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校本培训材料1、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2、二如何开展和激励“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包括3个方面:(1)小组建立(重点)(2)小组成立之后必做的几件事。(3)我校特色的评价和考核规范。一、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思考)1、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的双重机遇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改变学习方式是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初中段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learntolearn)”成为摆在各学校面前办学的一项重要课题。2、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取向与小学、高中不同,在处于义务教育末端的初中阶段,最能实现这一选项的方式就是全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模式。科技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社会舞台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成为课堂教学必须遵守的法则,一切课堂活动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立论才真正有效,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就是目前课堂教学中首先采取的步骤。否则妄谈在45分钟之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领。二、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成员的培训,小组评价与激励等策略的研究。可以说,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1、小组建立(1)基本形式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遵循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以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2)操作方式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行政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各项事务。(那么如何产生这9名学生,可以通过竞聘产生,如:我们的班级管理的主体是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产生的办法,公布岗位,学生自主申报,公开竞聘,教师颁发聘书,聘期一学期)然后再根据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管理能力、性别、性格差异等将其余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使各组的综合实力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6名组员按照学业水平的高低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A层次的2个学生面对面坐,B、C层次的学生分别坐在A学生的两侧,这样既便于同一层次学生讨论,又便于A学生对B、C学生的助学。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男女比例要适当,而且每组都要有女生,为何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空间几何时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当然,这一点也视不同班级具体情况而定)交流: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凸显出来:把学生分成ABC三类层次,会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关键看你的评价,所以我们的评价也一定要分成,从效果上看:A层次的学生教会BC层次学生,不仅巩固了自己知识点,也加深了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当然BC层次学生提出的问题A层次学生也不一定全能解决,A层次学生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他们定会组织本组学生在一起讨论或求助于老师,这时他们又生成了自己新的知识,在组织能力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BC层次学生也因为参与了讨论、学习,掌握了知识点,同时BC层次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就会从原来的“沉默寡言”变为“侃侃而谈”,渐渐的就增强了自信心。2、小组成立之后必做的几件事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1)选出得力的行政组长和学科组长各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组的整体规划,采取申报制,选出学科组长(语数外史地生政等)、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尤其是C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可能有所欠缺,但不代表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差,可能他的体育、美术等艺术类特长就很好,就申请这方面的学习代表,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这样就能够做到生生都是科代表,值得注意事的是: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担任某个或者多个学科的组长或其它的管理、服务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语文、英语组长要带领早读,所以要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组织能力。(2)开展小组文化建设合作型学习小组成立以后,要着手建设小组文化,小组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响亮而积极向上的组名、醒目而富有含义的组徽、富有警示作用的组训、简洁而有针对性的组规、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明确而细致的职责分配,以及各小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开发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将小组文化制作成标志牌置于小组桌面,一方面展示各组的风采,另一方面也起到提醒作用。标志牌鼓励手工制作,体现个性。例如:组规的制定,那些平时作业不肯写,纪律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去制定组规,然后让大家去讨论,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说组规是你定的,你自己对照,这样对他们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3)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学生由传统课堂进入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小组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下面例举一些有效的做法:①学习规范的培训:在初一新生报到后即学习校本教材,《走进韩圩,融入高效》以及《高效课堂学习规范要求》,使所有的学生熟悉掌握高效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基本要求。比如:“三件宝”的使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重点和订正均使用红笔做上醒目的记号;将典型的错题整理在错题集中及时复习;将同一学科的导学案分别整理在各自的文件夹内。再比如合作和展示的要求——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全体起立、声音适中;展示的同学要自带组内的粉笔、教棍;展示的声音洪亮,肢体语言丰富,并用红笔画出关键词。②互助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训: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BC层次学生学习,让BC层次学生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BC层次学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也要让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高效课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自己的团队整体优秀了,自己才是优秀的。也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③组长的培训:首先要明确行政组长、学科组长和纪律组长各自的责任和作用,并且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各自的工作。比如,纪律组长着重要把握好几个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段:课间、没有教师在场的活动课、自习课、午间餐。又比如,学科组长在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时要重视检查书写和学习态度,忽视正确率;同时对于C层次的学生不要求完成难度过大的题目。又比如,语文、英语组长在早读之前,如果本组成员基本到齐,就应当组织朗读相关的内容。其次要定期召开组长会议,交流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共同寻求高效的管理方法。召开组长会议的时候,班主任要到场倾听,对于一些好的做法要适时地予以肯定、表扬和激励,同时对于一些疑惑要加以指导,发现典型,加以推广,也可以组织学科代表年级之间相互学习,让他们从体验式的培训中获得方法,提高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和荣耀,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④小组流动:解决了小组成员发展不均衡、一部分学生的不肯动的问题之后,小组的流动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大家在交流合作中,互相提高共同成长,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三、评价与激励1、小组的评价和激励是促进合作型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凝聚力、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关键在于对学生的评价作用的发挥。它能让学生渴望或乐意去再次学习。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评价一直都是以学生考试的成绩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种种表现的评价,这实际上是一种漠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公正的评价。久而久之,势必打消了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主动性,磨灭了他们的进去精神,使他们逐渐对学习丧失了热情。在传统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学生不愿意听,趴在哪儿睡觉,尤其是下午,现象更严重,而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部分问题。2、根据校情和学情的特点,制定一系列的评价和激励措施:(1)等级加分: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的往往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样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推行了等级加分的激励体制,即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展示的环节上得到的分值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A层次的学生每展示成功一次得到2分,B层次的学生则会得到4分,而C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得到6分,以此鼓励B、C层次的学生展示。为了得到更过的分数,A层次的学生往往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教会B、C层次的学生,这样一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就充分体现出其优越性了。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对于平时发言较少的同学,只要能开口,就是成功的;对于经常发言的同学,只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那就是了不起的……从多个角度地去对学生表示赞同或鼓励,让他们树立起更强地自信心和进取心。(2)进行汇总:在教室前方黑板右上方有小组评价表,分为预习、合作、展示、点评、反馈、合计六个部分,教师(或者学科助手)根据各组在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表现为其打分,每节课结束前对得分较高的小组适当地鼓励。班级自主管理委员,每天将各组每节课的得分汇总填写在评价表上,一周再汇总各组得分,得分前三名的小组获得本周星级小组称号,同时还表彰一些“五星”学生,并公示在班级荣誉栏中。“五星”、“星级小组”评价实施方案:我们在讲评价要分层,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种种表现的评价,因此我们结合高效课堂的学习过程制定了”五星”的评比。“五星”学生指的是勤奋之星、参与之星、点评之星、展示之星和希望之星,各“星”都有相应的评比标准。每周汇总——每周总得分前三名的小组获得本周星级小组称号;同时还根据各人在课堂上的表现,评选出每周的“五星”学生,公布在教室外面的墙壁上。月表彰——每个月获得星级小组次数最多的小组自动成为当月的星级小组;同时根据一个月的表现评选出五星学生。学校统一为他们照相,并在学校橱窗展出。而且每个月发证书。学期表彰——每学期末,还对整个学期的星级小组和“五星”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3)组内互评:学期结束前的评语是对学生一个学期的综合评价,为了做到客观公正,要求学生先是各人自评,写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再由行政组长组织全组成员对每个人的自评逐条讨论进行增减,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后形成最后的评语。当然,班主任事先要对组长进行培训,要求尽量发掘学生的优点,用第二人称形式,多鼓励性的语言。小组成员写出小组成员的优点和缺点,其它小组也可以评价,然后综合意见进行组合,因为学生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写出的评语也是最真实、真诚和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