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等专业使用)Ⅰ前言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地震、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和病死率已受到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急救人员的普遍重视。因此要求急诊医务人员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急诊诊治工作的需要。《急诊与灾难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二级学科,以创伤、感染、复苏、灾害医学、院前医疗急救、急性中毒、危重病诊治和研究、急诊常见症状的鉴别和救治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能正确急诊处理。对急诊病人能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及给予基本生命支持。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卓越医师)、临床医学(医学美容)、麻醉学专业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急诊与灾难医学》教学参考学时为20学时。四教材:《急诊与灾难医学》,沈洪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二版。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学习急诊与灾难医学(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的定义、特点及观念,急诊与急救的区别;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阶段;如何进行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教与学。二教学要求(一)掌握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的概念(二)掌握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和急诊病情的分类(三)熟悉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和观念(四)了解急诊教学的特点和方法三教学内容(一)急诊与灾难医学的概念与范畴1急诊医学是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早期判断、有效救治急危重症和创伤。2灾难医学是指因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包括对灾害的预见、预防和准备,灾害现场伤员的解救和医疗急救,重大灾害后卫生防疫。3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由院前急救、医院急救和ICU急救三部分组成,三者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4急诊病情的分类5类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者;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普通急诊患者;非急诊患者。(二)我国急诊医学发展阶段(三)急诊医学的目标以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为目标,实施及时、快速、有效的诊治。(四)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有:危重复杂性、时限急迫性、病机可逆性、综合相关性、处置简捷性。第十章急性中毒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毒的定义及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掌握急性有机磷杀虫药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特效解毒剂应用原则;熟悉阿托品化及部分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了解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二教学要求1掌握中毒的定义及急性中毒的治疗原则;2掌握急性有机磷杀虫药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特效解毒剂应用原则;3熟悉部分中毒的特效解毒剂及阿托品化;4了解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三教学内容1概述:毒物、中毒、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的定义;2毒物的分类和毒性;3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4中毒机制、中毒原因;5中毒的临床特点: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6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7中毒的急诊处理原则;8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表现、特效解毒剂应用原则及阿托品化表现;9中毒预防;10小结。第十一章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认识常见环境及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二教学要求1掌握淹溺的定义、分类、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熟悉生命指征评估;了解淹溺现状;2掌握中暑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熟悉中暑的致病因素及易发因素、生命指征评估、诊断及鉴别诊断;3掌握冻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熟悉冻伤的分度;4掌握烧烫伤的面积、分度、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熟悉生命指征评估、诊断;5掌握电击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6掌握蛇毒的分类、蛇咬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熟悉生命指征评估、诊断及鉴别诊断;三教学内容1淹溺的定义、分类2淹溺的临床特点、生命指征评估3淹溺的急救处理;4中暑的定义、中暑的致病因素及易发因素5中暑的生命指征评估、诊断及鉴别诊断6中暑的临床表现7中暑的急救处理8冻伤的定义、分类及分度9冻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10烫伤的定义、分类及分度11烫伤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12电击伤的定义13电击伤的临床特点及急救处理14蛇毒的分类15毒蛇咬伤的临床表现16毒蛇咬伤及急救处理第十三章休克第一节概述一教学目的学习休克系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学会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休克的分类(二)掌握休克的临床特点(三)掌握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三教学内容(一)休克恶化是一个从组织灌注不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至衰竭的病理过程。(二)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去除原因、诱因、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恢复正常代谢第二节各类休克的特点及救治一教学目的学习按病因分类的各类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二)掌握低心源性性休克的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三)了解神经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急救处理三教学内容(一)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最重要的是补充血容量(二)各种类型的休克其急救处理各有其特点第十六章心肺脑复苏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掌握心肺脑复苏及心脏骤停的概念,学会快速判断心脏骤停,能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熟悉小儿基本生命支持的方法、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常用复苏药物及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和终止抢救的标准。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脑复苏的内容。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心肺脑复苏及心脏骤停的概念、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二)掌握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方法;(三)熟悉小儿基本生命支持的方法;(四)熟悉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常用复苏药物;(五)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脑复苏的内容;(六)熟悉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和终止抢救的标准;三教学内容(一)心肺脑复苏的概念;(二)心脏骤停的概念、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三)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及方法;;(四)小儿基本生命支持的方法;(五)高级生命支持的内容、常用的复苏药物;(六)脑复苏;(七)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和终止抢救的标准。第十七章创伤急救一教学目的认识创伤在急诊医学中的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学习创伤急救体系组成及其特点,创伤的院前评分与分拣方法,创伤基本生命支持的内容,以及多发伤、复合伤、挤压伤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救治原则。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创伤、多发伤、复合伤、挤压伤的定义。(二)掌握批量伤员的分拣。(三)掌握多发伤、复合伤、挤压伤的定义与救治原则。(四)熟悉创伤生基本命支持五项内容的具体操作方法,多发伤、复合伤、挤压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五)了解创伤急救体系组成。三教学内容(一)创伤的定义创伤急救体系组成及其特点(二)创伤的院前急救:1创伤的院前评分与分拣方法2创伤基本生命支持(三)特殊创伤急救:1多发伤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救治原则。2复合伤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救治原则。3挤压伤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救治原则。第十八章急危重症监护一教学目的掌握急危重症监护:循环系统功能监护(AP、CVP、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胸腔内血容量(ITBVI)和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机械通气时的收缩压变异(SPV)、脉压变异(PPV)和每搏输出量变异(SVV))、呼吸系统监护(血气分析、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测定、肺功能监测)、危重病的营养监测与支持等有那些监护内容。学会合理运用各种监护应用于急危重患者。二教学要求(加粗、四号)(一)掌握循环系统功能监护、呼吸系统监护、危重病的营养监测与支持(二)熟悉脑、肾、肝、胃肠、凝血功能监测(三)了解急危重症监护功能概述三教学内容(一)急危重症监护的概念与急诊重症监护单元(二)循环系统功能监护1动脉血压(AP)2中心静脉压(CVP)3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肺动脉压4ITBVI与GEDV5机械通气时的收缩压变异(SPV)、脉压变异(PPV)和每搏输出量变异(SVV)6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监护技术7超声心动图(三)呼吸功能监护(1)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2)血气分析(3)肺功能监测(四)脑功能监护(五)肾功能监护(六)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监护:肝、胃、凝血功能(七)危重症的营养监测与支持第十九章灾难医学总论一教学目的在学好临床医学同时,系统地掌握灾难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突发灾难事件与现场急救的医疗救护原则;掌握各种急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会和掌握危重症的判断和救治决策,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政策水平。二教学要求(一)了解灾难医学的范畴、灾难医学发展简史、我国灾难医学简史和现状。(二)掌握灾难及灾难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三)熟悉普及灾难救援知识的重要性和怎样普及救灾知识。(四)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灾难医学救援中的品德。(五)熟悉灾难伦理学的重要原则。(六)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点。(七)熟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报告及应急反应和现场处理原则。(八)熟悉灾难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机制和灾后传染病防治与卫生保障策略。三教学内容1灾难及灾难医学的概念、分类和范畴2灾难医学发展史和我国灾难医学简史和现状3灾难医学的教学特点4普及灾难救援知识的重要性和怎样普及救灾知识5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灾难医学救援中的品德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点7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报告及应急反应和现场处理原则8灾难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机制9灾后传染病防治与卫生保障策略第二十章灾难现场医学救援一教学目的认识灾难现场的医学救援时在现场、临时医疗等医院外环境中,针对各种灾难导致的人员伤害所实施的救援。学习现场救援,、现场分拣、分级救治和伤员转运等医学救援技术,以及救援人员的生存技能和自我防护和大宗尸体的处理和身份鉴定。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灾难现场救援基本技术。(二)掌握灾难现场医学救援中伤员分拣的目的和方法。(三)掌握分级救治的原则和方法。(四)熟悉转运的适应症、禁忌症和转运原则。(五)了解救援人员的生存技能和自我防护。(六)了解大宗尸体的处理与死者身份鉴定。三教学内容(一)灾难现场的医疗急救1灾难现场基本生命支持2灾难现场高级生命支持3内脏损伤的判断4灾难现场创伤急救技术支持(二)伤员的现场分拣:1现场分拣的目的2现场分拣的方法(三)伤员的分级救治:1分级救治原则2分级救治组织(四)伤员的转运:1院见转运的指征和原则2院见转运的方式和方法(五)救援人员的生存技能和现场防护1野外生存技能2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3救援现场的防护技能4继发性创伤应激的防治(六)大宗尸体的处理及患者身份鉴定1大宗尸体处理的原则2尸体搜寻和存放3尸体身份辨认和信息处理4尸体移交和长期存放第二十一章自然灾害的医学救援一教学目的自然灾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一系列事件。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危害各具特点,救治原则不同,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治非常重要。二教学要求(一)熟悉海啸、洪水、泥石流、风灾的危害特点及救援原则;(二)掌握地震危害特点及救援原则;(三)掌握地震的概念。三教学内容(一)地震危害特点1发生突然、防御难度大2破坏力强,伤亡惨重3次生灾害多复杂4地域性分布和周期性5地震预报困难救援原则1确立救护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