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元素符号的发展历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述化学元素符号的发展历史摘要到2007年为止,总共有118种元素被发现,其中94种是存在于地球上,其余的26种元素则是由人类自己合成或分裂的。可是这么多的元素,原先却没有统一的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为了给各国化学家提供一个每种语言用起来都无需改变的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系统,1813年,瑞典化学大师贝采里乌斯(J.Berzelius,1779~1848年)在《哲学年鉴》上第一次发表了他的化学符号,它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和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及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一个或一组字母。这套符号通用以后,就成为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在现代化学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元素符号是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漫长岁月的演化,才成了今天这种形式。关键词化学元素符号发展正文我们从初三开始接触化学,就要接触元素符号,因此大多数人对它并不陌生。但除去化学史学家外,了解其发展演变过程的人并不多。现在所用的字母式元素符号也叫化学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化学语言,诞生于18世纪初,已180多年。元素符号发展的第1个阶段便是应用化学的起源与化学符号的产生。化学符号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埃及。古埃及是化学最早的发源地之一,现代西方语言中“化学”一词就来源于古埃及的国名“chēmia”。早在公元前3400年(第一王朝)之前,埃及就会冶金了。从其遗物中发现,古埃及人很擅长加工金属。最早利用的是金,其次知道的是铜。在前王朝(前3400年)时期,埃及人也知道了铁、银和铅等金属。埃及人制造玻璃、釉陶和其他材料的工艺也日益完善,后来还发展了天然染料的提取技术。随着文字的产生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将一些化学配方和工艺记录下来,以备查阅和传之后代。但因年代久远,记录材料落后,古埃及时所用的化学符号是什么样子,现在很难知道了。现存最早的化学书籍是在埃及亚力山大发现的古希腊文著作,其中就有许多希腊文字典中根本查不出的技术符号与术语。古希腊文明是在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比伦人的化学工艺虽不及埃及发达,但其天文学非常发达。各种古代知识在希腊的汇合,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哲学,也产生了最早的化学著作。化学符号的产生使得记录化学配方与工艺有了简捷的方法,使得许多资料得以保存和传播,从而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来自巴比伦的神秘主义、埃及的工艺学和希腊哲学这三大截然不同潮流的最终汇合,导致亚力山大炼金术的诞生,从而开始了炼金术时期。炼金术的另一个更早的发源地是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产生了炼丹术,以炼制长生不老丹为目的;西方炼金术的主要目的则是将贱金属转变为贵金属。在炼金实践中他们搞出了一整套技术名词,使得不仅有了记录所用物品的简捷方法,还能对公众保密,终于形成了一套庞杂的名称符号体系。后来随着神秘主义倾向的增长,又加上大量哲学臆测,终于把流传至今的炼金术情况弄得愈加模糊混乱。不过经常有一些炼金家热衷于实验科学,发展下去终于使它变成了化学。在长达15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新物质和新的化学反应,发明了一些新设备,为近代化学作了方法与素材上的准备。元素符号发展的第2个时期即原子、元素与元素符号也随之到来。首先是原子论的提出与道尔顿的化学符号。18世纪末叶由拉瓦锡(1743~1794年)开创的化学革命,确立了以燃烧的氧学说为中心的近代化学体系,从而第一次使化学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但他所用的物质仍一直沿用着与实际成分毫不相干的炼金术符号,学生只有靠死记硬背才能掌握住他所接触的物质名称,而新发现的物质正不断增多,落后的术语与符号体系已日益成为化学发展的阻碍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戴莫维(DeMorveau,1737~1816年)与拉瓦锡等人于1787年发表了《化学命名法》,规定每种物质须有一固定名称,单质名称应反映它们的特征,化合物的名称应反映其组成,从而为单质和化合物的科学命名奠定了基础。1783年,贝格曼1735~1784年)首先提出用符号表示化学式。1803年,道尔顿(1766~1844年)提出了化学原子论,还设计了一整套符号表示他的理论,用一些圆圈再加上各种线、点和字母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用不同的原子组合起来表示化学式,从此化学符号的演变就一直与原子论的发展紧密相连。由于道尔顿的圆圈形化学符号具有鲜明简单的图案,又与设想的球形原子形状相似,并可用图形表示化合物中原子的排列,因此很易为人们所接受,从此沿用了2000年的炼金术符号终于退出了化学舞台,如今只有在化学史教科书中才能见到了。其次是化学原子论的确立与贝采里乌斯的化学符号。贝采里乌斯在短短几年内测定了所有已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几乎所有已知化合物的组成,精度之高可说是前无古人,从而为原子论的确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对原子论发展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字母式化学符号的提出,这是化学符号演变过程中一次彻底的革命性变化,从此解除了图形式符号对人们的困扰。贝采里乌斯这套符号具有简单、系统、逻辑性强等优点。由于用通用的拉丁字母作符号,每个符号最多两个字母,非常容易认记;统一使用字母,使整套符号系统一致;符号是由其名称而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能表示确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方便性,因此很快译成多种语言,成为现代化学语言的基础。贝采里乌斯的化学符号极大地推动了并将继续推动现代化学的发展。最后是元素符号与化学方程式的采用。贝采里乌斯的字母式化学符号,使人们有可能用最简便科学的方式形象地表述各种化学反应。但贝采里乌斯本人最初并没有利用字母符号来写化学反应式,19世纪初年的教科书也根本没用化学符号。由于当时化学家们对原子、分子、当量等概念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分歧,存在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系统,特别是无机与有机化学中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所以化学符号虽逐渐被使用,但不尽同一。1860年在德国卡尔思鲁厄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化学家会议,但仍没能对一些基本问题取得统一。会后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发送的小册子中系统论证了原子--分子论和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从而决定性地证明“事实上,只有一门化学科学和一套相对原子质量。”随即这一学说得到了化学界的普遍承认,直接导致了元素周期律和化学结构理论的诞生。从此化学符号的写法与化学方程式的使用逐渐走向统一,为各国化学家普遍采用,成为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学的发展。化学符号的演变、完善、普及过程,充分反映了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化学的进步。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