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每天练一练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3.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3.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通过回忆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内容,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白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当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的道理。2.词句段运用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通过朗读和体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来确定的,训练学生通过一种情感体验来仿写句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3.日积月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把中国古代年龄的称谓区分识记,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每天练一练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推测思维过程1.谈话导入。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田忌赛马》时,孙膑想到了什么样的计策2.小组交流讨论:推测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学生自由推测)3.全班交流汇报。小组选代表上台推测孙膑当时的思维过程。(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交流平台”第2自然段)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4.在课文《跳水》中,当船长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随时有可能摔下来没命时,船长想到了什么办法使儿子脱离危险?(船长用枪逼迫儿子跳水,使儿子得救)5.小组交流讨论:推测船长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推测)6.全班交流汇报。小组选代表上台说出船长当时的思维过程。(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交流平台”第3自然段)7.教师小结: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总结出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的思维方法。板块二古今对比,发现意思异同1.对于我们来说,文言文的意思很难理解。读一读,注意加点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吾盾之坚.坚.固弗能应.应.答道.旁李道.路溺而不返.返.回冀复.得兔重复.守.株待兔守.候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加点字的意思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每天练一练4.教师小结:有一些古今意思相同的字,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字的现代文意思推测出它的文言文意思。【设计意图】通过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对比,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字义相同,从而总结出有些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相同。板块三体验情感,学会表达方法1.有的时间很短,我们却感觉很长;有的时间很长,我们却感觉很短。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类似的体验。课件出示: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四十秒钟,明明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明明时间很长,为什么作者说一转眼就过去了?(学生自由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4.教师小结:有时为了情感的需要,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时间明明很短却觉得很长,时间明明很长却觉得很短,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指名学生说)5.有的时候时间短,却让我们感觉时间太长;有的时候时间很长,却让我们感觉时间很短。选择其中一种体验写一写。(学生自由写)6.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写的句子,相互提出修改建议。(评选出小组里写得最好的)7.全班交流汇报。(小组代表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写的句子)8.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或表达的需要来确定的,我们要学习作者这样的表达方法,在时间的描写中融入人物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体验,感受到时间的长短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来确定的,训练学生通过一种情感体验仿写句子。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每天练一练第2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2.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过程板块一阅读材料,掌握修改方法1.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自由朗读课本上面的材料《一幅画像》,这段片段节选自叶圣陶先生为一位中学生修改的作文。(学生自由读修改的作文)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对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有什么感受?(小组自由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由交流)4.教师小结:我们以后修改习作要学习叶圣陶先生用字的准确性,把长句改成短句,删除多余的词使句子干净规范等方法,认真地把我们的习作修改好。【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让学生根据文中具体的语句说一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这篇作文的,使学生自己总结出修改作文的方法。板块二了解古代年岁的别称,养成积累的好习惯1.熟读“日积月累”,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课前预习资料。课件出示: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20岁:弱冠之年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岁:知天命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稀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期颐之年2.读正确,正音:耄耋(màodié)、笄(jī)。3.读明白: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1)学生交流。(2)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每天练一练(3)学生质疑,教师解疑。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豆蔻,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及笄之年:古时女子年满15岁时,就将头发束起来并插上簪(zān)子。后引申为到了结婚的年龄。弱冠之年:行冠礼,是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年满20岁的男子在宗庙里加冠,以示成年。而立之年:孔子说“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不惑,是“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人到中年,对世间百态和周遭是非能洞悉明察,融会贯通,一切恰到好处。知天命之年:50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苛求结果,简而言之,就是对得失的淡然。花甲之年:60岁,是一个平静的年龄,所以看什么都习惯了,听什么都可以一笑而过,想做什么也不大在乎别人的眼光了。古稀之年:古人一般到70岁时辞官家居,后来人们就用“古稀”或“稀年”作为70岁的代称。耄耋之年:80-90岁老年人的泛称。期颐之年:100岁称“期颐”。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4.练习巩固。(1)同桌之间你考我答。(2)师生互相考一考。5.熟读成诵:(1)男女生读。(2)小组对读。(3)练习背一背。6.总结: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收集整理更多有关古人年龄称谓的词语。【设计意图】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这是在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通过讲解、举例、抢答等形式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以便于课后的背诵记忆。板块三单元总结,学习思维方法1.学了这个单元,大家有什么收获?(学习了这个单元,使我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办法去解决。我还学会了根据情境编故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十九十九的努力每天练一练2.教师总结: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课文《自相矛盾》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不能自我矛盾,做到三思而后行。课文《田忌赛马》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有了缜密的思维后再来解决问题,先谋后做,谋略在先才能事半功倍;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要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课文《跳水》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思考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这些故事都说明了一个人善于思考的重要性,遇到任何问题,要通过思考想出恰当的办法去解决。因此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畅谈本单元的学习收获,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善于思考的重要性。▶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授之以渔,发展思维。语文园地是结合本单元“思维火花”的专题学习内容,主要总结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思维方法。回顾课文内容,推测人物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2.合作学习,积累语言。让学生在互学、背诵、交流、展示中,体现出合作的学习之路,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有些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相同,训练学生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一幅画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修改作文的方法。3.课外延伸,拓展空间。了解古人的年龄称谓是古文阅读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我们除了要在课内积累,还需在课外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单元总结,使学生懂得相互学习经验,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成长。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