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在任期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而主持在巴黎建设的九大工程之一。当时法国在政府为此组织了一场公开的国际竞赛。公园在建造之初,它的目标就定为:一个属于21世纪的、充满魅力的、独特并且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公园。当时包括瑞姆·库哈斯在内,一共有472份方案,最终屈米的方案赢得了这次竞赛。拉•维莱特公园诞生的时代,正值法国园林复兴运动的初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拉•维莱特公园的业主还是设计师屈米,都意在创造一个与以往园林风格大不相同的作品,一个21世纪公园的样板。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的东北边缘,巴黎第19区。环城公路地铁站巴黎的环城公路和两条地铁线都经过公园的所在地。因此当游客游览完南北有1000多米长的公园后,能在公园的另一端方便地坐到车。周边环境分析乌尔克运河公园用地范围科学工业城市场大厅音乐城1974年以前,这里还是有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大市场,当时的牲畜及其他商品就是由横穿公园的乌尔克运河运送。公园位于巴黎的东北角,位置并不靠近市中心,但是有多条地铁和公交线路到达,公园南北都有站点,因此交通还是很人性化的。线系统点系统面系统公园的点线面系统公园被屈米用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可以单独成一系统。但又可以说它们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三者相辅相成又互相抵触,形成了非可以为之但又丰富多变的空间序列。面面的体系有主题花园和几块形状不规则的、耐践踏的草坪组成,以满足游人自由活动的需要草坪空间与小品互相融合形成的趣味空间每个主题花园可提供不同形式的活动行为,各个花园风格各异,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感和断裂感,充分体现了拉维莱特公园的多样性,这10个主题花园包括镜园、恐怖童话园、风园。竹园、沙丘园、空中杂技园、龙园、葡萄园、水园、少年园龙园竹园葡萄园镜园源于萤火虫飞舞的设计线线性的林荫大道连接公园内各个小主题园的曲折园路两条架空的长廊,连接园内各个建筑和主题园,形成园内的两条主线第二层为线性体系,线性体系构成了全园的交通骨架,它由两条长廊、几条笔直的种有悬铃木的林荫道、中央跨越乌尔克运河的环形园路和一条称为“电影式散步道”的流线型园路组成。东西向及南北向的两条长廊将公园的主入口和园内的大型建筑物联系起来,作为公园的轴线,同时强调了运河景观。长廊波浪型的顶篷使空间富有动感,打破了轴线的僵硬感。长达2km的流线型园路蜿蜒于园中,成为了联系主题花园的链条。园路的边缘还设有坐凳、照明等设施小品,两侧伴有10~30m宽度不等的种植带,以规整式的乔、灌木种植起到联系并统一全园的作用。点第三层为点的体系,点的体系由呈方格网布置的、间距为120m的一组“疯狂物”,(屈米称之为folly)构成。这些采用钢结构的红色建筑物给全园带来明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与草地及周围的建筑物对比十分强烈,因而非常突出。疯狂物“Folly”folly与线与面的元素结合,相得益彰,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空间对建筑功能确定性和结构形式的解构屈米设计的“疯狂物”——folies,消解了它的具体功能,它在功能意义上具有不确定性和交换性。消解了传统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功能的互换性和因果关系。在这里形式没有服从功能,功能也没有服从形式。“建筑不再被认为是一种构图或功能的表现”,空间成为了一种“诱发事件”。Folies可以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等,和建筑物落在一起的,就作为其入口或强调立面,除此之外,在它里面还安排了很多活动。公园夜景,这是一个作为cafe吧的follyfolies有些纯属屈米的爱好,而无功能性的雕塑般的添景物由folly营造出丰富的体验空间公园是点、线、面三个全然不同的系统的叠合,每个系统都完整有序,但重叠起来就会相互作用。它们的相遇可能造成彼此冲突,可能相得益彰,也有可能相安无事。folly与建筑的重叠,引发了冲突folly与线与面的元素结合,相得益彰,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空间运河岸边,高架廊道和红色的folly构成了前景,后边的林荫衬托,在运河里的倒影形成了一副宁静独特的且吸引人的画面各种人群在运河边活动,有跑步的,有骑自行车的,有看孩子的老人,各自乐在其中......公园的色彩公园的色彩是不得不提的一点,原有的建筑有高技派的半球形影院和科学与工业城,有改建的市场大厅,充满现代感,不过带来的都是冷冰冰的金属质感。在公园的绿色基底上加入了醒目的红色folly,立刻让整个公园变得统一而又充满吸引力点线面叠加,展开空间序列设计思想解构意味着对设计任务的根本思想进行挑战,也意味着对建筑旧俗习惯的否定。屈米认为“没有程序就没有建筑,没有事件就没有建筑,没有运动就没有建筑”。他主张必须认识到建筑是自由空间、事件和活动组合而成的。自古以来都把建筑的主体理解为空间,但在屈米心目中空间只是一种“诱发事件”,还有比空间更重要的东西。屈米的“三个程序设计”的概念,“交叉程序设计”、“横断程序设计”和“解析程序设计”。“交叉程序设计”,是把空间用于与原来的空间意图不同的设计“横断程序设计”是把两项设计的各种空间布置结合在一起,而忽略掉其对立性。“解析程序设计”,是把两个设计结合起来,就是让设计A的必要空间布置同设计B的可能布置两者混合起来。解构主义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理论基础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解构主义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特点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解构建筑所谓解构主义,简单地说就是采用解析的方法,将传统结构分解成一系列要素并重新组合,组合的原则却不再遵循传统的均衡与稳定,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和随机性。理论上的继承屈米是建筑理论上解构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人物,他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理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以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构新的建筑理论构架。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了建筑的解构主义理论的人是埃森曼。建筑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而且成为都市文化的载体。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并不是一种有关形式的知识,而是探索世界的知识形式。人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探索世界,比如电影导演、艺术家,也可以作为建筑师来观察这个世界。——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创作来源:电影艺术、文学理论在SituationistInternational运动背景下他将两者与建筑相结合,发展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学者的研究工作,为的是重新审视建筑承担的责任和加强建筑对文化的表达。这个理论在他的建筑实践中以两条线索来展开:•揭露建筑次序与生成建筑次序的空间、规划、运动之间的传统联系。•创造空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新联系。屈米的设计通过组织事件的方法,往往暗示了一种比平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没有事件发生就没有建筑的存在”,他的设计永远是提供了充满生命力的场所,而不是重复已有的美学形式。屈米作品在行为学上有明显的动机性,引导使用者自发革命性地使用他所提供的空间。这样建筑就成了一个受设计概念、城市地形和规划所界定好了的“情景构造物”。城市的布景者概念一TechnologiesofDefamiliarisation概念二TheMediatedMetropolitanShock概念三De-structure概念四Superimposition概念五Crossprogramming概念六Event:TheTurningPoint建筑思想三个程序设计的概念交叉程序设计:把所给空间用于与原来空间意图不同的设计。横断程序设计:把两项设计中的各种空间布置结合在一起,忽略掉其对立性。解析程序设计:把两项设计结合起来,让设计A的必要空间设置和设计B的可能布置两者混合起来。代表作新卫城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辛辛那提大学体育中心法国拉维莱特公园法兰西是一个既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又勇于创新的民族。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始终是法国人的骄傲,但是他们并没有局限于对传统园林形式的模仿,而是将其传统作为创新的基础。拉•维莱特公园正是这种基于传统的创新。它延续了传统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并将这些构成要素及手法进行分解、概括、抽象、引伸的再创造,但却在形式、布局和采用的技术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拉维莱特公园的先进性:•公园做到了“白天看风景,晚上看夜景”,而之前法国的大多数公园都只在白天开放。•屈米基于城市变化理论提出了可塑性空间的设计思路。主要通过一些网格以及网格节点上的亭子进行控制。•“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改变了传统园林和城市分开的状况,创造了公园和城市相容的结构拉维莱特公园的缺陷性:在实际设计中,屈米试图用建筑的方式来追求一种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效果,但这种建筑化的思路走向极端,丢掉了园林崇尚自然的本质属性,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造价非常高•尽管很多建筑的造型非常奇特,但过于装饰化、时装化,过不了多久就让人感觉到过时和厌倦•公园的整体气氛更像是一个游乐场,而不是供人接触自然的公园。拉维莱特公园的缺陷性:总结严谨的点、线、面三个系统的构图方式不同于其他的景观设计。公园没有传统的轴线序列,没有控制全园的中心,打破了传统的造园手法,空间中一系列不确定的元素带给在其中游览的人连续的戏剧化体验。解构主义的解构手法和形式语言直接被现代景观设计所利用。它进一步扩大了景观设计的艺术视野,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形式语言。个人简介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1975年成立SWA事务所.作为SWA的负责人主要顾问厦董事会主席,他将SWA塑造成国际知名的环境设计的多学科综合事务所。彼得·沃克peterwalker代表作:哈佛大学泰纳喷泉1984年设计,位于美国剑桥的哈佛大学校园内科学中心前由159块天然石块不规则排列而成的一个直径60英尺(1英尺=30.48厘米)的圆形石阵及中心的雾喷泉组成。整个石阵被精心的设置在沥青路和草地的交接处,石身的一部分被埋于地下,这些石块就像是慢慢的顺势蔓延到草地中的一样,在绿草间大树下延伸,自然融合得就像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雾喷泉具有物质及精神的双重功能。从物质的角度而言,首先作为水景的存在,其功能之一是吸引别人观赏它本身的特殊形态:欣赏雾气在空中悬浮不动的静、随风飘移时的轻逸和闹中取静的迷蒙。其二是感受它与周围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化,去感受那被它沁润的石块湿柔的表面与外围干燥石块的坚毅沧桑的外形之间的对比;感受阳光下细雾中美丽的虹;同时它的迷雾朦胧改变了人们观察对方、观察世界的方式。其三是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15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