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三国演义》的忠义作者简介•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全书简介《三国演义》由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描写,至西晋初期国家重归统一结束,以魏(曹操)、蜀(刘备,诸葛亮)、吴(孙权)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魏的替代者晋统一全国,国家重归一统。小说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三国鼎立地图•摘要:《三国演义》中纷乱的战争场面和各种权术计谋的描写不禁让人感慨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但是从罗贯中塑造的几个典型人物的身上,我们又可以找到“仁义”、“忠孝”的存在,找到儒家思想的精神源头。《三国演义》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凉和迷茫的心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追寻和呼唤,所以说她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更是一部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儒家思想的宏篇巨著。•汉代以后,“忠义”开始连缀出现,人们用“忠义”来称赞一个人的品德,这时的“忠”具有了官方意识形态,更多的赋予了“忠上”、“忠君”的内涵。而“义”的含义则指对同类的关系范围,如小集团的“结义”,大集团的“聚义”,都是以“义”为号召的联合同盟。《三国演义》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和思想范畴。《三国演义》中的“忠”、“义”集中表现在刘、关、张。以“桃园三结义”开篇,自始至终贯穿全书,结合得浑然一体,甚至难以区分,“忠”中有“义”,“义”中有“忠”,“忠”和“义”的成败、是非纵横交错,作者将这一矛盾的统一体表述得淋漓尽致,天衣无缝。“忠义”成为《三国演义》中主宰思想和行为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也成为评判古今英雄豪杰的准绳: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一诺千金,知恩图报;有难同当,富贵同享;背信弃义,天人共戮等等。关羽•《三国演义》中最成功的刻画应是关羽的“忠义”。关羽生时加封,死后封神,人间遍地建关帝庙,成为人神极至,这与他的“忠义”是分不开的。没人怀疑他在作秀,因为他一身本领,却无政治目的。华容道一役将“忠义”的矛盾在他身上尖锐地对立起来:为“义”他华容道义释曹操,放虎归山;为“忠”,他却背叛国主,没有将曹操斩尽杀绝,斩草除根。“忠”与“义”在这时注定不能两全,但在关羽身上却能和谐统一。因为他无时无刻不以“义”为准则,不偏倚,不疏漏,他的“忠义”是融化在血液之中、骨髓之中,不是高挂在厅堂之上、唇舌之上,他无愧于真正的“义士”品格。这一章读来不但不觉得矛盾,反而全书刻画的“忠义”的高潮,被人们所理解。•挂印封金诸葛亮•《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忠义”的多方面描写无处不在,忠拥国君,忠待群臣,义对子民,可以说“忠义”这条红线贯串诸葛亮54岁的平生,无论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为人处世上,处处都渗透着他的智慧和忠义。他的忠义最主要表现在对汉王朝的大“义”,这种“义”涵盖了“忠”。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白帝城托孤,奉后主刘禅,明知后主昏庸无能,但他始终如一,毫无怨言,履行了他对刘备的诺言。《出师表》一文成为其“忠义”的陈情表,将诸葛亮的“忠义”表现得情真意切,即使今人读来,依然感人肺腑。《前出师表》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翻译•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国人力疲惫,物力又很缺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报效给陛下啊。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出师表》•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这就是《出师表》儒家的“忠”“义”•孔子每日“三省吾身”的第一省即“为人谋而不忠乎?”在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里,“忠”是最重要的为人之道,意指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都应忠心耿耿。《论语;述而》中也说“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证明“义”也是儒家推崇的处理一切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读《三国演义》钟情于故事的精彩情节,欣赏英雄的文韬武略,敬佩作者篇幅宏大且巨细无遗的布局,感动于人性中的本真与本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已随长江之水东逝,但《三国》中所称颂的“忠”、“义”对读者而言,都算得上是一种财富。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