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英雄摇篮海工大作者:刘薇周江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5年第07期在海军工程大学的教学主楼上,12个红色的大字非常醒目——爱海军、爱海工、爱专业、爱岗位。从教学主楼从南走到北,共有4座雕像。最南端的雕像是“衡阳抢险英雄群体”。1999年7月,该校13名毕业学员乘火车报到途中遭遇列车脱轨,他们自发投入现场抢险,年仅21岁的学员刘晓松壮烈牺牲。紧挨着的,是一名面色凝重的军官的雕像。他是曾创造出海军潜水史上诸多奇迹、被誉为“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的张达伍。接下来,是屹立在“熊熊火海”中的3人雕像,他们分别是平宝荣、易建平和李宜春。在扑灭山火转移群众的过程中,3人壮烈牺牲。最北端的雕塑群像,是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荣誉称号的潜水分队。这些英模雕塑,已经成为海工大的一道不可磨灭的风景。他们,是历届海工大学子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是官兵们景仰的英雄,也是海工大的骄傲。海工大培养的生长干部和硕博士研究生,占据海军人才培养总数的半壁江山。新生入学,队干部会讲述雕像背后承载的责任和荣耀;毕业生离校,会在雕塑群下举行毕业签名仪式,面对军旗许下铮铮誓言。这种庄严的仪式教育,带给官兵的不仅仅是内心一时的感动和震撼,更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愿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种子。海工大将优秀典型作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珍贵教材,注重挖掘和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在校园广播、电视、《海工大报》、扬帆政工网、LED屏等“五大媒体”,开设专栏专版和专题网站,编印《英模故事集》《优秀毕业学员风采录》等书刊,摄制《青春的航迹》《跨世纪的答卷》等电视专题片,大力宣扬英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全校上下“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做英雄传人”蔚然成风。该校还注重将英模文化融入各种文艺节目中,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影响教育官兵。小品《紧急下潜》讲述了抗洪抢险英雄群体的优秀事迹;舞蹈《走向深蓝》反映了海军波澜壮阔的建设画卷;情景剧《延伸的海魂》还原了衡阳抢险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画面,自1999年11月首演至今,该剧已成功上演20多场,成为官兵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通过这些作品,英雄梦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扎根在官兵心中,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这些种子会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与此同时,海工大将红色基因注入青年官兵的灵魂,坚定官兵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点燃官兵建功海疆的强军梦想。新一代革命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新形势下军校博士应该是什么样子?自己像不像样子?怎样做才能立起“军校博士”的样子”?对照“四有”标准,我们现在缺什么?树立“四有”标准,我们应该怎么做?——5月中旬,海工大研究生七队组织了一场“新一代军校博士样子”交流讨论会,毛欣等6名学员连珠炮式地抛出了一个接一个的“拷问”,引发了龙源期刊网该队每一位博士研究生的深思,他们在广泛参与、交流交锋、相互启迪中,找问题、列清单、知不足、明方向。6月2日以来,官东和战友们的事迹迅速成为学校正在开展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活动的生动教材,“英雄的壮举令人感动,身为军人必须努力锻造过硬本领,在日常学习训练中高标准严要求,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勇于担当、冲锋在前。”9队学员张啸天说。各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交织融合,形成了海工大独有的励志文化,为莘莘学子提供坚定信念、升腾理想的心灵沃土,成为他们扎根一线、建功海疆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海工大先后获评“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全军教学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一批批学员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下,从这里出发,奔赴祖国的万里海疆。责任编辑: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