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宗教儒学是不是宗教?(一)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二)传统儒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三)宋明理学具有准宗教的性格。(一)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可,三年有成。”(《论语·子路》)“斥于齐,逐于宋,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孟子——主张“用世”,提倡“济天下”。“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二程的“入世说”佛教“可以敬以直内矣,然无义以方外”。(《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按照佛教说法则“天下却没有人去理”,“老者何养?幼者何长?”(《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今之学禅者,平居高谈性命之际,至于世事往往都不晓得,此只是无所实得。”(《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自供职以来,每有论列,惟知忧国爱君之心,不敢以扬己矜众为事”。(程顥《辞京西提刑奏状》),“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程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儒者之道……无有不达乎世务而可以为儒者。”(方孝孺《庞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教材P241)中国儒家的这种忧患意识,这种入世精神,确实与宗教主张离世脱俗很不相同,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儒家不是宗教。但是,出世、入世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禅宗就主张淡薄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佛法在世间,离世无佛”二、传统儒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1、儒家思想具有宗教性渊源。(1)春秋之前的天命观。天命就是天意,天的命令,或者是在天的主宰下的人的命运。天命观是中国古代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概念,王朝更替,或者重大行动,都用到天命观。夏商周三代,有了国家,有了阶级,我们说宗教这时从原始宗教走向人为宗教(国家宗教)夏代人从原始宗教中继承了祖先崇拜和灵魂崇拜,并且进行了一个重要的宗教改革——绝地天通。君王剥夺了人民的祭天通神权,普通人不再享有与天沟通的权力,只有君王才是天之子,代表并传达天道。商人的祭祀对象:天神、地祗、人鬼。天神:日、月、云、雨、雪、雷;地祗:土、四方、山、川等;人鬼:先王、先公、诸子、诸母等等。诸多神祗背后,有一个法力无边,威力无比的至上神——天帝,或称之为上帝、帝。众多的神灵构成了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彼岸世界。天帝与殷王是血缘关系,认为社会的稳定是通过大量丰厚的祭品祭祀取悦神,实现自己的风调雨顺,社稷长久。“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是何能为!”殷人有浓厚的原始宗教性,即认为神灵是强大无比的,没有道德观念。周人的宗教观念——以德配天。“维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罚。”(《尚书·多士》)“维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尚书·多士》)周公的这种天命观,在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为(人事),是中国几千年天命观的一个基本问题。儒家:孔子:“尽人事而待天命”的天命观,是对周公天命观的正面继承和发展。“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礼有三本,天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教之本也”皆以宗教为统治者治国的工具。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人附天数”说。儒家的“天”又被宗教化了。把世间一切的政治制度、伦理纲常,统统归结于天。“王者法天意”、“人受命于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2)儒家本身与传统宗教也有着很深的亲缘关系。孔子重视宗教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却不深关心祭祀对象的有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儒”本来就是专门为贵族主持宗教仪式的人,他们熟悉周礼,需要传统宗教中的祭祀礼仪作为教化工具。2、传统儒学的修养理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1)“主观内省”的修行方法具有宗教性。即以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或以某一道德榜样为标准对照检查自己。亦称“自省”或“自反”。最早提出内省的是孔子,他主张内省是日常必要的修养方法“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孟子认为当自已的行为与别人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我反省:“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敏。荀子主张的内省是与客观事实相联系的一种主观活动:“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2)“慎独”的修行理论具有宗教色彩。“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3)“寡欲”的修行方法也带有宗教禁欲主义色彩。《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朱熹注“克,胜也,己,己之私欲也。”)《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性恶》:“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乐论》:“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三、新儒学具有准宗教的性格。表现:宋明以后的很多思想家认为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是“儒表佛里”、“阳儒阴释”,有人更直言没有佛学就没有宋明理学。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顾炎武吾人如谓无佛学即无宋学,绝非虚诞之论。宋学之所号召者,曰儒学;而其所以号召者,则实为佛学。——周予同社会背景:南北朝以后,儒释道一直处于互相斗争,又互相融摄的局面。一方面高唱三教合一,一方面又吸收对方思想,企图建立一个包容并超越对方的思想体系。佛教对于儒、道二家的态度是有所区别的:佛教对于道教的斗争经常持直接对立、力求排斥的态度,而佛教对于儒学则多采取迎合调和的做法。儒家对佛教的这一姿态视而不见,常常同道士们站在一起排斥、反对佛教。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而儒学与道教同属传统文化;二是佛教与儒学在思想内容、思维模式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有些思想甚至是对立的。1、新儒学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受佛教本体论思维模式的影响。(1)新儒学的本体论思维模式。A、儒家自孔子起,就一直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上,但是到了宋儒,讲究“天人本无二”、“天人一体”。B、传统儒家所说的“天命”、“天道”带有人伦道德的“立法者”的色彩,宋儒之“天理”则是“心性”的异称。也就是说,宋儒之学,虽然也是一种政治、伦理学化身,但依据的不是“天人合一”,而是“本体论”的思维模式。佛教的本体化,是佛教中国化的最重要的内容。(1)印度佛教“超越的本体”——否定世界万物的真实性,否定人生的价值,径直指向“空”这一超越的本体。宇宙万物既然都是缘起的,那就是没有自性、没有自体,必须以“空”为体。按照印度佛教本体论,只有佛才能真正领悟佛性,众生如果不放弃“我执”和“法执”,不改变世俗观念,不否定“自性”,便不可能成佛。对于众生来说,佛是外在的、超越的修行目标。“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慧能《坛经·疑问品》)倘若设想佛性在众生的本性之外,那末,就意味着众生不必以佛性为本体,意味着众生没有成佛的可能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意味着佛教对于众生毫无意义了吗?“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坛经·付嘱品》)由于佛性内在于众生的本性之中,因此佛和众生的关系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在三教合一的过程中,佛教的“本体论”的思想,显然较旧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加进步,所以,旧儒学吸收了佛教的本体论思想,来丰富和提高自己。2、修行方法是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宋明新儒学的修行方法从传统儒学的“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豁然贯通——朱熹多类扬眉瞬目之机——陆象山。本体工夫,一悟尽透——王阳明。3、思想内容上说,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具有强烈的宗教禁欲主义性质;所提倡的主观内省、主静、居敬、半日读书,半日坐禅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静——“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居静——“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理。”(宋·朱熹《朱子语类·学三》)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程颐《二程语录》卷十八)辨析:“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简单的禁欲学说,而是有深刻的哲学渊源。儒家的“灭人欲”是灭在“天理”(人伦之内)并不是灭在“天理”之外,也是在人伦范围灭欲。“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