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的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质量检验的管理作成:周海2016.09.26课程提要第一部分:重要术语解释第二部分:质量管理主要原则1.三检制2.签名制3.质量复查制4.追溯制5.质量统计和分析第三部分:不合格品管理一)重要术语解释1.不合格:不符合规定的要求;2.不合格品: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3.不合格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项目备注:“不合格”又叫“不符合”,是ISO的定义。4.返工:不合格处理后能完全达到标准要求。5.返修:不合格处理后能达到使用要求但达不到标准要求6.不良品和不合格品的区别是什么?6.1不良品只是有缺陷的产品.有缺陷不一定是不合格品,只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即使有缺陷也可以判定为合格品;(是一种俗称而已)6.2不合格品是依照标准检验后的判定结果.二)质量管理主要原则1.三检制:所谓三检制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1.1自检:1.1.1什么是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1.1.2自检的作用:这种检验充分体现了生产工人必须对自己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通过自我检验,使生产者了解自己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开动脑筋,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的措施,这也是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1.2互检:1.2.1什么是互检?就是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1.2.2互检方式: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等。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成批地出现废品,而已有利于搞好班组团结,加强工人之间良好的群体关系。1.3专检:1.3.1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1.3.2专业检验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分工的客观要求,它是互检和自检不能取代的。1.3.3三检制必须以专业检验为主现代生产中,专职检验人员无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工艺知识和检验技能,都比生产工人熟练,所用检测量仪也比较精密,检验结果比较可靠,检验效率也比较高;其次,由于生产工人有严格的生产定额,定额又同奖金挂钩,所以容易产生错检和漏检,有时,操作者的情绪也有影响。应当指出,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把质量体系的“最终检验和试验”作为企业中一种重要的质量保证模式,对质量检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2、签名制:2.1签名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责任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和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改变产品的一种状态,包括进行检验和交接、存放和运输,责任者都应该在相关记录文件上签名,以示负责。特别是在成品出厂检验单上,检验员必须签名或加盖印章。2.2操作者签名表示按规定要求完成了这套工序,检验者签名,表示该工序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2.3签名后的记录文件应妥为保存,以便以后参考。3、质量复查制:3.1目的:为了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或参加试验的产品稳妥可靠,不带隐患,3.2方式:在产品检验入库后的出厂前,要请与产品有关的设计、生产、试验及技术部门的人员进行复查。3.2复查内容:查图纸、技术文件是否有错,查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查有关技术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是否合适。3.4好处:这种做法,对质量体系还不够健全或者生产重要产品的企业,还是十分有效的(比如我国军工产品)。4、追溯制:(三种方法)4.1批次管理法根据零件、材料或特种工艺过程分别组成批次,记录批次号或序号,以及相应的工艺状态。在加工和组装过程中,要将批次号逐步依次传递或存档。4.2日期管理法对于连续性生产过程、工艺稳定、价格较低的产品,可采用记录日历日期来追溯质量状态。4.3连续序号管理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连续序号追溯产品的质量档案。备注: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适当的产品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这些记录与带标志的产品同步流转。产品标志和留名制都是可追溯性的依据,在必要时,都可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间和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可以大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产品出厂时还同时附有跟踪卡,随产品一起流通,以便用户把产品在使用时所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这是企业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5、质量统计和分析5.1.质量统计:5.1.1质量的统计和分析是质量报告和信息反馈的基础,也是进行质量考核的依据。5.1.2质量检验可提出质量考核指标**车间生产/计划部门应按月提供完成工时、产品数量、品种规格、零部件半成品完成数量等统计资料;**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质量检验结果及数据的统计、汇总,并按期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质量月报、季报和年报。**质量检验部门还要提供其它各种质量情况的统计资料,质量统计资料一定要数据准确,分类整理,按规定项目和格式填写。5.2.质量指标:质量指标由于企业的产品和生产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里主要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子工厂为例,说明通常应予考核的质量指标体系(比如三星等)。5.2.1一次合格率/直通率:直通率=(直通合格数/投入总数)*100%由于许多电子工厂流水线生产特点(每日清理拉线),导致开工时的直通率为0或很小(机器尚未流到拉尾),而清拉时的直通率又大于100%或非常高,非常脱离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生产直通率往往采用如下公式的合格率代替计算(比较真实反应生产的不良状况)直通率≈合格率=(检验合格总数/检验合格总数+不良总数)*100%5.2.2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批次/产品交检总批数)*100%5.2.3开箱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开箱合格率=(开箱检验合格数/开箱检验总数)*100%5.2.4退机率:其计算公式为:退机率=(退回机器总数/出货总数)*100%一般在许多企业而言,由于销售渠道的滞后和售后服务政策要求,出货总数往往应减去最近三个月的出货数量。三、不合格品管理不合格品管理不只是质量检验,也是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区别不合格品和废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合格品(或称不良品),其中包括废品、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类。1.在不合格品管理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1“三不放过”的原则A、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因为不查清原因,就无法进行预防和纠正,不能防止再现或重复发生。B、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惩罚,而主要是为了预防,提醒责任者提高全面素质,改善工作方法和态度,以保证产品质量。C、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不管是查清不合格的原因,还是查清责任者,其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改进的措施。备注:“三不放过”原则,是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这种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发挥检验工作的把关和预防的职能。1.2.两种“判别”职能:检验管理工作中有两种“判别”职能:1.2.1符合性判别:符合性判别是指判别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即是否合格,这种判别的职能是由检验员或检验部门来承担。1.2.2适用性判别:适用性和符合性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等同。符合性是相对于质量技术标准来说的,具有比较的性质;而适用性是指适合用户要求而言的备注:两者是统一的,但也不尽然。人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完全合格的产品,用起来不一定好用,甚至完全不适用;反之,有的产品,检验指标虽不完全合格,但用起来却能使人满意。可能是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也可能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本身就不合理,或者有过剩质量。所以不合格品不一定等同于废品,它可以判为返修后再用,或者直接回用。这类判别称为适用性判别。MRB(MateriaIReviewBoard由于这类判别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要求,因此检验部门难于胜任,而应由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来审理决定。这类审理委员会在国外称为MRB(MateriaIReviewBoard),应由设计、工艺、质量、检验、计划、销售和用户代表共同组成,重要产品应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制度,比如我们常用的特采审批程序,就是采用MRB来完成这一审批过程的;1.3分类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可以有以下处理方法:1.3.1报废对于不能使用,如影响人身财产安全或经济上产生严重损失的不合格品,应予报废处理。1.3.2返工返工是一个程序,它可以完全消除不合格,并使质量特性完全符合要求,通常返工决定是相当简单的,检验人员就可以决定,而不必提交MRB审查。1.3.3返修返修与返工的区别在于返修不能完全消除不合格品,而只能减轻不合格品的程度,使不合格品尚能达到基本满足使用要求而被接收的目的。1.3.4原样使用原样使用也称为直接回用,就是不加返工和返修。直接交给用户。这种情况必须有严格的申请和审批制度,特别是要把情况告诉用户,得到用户的认可。2.不合格品的现场管理:2.1不合格品的标记。凡经检验为不合格品的产品、半成品或零部件,应当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别,分别涂以不同的颜色或做出特殊的标志。例如,我司的黄色“待处理”标签,红色“不合格”标签,兰色“特采”标签等办法,以示区别。2.2不合格品的隔离2.2.1对各种不合格品在涂上(或打上,贴上)标记后,应立即分区进行隔离存放,避免在生产中发生混乱。2.2.2废品在填写废品单后,应及时放于废品箱或废品库,严加保管和监视,任何人不准乱拿和错用。一旦发现动用废品,以假充真,检验人员有权制止、追查或上报。2.2.3隔离区的废品应及时清除和处理,在检验人员参与下及时送废品库,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处理消毁。3.对不合格品要严加管理和控制3.1.对己完工的产品,严格检查,严格把关,防止漏检和错检。3.2.对查出的不合格品,严加管理,及时处理,以防乱用和错用。3.3.对不合格的原因,应及时分析和查清,防止重复发生。四)质量检验的考核在质量检验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检验误差是很难避免的,甚至是经常发生的。据国外资料介绍,检验员对缺陷的漏检率有时可以高达15%一20%。目前许多企业对检验人员的检验误差,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缺乏“检验误差”的概念,迷信100%检验的可靠性。认为只要通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实际上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这里面还存在检验误差。1.检验误差及其分类:1.1技术性误差技术性误差,是指检验人员缺乏检验技能造成的误差。例如,未经培训的新上岗检验员,最容易发生这种误差。这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艺知识,检验技术不熟练,对检测工具或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掌握,或在视力上有生理缺陷(如近视、视力不足或色盲),也可能由于缺乏检验经验等原因所造成。1.2情绪性误差由于检验员马虎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备注:如检验人员思想不集中、心情紧张、家庭不和、有烦恼心事;或由于工资奖金等问题,思想闹情绪;或生产任务紧、时间急等原因引起情绪波动所造成的检验误差。1.3程序性误差由于生产不均衡、加班突击及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误差。如生产不均衡,月初松、月末紧,加班加点,精力疲累,加之待检产品过于集中,存放混乱,标志不清,或工艺、图纸有临时改变,而检验人员又不知道等原因造成的检验误差。1.4明知故犯误差由于检验人员动机不良造成的检验误差。如有意报复,迫于生产部门的压力,工检关系不和,或为了多拿奖金等原因所造成;少数情况下可能有意破坏。2.检验误差的指标及考核方法2.1检验误差的两个主要指标不论哪类原因造成的误差,均可概括为以下两类:2.1.1漏检,漏检就是有的不合格品没有被检查出来,当成了合格品,这当然使用户遭受损失。这里所指的用户是广义的,下道工序也可以认为是上道工序的用户。2.1.2错检,错检就是把合格品当成了不合格品,在检验员检查出来不合格品中还有的是合格品,这当然使生产者遭受损失。2.3测定和评价检验误差的方法2.3.1重复检查,由检验人员对自己检查过的产品再检查一到二次。查明合格品中有多少不合格品,及不合格品中有多少合格品。2.3.2复核检查,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人员或技术人员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