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试卷一、判断题(共10题)1、孙某因认为其妻李某真在火车车站被安检人员严格搜身,是车站安检人员对其有前科历史的歧视,在该车站大吵大闹,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最终致使车站安检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多人围观,但未造成严重损失。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孙某的行为属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2、举办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有关规定,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的,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对组织者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3、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4、王某在观看足球比赛过程中,因气愤裁判员的裁判,从观众席冲上场内,对裁判员辱骂并试图殴打,在工作人员及时制止下,未造成严重后果。对于王某的行为,公安机关可按照围攻大型活动工作人员进行治安处罚。(√)5、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6、殴打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不管被侵害人是否受伤,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行为。(√)7、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人没有发觉,即使被其他人发觉的,也是秘密窃取。(√)8、不知道他人是在赌博而提供条件的,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9、卖淫、嫖娼行为可以发生在异性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性之间。(√)10、在办理治安案件中,无论是依据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作出的处罚决定,只要有被侵害人,公安机关均有义务将处罚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二、单选题(共12题)1、《治安管理处罚法》未规定公安机关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是(C)。A、扰乱医院秩序B、扰乱机场秩序C、扰乱居委会办公秩序D、扰乱公共汽车上的秩序2、一球迷刘某在体育场观看中日足球对抗赛的过程中有如下行为:①展示了自制的对日本队带有侮辱性的标语;②不停的向场内投抛杂物,并且不听制止;③在场内燃放私带进场的爆竹;④因对裁判结果不满意而煽动周围球迷围攻裁判员。其中,哪些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扰乱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秩序的行为?(C)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3、旅馆业的工作人员的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不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A、对住宿的旅客不按规定登记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B、在旅游旺季大幅度抬高房价,谋取暴利C、明知住宿的旅客将危险物质带入旅馆,不予制止D、明知住宿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员或者被公安机关通缉的人员,不向公安机关报告4、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行为的处罚对象是(B)。A、积极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B、煽动、策划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组织者或者发起人C、所有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人员D、围观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不听公安机关劝阻离去的人员5、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询问不满(C)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A、12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6、使用伪造、变造的以下哪种物品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A)A、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B、车票、船票、航空客票C、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的入场券D、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印章7、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B)。A、以卖淫、嫖娼行为从重处罚B、以传播性病罪追究刑事责任C、劳动教养D、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收容教育8、某日,公安局对某旅馆进行检查,在执勤民警亮明身份、出示相关证件后,服务员于某悄悄用手机给正在二楼从事赌博活动的行为人报信,妨害了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致使民警查处赌博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对于某的行为,下列(B)定性是正确的?A、扰乱单位秩序B、为赌博人员通风报信C、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D、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9、公安机关对管制刀具已取消特种行业许可审批。某日,甲某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在中山公园门口销售管制刀具,被巡逻民警查获。以下对甲某的处理,(C)是正确的。A、以非法销售管制刀具予以处罚B、立即取缔C、以非法携带管制器具予以处罚D、移送工商部门处理10、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反行为?(B)A、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B、因操作疏忽大意或者技术不熟练致使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应用程序遭受破坏C、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D、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1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其中阻碍(B)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A、国家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B、人民警察C、消防人员D、急救人员12、张某到某手机商店,以购买手机为名,骗营业员拿出一只波导手机(价格498元),乘营业员转身干其他事情,悄悄拿了这只手机欲逃离现场,被营业员发现抓获。对张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B)。A、诈骗B、盗窃C、抢夺D、侵占三、案例分析题1、白某在乡里经营一个名为“梦兰美发室”的理发店,还招有两个徒弟。理发店仅有一间房,且用玻璃柜隔出部分空间作居住使用,该房有前后两道门。2005年9月6日22时许,泸县公安局接到该店有卖淫嫖娼嫌疑的举报电话后,即指令当地派出所出警检查,派出所指派两名民警前往检查。民警在敲该店后门未开的情况下破门进入室内,发现白某与一自称薛某的男子已上床就寝,当即表明执法身份和检查卖淫嫖娼嫌疑事项。白某和薛某声明系合法夫妻,民警要求其出示夫妻证明,薛、白二人则拒绝出示并打电话叫来邻居和亲朋予以证实,因此而聚集了众多群众围观。民警在群众证明薛、白二人系夫妻后欲离开现场,却遭到围观者阻止,直至派出所领导到场当众向薛、白二人赔礼道歉,表示负责修补损坏的门琐后,检查民警才得以撤离。次日,县公安局在薛、白二人要求查处举报人时制作了询问笔录和检查笔录,并进行相应的调查取证。此事件,经市电视台以“合法夫妻被抓现场”为题作了报道后,薛、白二人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泸县公安局的检查行为违法。[答题要点]被告作为治安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违反治安行政管理秩序的嫌疑场所实施检查。但是,被告在本案中实施现场检查的民警仅亮明了执法身份而未出示《检查证》,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简称《规定》)第六十七条一款“为了收集违法行为证据、查获违法嫌疑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对可能隐藏违法嫌疑人或者证据的场所进行检查。检查时,须持有检查手续,并表明执法身份”的规定,而且原告经营的“梦兰美发室”系营业和居住共用的场所,在非营业时间,该场所属于原告的居住用房,公安机关对其进行治安行政检查,不应参照适用《规定》第六十七条二款“因情况紧急,对单位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办案人员可以凭执法身份证件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立即补办检查手续”的规定,因而被告实施的检查不具有合法性。2、2016年8月17日16时许,原告刘某因故与第三人杨某发生纠纷,同年9月28日,被告公安局对第三人杨某作出轻微伤的伤情检验鉴定并将该鉴定送达给第三人。9月30日被告公安局作出延长三十日办案期限的决定。2017年3月8日,被告公安局对原告刘某作出:“刘某自述2016年8月17日背部外伤,现检验仅见左背部下方一处表皮剥脱落,此种情况,应结合案情调查,确定是否该日受伤所致,其损伤程度构成轻微伤”的伤情检验鉴定。2016年8月17日,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接警后,于第二天受理该案,经过调查取证后,因案件事实不清,后原告和第三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诉至法院,被告于2016年12月6日向法院出具“因证人不作证,案件事实不清,故我局对此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让双方就民事争议到莒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证明。2018年3月4日原告向被告提供了新的证据,被告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经过调查取证后,于2018年3月21日告知原告刘某拟对其作出处罚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并告知其陈述权和申辩权。原告刘某对适用法律提出异议,但未提出新的证据,后被告又进行了调查。2018年4月3日被告公安局对原告刘某作出罚款三百元的处罚并向其宣布。【答案要点】被告在原告和第三人民事赔偿纠纷中提供的关于“因证人不作证,案件事实不清,故我局对此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让双方就民事争议到莒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证明,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该证明内容不属于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结案或终止调查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公安机关办案期限最长六十日的规定是公安机关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的体现,该规定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依法及时打击违法行为,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治安管理职权,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因客观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公安机关不能因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就不再调查取证和作出处理决定。客观原因是指不可归责于公安机关的原因,如非因公安机关工作懈怠、工作过失、自然灾害等原因,如果机械的以超出办案期限六十日的规定而否认行政处罚行为的合法性,则可能导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违法行为受到纵容,这违反了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与立法目的相违背。本案中公安机关积极作为,及时依法调查取证后,对原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因原告存在隐匿证据的行为,故办理该案的期间不应受六十日期限的约束,被告对原告刘某作出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3、纺织女工林某因与工友袁某发生口角而怀恨在心,回家后将此事用手势告之了聋哑的丈夫许某,并要丈夫教训袁某为自己出气。因丈夫不认识袁某,自己又不好出面,林某又要与其共同生活的13岁的小姑许某某一同前去,指认袁某并做帮手。次日晚,许某及其妹许某某拦下晚归的袁某,对其拳打脚踢。经医疗诊断,袁某身上多处受伤,伤势轻微。袁某报案后,A区公安分局派民警肖某负责此案。但袁某以肖某系林某的同学,两人交往甚密为由,申请肖某回避。问:(1)肖某是否应当回避?为什么?其是否回避由谁来决定?(2)对于林某、许某、许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袁某要求肖某回避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肖某应当回避。肖某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林某的同学,且两人交往甚密,如果由肖某办理此案很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回避情形。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本案,肖某系A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其是否回避应由A区公安分局作出决定。(2)林某作为教唆策划者,虽然未直接实施伤人行为,但其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应按照其教唆的行为处罚,即以殴打他人,根据该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罚。此外,根据该法第二十条第(二)项的规定,对教唆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从重处罚。许某是这起案件的主要实施者,且作为其未成年妹妹许某某的临时监护人,对妻子林某对许某某实施教唆行为不仅不加阻拦,而且带领许某某共同实施违法行为,理应以殴打他人受到较重处罚,但由于许某是聋哑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许某某在事发时未满14周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对许某某应当说服教育,不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