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第2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缺陷和事故采用分析+讨论的教学方法最后成绩由平时成绩+事故案例讲解和讨论成绩+事故案例综述合成分16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搜集资料做一组PPT(大于等于6张),并结合PPT进行讲解:1、工程概况2、事故图片展示3、事故要点及原因分析4、事故处理方法(或补救措施、加固方法)5、经验总结(或吸取的教训、或学习体会)其他同学可以就事故案例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并进行讨论。造成质量缺陷事故的原因违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失误或地基处理失误设计问题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自然条件影响建筑物使用不当第二章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缺陷和事故一、材料选配不当形成的缺陷和裂缝二、施工违反操作规程形成的缺陷和裂缝三、构件受力、变形形成的裂缝四、环境因素造成的缺陷和裂缝常见的形成混凝土工程缺陷的四类成因:§2.1引言课堂教学上尽可能保证系统性第二章引言混凝土材料引起的缺陷和事故要点模板工程质量控制要点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工程实例分析混凝土工程特点材料因素一、混凝土基础1、混凝土材料的组成:水泥、石子、砂2、水泥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组成:4种氧化物(CaO、SiO2、Al2O3、Fe2O3)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上述氧化物生成的4种矿物C3S、C2S、C3A和C4AF(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一定量的石膏天然岩矿或人工废渣3、影响水泥水化凝结的因素①、根据配合比计算和试验得到的加水量。②、石膏(减缓铝酸三钙的水化速度)。③、环境的温湿度。④、混合材料(改善水泥性能、降低水泥成本、减少水化热等)。⑤、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速凝剂或缓凝剂4、水泥水化产生的水泥石的成分:(水化硅酸钙、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水化硫铝酸钙等),其他有害成分。见表2.2材料因素二、钢筋基础对于钢筋,我们应关注其四大性能:强度和塑性,冷弯性能和焊接性能。强度通常指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和抗拉极限强度,以及它们的比值-屈强比(延性),屈强比宜控制在0.60~0.75之间。塑性通常指钢筋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冷弯性能指钢筋在常温下能承受弯曲的程度。焊接性能主要指焊接后接头牢固、硬脆倾向小,仍能保持与原有钢筋相近的性质。材料因素三、混凝土构件中裂缝的一般概念钢筋混凝土构件都是带裂缝工作的。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就有微裂缝存在,混凝土中的微裂缝肉眼不可见,其宽度小于0.05mm,且分布极不规则,也不贯通,只有微裂缝的混凝土是可以承受拉力的。微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漏、防腐蚀等使用功能没有危害性。只有微裂缝的混凝土,也称“无裂缝混凝土”。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2.2§2.3§2.4一、与水泥有关的因素:1、水泥过期(水泥过期会导致水泥水化硬化,水泥强度降低)水泥的允许储存期为出厂后三个月。水泥在储存三个月后按过期水泥使用,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强度。常规情况下,三个月后,水泥强度将降低10%~20%;六个月后,水泥强度将降低15%~30%。2、水泥受潮注意水泥的储存,仓库存放包装水泥,应垫起离地300mm,离墙300mm;临时露天暂时存放,更应采取防雨篷布盖严、底部垫高等防潮措施。受潮水泥严格按表2.22处理和使用。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3、水泥中含有害物质(CaO、MgO、SO3等)水泥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水泥物理试验报告,现场应对其品种、标号、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查验收。水泥是否合格除强度指标外,还必须看其体积安定性、细度、凝结时间等三项指标。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采用压蒸法进行试验。4、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掺合料或拌合水中的可溶性碱溶于混凝土孔隙液中,与骨料中能与碱反应的活性成分(如SiO2)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逐渐发生反应,生成含碱的凝胶体,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而开裂。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4、碱-骨料反应处理原则:控制水泥含碱量,使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当其骨料无碱活性时,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不得超过6kg/M3.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膨胀裂缝与收缩裂缝的区别表2.255、水泥用量少、重量不足。有些水泥包装标明为50kg,而实际重量不足,只有48kg。施工拌制过程中的计量误差,造成水泥用量不足,混凝土强度降低。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6、水泥水化热混凝土的水化热是由水泥水化作用产生的,大部分水化热在水泥凝结硬化的1~3d内放出。水化热的大小和放热速度首先取决于水泥的矿物组成,其次也与水泥的细度、加水量、养护温度有关。处理原则: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温度高,凝结加快,施工时必需的处理时间也应相应缩短,容易产生接茬不良,而且冷却时体积变化也大,使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开裂。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选择室外温度较低时进行浇筑;②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掺加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选择合适的砂石级配,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③浇筑后的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降温和控温措施,使内外温差不宜超过25oC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6、水泥水化热处理原则:④浇筑方案按体积大小选用三种方式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二、与骨料有关的因素:1、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掺合料或拌合水中的可溶性碱溶于混凝土孔隙液中,与骨料中能与碱反应的活性成分(如SiO2)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逐渐发生反应,生成含碱的凝胶体,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而开裂。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1、碱-骨料反应处理原则:①对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骨料进行碱活性检验。②碱活性检验岩相分析检验(可由地质部门提供)骨料中含SiO2时,采用化学分析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检验若骨料判断为有潜在破坏性膨胀,应遵守以下规则: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掺用掺合料,使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应进行专门试验。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1、碱-骨料反应处理原则:③对一般混凝土工程,当其骨料有碱活性但并不高时,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当其骨料无碱活性时,混凝土中总含碱量不得超过6kg/M3.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膨胀裂缝与收缩裂缝的区别表2.252、骨料中含有害物质骨料(砂、石子)占混凝土体积的70%以上,一般认为骨料中的有害杂质有以下几种:①含泥量;②有机质含量;③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④生石灰和其他轻物质含量;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2、骨料中含有害物质处理原则:①使用前,进行粗、细骨料的现场取样检验;②关于杂质含量的检验标准,见表2.26;③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应按不合格品处理;④严禁在曾堆放过生石灰的场地上堆放拌制混凝土用的粗、细骨料。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一)三、与外加剂有关的因素:1、碱-骨料反应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应进行专门试验。2、用含氯盐类的外加剂拌制混凝土(氯化物含量控制)钢筋锈蚀后体积膨胀,涨裂混凝土。钢筋锈蚀后截面减小,造成混凝土内空鼓。3、外加剂质量不合格4、施工人员对外加剂的各项技术指标不明确,不清楚其作用,又不做实配试验。5、计量不准确,或仅凭个人经验,主观臆断。四、与水有关的因素:拌制混凝土的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宜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2.2§2.3§2.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为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一、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的支模架,需进行专家论证。支模架图片展示支模架图片展示梁模板加固图片展示支模架坍塌事故图片展示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1、模板支撑下沉或局部失稳,造成已浇筑成型的构件产生相应部位的裂缝。①原因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施工班组、操作技工不熟悉施工方法,盲目蛮干。②预防措施首先模板的支架应进行设计和计算;施工前,应将支模基土夯实填平,设置垫层和垫块。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2、支架系统失稳,造成在施工楼层整体坍塌。①原因分析支模前未进行设计,无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模板上的荷载在支架截面产生的应力超过支架截面能承受的极限应力值,发生变形失稳②预防措施按规范进行设计,并确保支架稳固、可靠不变形。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3、胀模,造成浇捣过程中模板鼓出、偏移、爆裂甚至坍塌。①原因分析模板侧向支撑刚度不够,模板太薄弱强度不足。②预防措施加强模板的侧向刚度(模板厚度、夹条、斜撑)。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4、木模板受潮膨胀上拱,使混凝土板面产生裂缝。①原因分析模板受潮膨胀上拱。②预防措施避免采用过分干燥的木材做模板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5、已凝结硬化的混凝土,因模板振动影响,产生裂缝。①原因分析在尚未建立足够的强度前,受到震动。②预防措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此类情况,特别是施工通道附近的混凝土,尤其应该注意支架的稳定性,消除通道震动对其上部混凝土凝结硬化的影响。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6、过早拆模,造成构件裂缝。①原因分析在混凝土尚未建立足够的强度前,过早拆模,构件对于实际施加在其上的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各种受力裂缝。②预防措施按照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见表2.5执行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7、模板尺寸偏差。①原因分析ⅰ看错图纸ⅱ对细部关键部位管理不到位,不按规范允许偏差值检查支模情况ⅲ其他原因(模板受意外碰撞或变形)②预防措施支模前应认真检查旧模板,支模时应把构件尺寸偏差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浇筑前,多检查垂直度、中心线、标高等各部位尺寸。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二)8、预留孔洞、预埋件变位。①原因分析对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不够重视,质量检查不细致②预防措施在施工前绘制孔洞、预埋件安装位置图,在浇筑前固定在模板上。在施工中,实行专人负责,专人检查,确保预留孔洞、预埋件偏差值满足验算规范要求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三)§2.2§2.3§2.4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为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和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二、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钢筋施工作业图片展示(1)钢筋施工作业图片展示(2)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三)1、钢筋材料品质不良①原因分析施工单位管理不严格,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进场钢筋无质量证明书,甚至采用地下作坊炼制的地条钢。②预防措施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资料检查和现场复验。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三)2、钢筋加工制作差错受力钢筋的规格、级别用错;钢筋下料长度错误、锚固长度不足等。①原因分析施工单位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检验制度。②预防措施施工现场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查制度;钢筋加工允许偏差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专人负责,并做好钢筋的隐蔽工程记录。常见混凝土缺陷形成的原因(三)3、纵向钢筋安装偏差、错位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出错,最常见的是梁、板上部的受力钢筋下移。①原因分析钢筋安装工人不懂结构知识,没有按设计图纸施工;钢筋安装固定措施不力,或浇捣混凝土工艺不当,使钢筋移位;施工管理不规范,缺乏技术管理和质量检验制度。②预防措施施工现场建立健全的质量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