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言语表达方言和普通话•来中国以前,我在大学里学过一年的汉语。可是当我高兴地来到北京后,却惊讶(jīngyà)地发现自己怎么也听不懂身边的北京人讲的话。即使(jíshǐ)是最简单的事情,比如问路和到饭馆儿点菜,也无法与人交流(jiāoliú)。慢慢地我发现,北京人讲话时都带有很多儿化音。当我告诉出租车司机我要去什么地方时,说了半天,他还是听不懂。最后,我找到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在讲话时多带儿化音。这样,出租车司机一下子就听懂了我的话。方言和普通话•当然了,后来,我也发现北京话根本不是只加上儿化音那么简单。现在,我在北京学习了一个多月了,却觉得北京话越来越(yuèláiyuè)难懂(nándǒng)。当然,北京话还是非常标准(biāozhǔn)的,非常接近中国的普通话(pǔtōnghuà)。•在中国,书面语(shūmiànyǔ)非常统一(tǒngyī),在不同的地方,汉字的意思都相同,但读音却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学习汉语的人都知道,汉语有很多种方言(fangyán),有些方言很难听懂。即使中国人去各地旅游,有时也很难和只讲方言的当地人进行交流。•去年,我回到美国后,发现自己还是听不懂在唐人街中餐馆(cānguǎn)里吃饭的人所讲的汉语,当时感到非常失望(shīwàng)。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讲的是中国南方的方言,大部分是广东话,这是中国第二大方言,广东、香港(xiānggǎng)和澳门(àomén)主要讲广东话。•中国的官方(guānfang)语言是普通话,从幼儿园(yòuéryuán)到大学,所有的学校都用普通话上课。现在,由于学校的教育(jiàoyù),还有电视广播(guǎngbō)的影响(yǐngxiǎng),大部分地方的人都会说普通话。•惊讶(jīngyà)它惊讶地发现主人带回了一条狗。•即使(jíshǐ):表示承认某种事实,暂让一步,在正句里常用也呼应,说出结论。(假设的让步)即使是最后一名,她也坚持跑完全程。•交流(jiāoliú):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作为子女,应该多与父母交流。•越来越(yuèláiyuè):(用来比较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或变化,是统一事物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的比较)风越来越大了。•标准(biāozhǔn):①衡量事物的准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他的普通话很标准。•口语(KǒUYǔ):日常生活中说的话•书面语(shūmiànyǔ):电视、报纸等常用到的语言,来自于口语。•统一(tǒngyī):1.部分合成整体•2.一致,没有分歧,没有差别。•失望(shīwàng):希望没有实现而不愉快他的成绩很差,爸爸对他很失望。•官方(guānfang):政府方面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教育(jiàoyù):教导启发,使人明白道理。父母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影响(yǐngxiǎng):以间接或直接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或事)的行为、思想等。她迟到了没有进教室,因为她怕影响老师上课。•惊讶(jīngyà)•即使(jíshǐ)•交流(jiāoliú)•越来越(yuèláiyuè)•难懂(nándǒng)•标准(biāozhǔn)•普通话(pǔtōnghuà)•书面语(shūmiànyǔ)•统一(tǒngyī)•方言(fangyán)•餐馆(cānguǎn)•失望(shīwàng)•香港(xiānggǎng)•澳门(àomén)•官方(guānfang)•幼儿园(yòuéryuán)•教育(jiàoyù)•广播(guǎngbō)•影响(yǐngxiǎng)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为了让出租车司机听懂我的话,我就在说话的时候多带儿化音。•()外国人很难听懂中国各地的方言,但这对中国人来说没问题。•()在美国唐人街里大部分的中国人说的是北京话。•()香港主要讲广东话。✘✔✔✘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教育幼儿园意思惊讶书面语言快普通话儿化音官方发音电视广播•1.北京人说话很(),而且带有很多()。•2.中国人的()很统一,在不一样的地方,汉字的()都一样,但()不一样。•3.中国的官方语言是()。因为学校的()和()的影响,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了。快儿化音书面语言意思发音普通话教育电视广播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第11行“我也发现北京话根本不是只加上儿化音那么简单的”,这句话的意思是()•A.北京话里的儿化音不那么简单•B.北京话里的儿化音很简单•C.北京话除了儿化音,还有别的特点C•第14行“北京话好事非常标准的,非常接近中国的普通话”,这句话的意思是()•A.北京话和普通话一样•B.北京话和普通话不太一样•C.北京话和普通话很像C•第16行“在中国,书面语非常统一”,这句话的意思是()•A.中国人的普通话都说的很好•B.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书面语都一样•C.在中国,汉字的读音和意思都一样B•第16行“在不同的地方,汉字的意思都相同,但读音却有很大不同”的意思是:在不同的地方()•A.汉字意思都一样,但读音不一样•B.汉字的读音和意思都不同•C.汉字和读音都有很大的不同A4.根据课文内容,为右边的词语找到合适的解释•()惊讶•()无法•()与•()普通话•()书面语•()方言•A.地方的语言•B.不能•C.害怕•D.书本上的语言•E.和•F.惊奇,吃惊•G.平常生活中说的口语•H.中国标准的语言FBEHDA5.根据例句,使用指定的词语或句式完成句子•1.多+V•我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讲话时要多带儿化音。•今天是周末,不用去上课,可以()。•2.大部分•很多咋美国的中国人讲的都是中国南方的方言,大部分是广东话。•图书馆里有很多学生,()。多睡一会儿大部分是女生•3.不是只……那么……•我也发现北京话根本不是只加上儿化音那么简单的。•喝醉了酒开车,()。(罚款)不只是罚款那么简单6.用下列词语造句•惊讶:•即使:•标准:•交流:中国人使用的模糊词语•汉语中有一些模糊词语,比如“还行”“差不多”,等等。当你问中国人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看法时,得到的回答常常是“还行”。即使你继续问下去,他们也只是笑着说:“还行”。•“还行”这个词让外国人很难明白中国人真实的想法。当你耐心地问到底怎么样时,他们可能会回答得更明白一些,但很少用“好、不好”这样直接的说法。汉语中,比“还行”更好一点儿的说法是“不错”,当他们认为真的“不错”时,才会说“挺好”。•关于“不好”的说法也是如此。比如“还行”差一点儿的是“凑合”“差不多”或是“马马虎虎”,更糟的情况,就用“不太好”,但中国人很少用“不好”这样的话。•外国人与中国人做生意时,听到中国人说“好”,便认为没问题了。但如果后来事情发生变化,外国人就很生气,已经说好的事情,怎么又变了呢?一位在北京生活、做生意近十年的外国人认为,千万不要认为中国人说“好”久没问题了,尤其是在讨价还价时更是如此。中国人说“好”,有时候仅仅是说“是的,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或者“是的,那下一步怎么办”。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中国人说的“还行”是一个不太明确的回答。•()中国人很少直接说“好、不好”。•()中国人回答问题一般都非常明确。•()中国人说“好”,意思就是“没问题”。✘✘✔✔•2.根据课文内容排列顺序•A.挺好B.不太好C.还行D.凑合不好好BDCA•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模糊生意凑合耐心看法真实词语•在“我”看来,当中国人被问到对事情或人的()时,中国人喜欢用“还行”这样的()回答,但是对于这样的回答,外国人很难明白中国人()的想法。看法模糊真实4.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关于‘不好’的说法也是如此”的意思是()•A.也是这样•B.也特别没意思•C.也是很明白A•“听到中国人说‘好’,便认为没问题了”中“便”的意思是()•A.方便B.但是C.就•“已经说好的事情,怎么又变了呢?”的意思是()•A.决定的事情不能改变•B.好的事情不要变•C.怎么改变事情比较好呢?CA•“一位在北京生活、做生意近十年的外国人认为”中“近十年”的意思是()•A.最近十年B.快十年了C.十多年了•“中国人说‘好’,有时候仅仅是说‘是的,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中“仅仅”的意思是()•A.不仅B.只C.意思BB5.根据课文内容,为左边的词语找到合适的解释•()耐心•()糟•()生意•()千万•()尤其是•()讨价还价•A.只•B.买东西的时候商量价钱•C.特别是•D.就•E.不着急,不觉得麻烦•F.差,不好•G.一定•H.买卖•I.这样BEFHGC6.根据例句,用指定的词语或句式改写句子•1.比……一点儿•比“还行”好一点儿的表达是“不错”。•比“还行”差一点儿的说法是“凑合”或“差不多”。•比“凑合”更糟的情况,人们用“不太好”。•比“凑合”更糟一点儿的情况,人们用“不太好”。•……时,听到……,便认为……•外国人与中国人做生意时,听到中国人说“好”,便认为没问题了。•我刚学汉语时,听到老师说我发音“不错”,便认为是“不好”的意思。•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如果有人问我“吃了吗”,我会觉得他要请我去吃饭。•我刚来中国时,听到有人问我“吃了吗”,便认为他要请我去吃饭。7.用下列词语造句•耐心:•到底:•马马虎虎:•糟:•尤其:•讨价还价:打招呼(dǎzhāohu)•打招呼(dǎzhāohu)•奇怪(qíguài)•约会(yuēhuì)•骑(qí)•点头(diǎntóu)•挥手(huīshǒu)•等于(děngyú)•总之(zǒngzhī)•需要(xūyào)•了解(liǎojiě)•邀请(yāoqǐng)•熟人(shúrén)•幽默(yōumò)•瑞典(ruìdiǎn)奇怪(qíguài)约会(yuēhuì)骑(qí)挥手(huīshǒu)等于(děngyú)邀请(yāoqǐng)幽默(yōumò)打招呼•中国人见面打招呼(dǎzhāohu)时,喜欢问“吃了吗”“你去哪儿呀”西方人常常感到很奇怪(qíguài)。打招呼•一天中午,一个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有个约会(yuēhuì)。他刚从食堂走出来骑(qí)上自行车,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diǎntóu),挥挥手(huīshǒu)表示再见,就走了。他知道,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时常说的话,一般不需要(xūyào)回答。这句话就等于英语中的Hello或Hi,但不了解(liǎojiě)情况的外国人会以为,这种打招呼是在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儿东西吧。”或者“如果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事会让外国人以为你要邀请(yāoqǐng)他去吃饭。•有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马克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饭了没有?我有钱。”他以为人们总是问他“吃饭了吗”是怕(pà)他没钱吃饭。他对这种问法感到很生气。再比如,汉语中用“上哪儿去啊”和“到哪儿去了”这样的话来打招呼,大部分外国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很可能在想:这是我自己的事,你管(guǎn)得着(zháo)吗!•中国人不常用“你好”打招呼,尤其是在熟人(shúrén)之间。如果两个人很久没见面了,打完招呼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再问一两个问题,比如:“一切都好吗?”“最近怎么样?”,从这些话中你能看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关心。人们也常常说:“你正忙什么呢?”或更幽默(yōumò)点儿:“你还活着呢?”•我很喜欢后面这句话。在瑞典(ruìdiǎn),我们也会以这种开玩笑的方式打招呼。有时给一个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发电子邮件,我也这样写:“嗨,你在干什么呢?你还活着(huózhe)吗?”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中国人吃饭前后打招呼常用“吃了吗”。•()马克觉得中国人认为他没有钱吃饭。•()中国人熟人见面常用“你好”来打招呼。•()在瑞典,人们也常用“吃了吗”来打招呼。✔✘✘✔2.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词语填空•熟人点头回答吃了吗生气总之邀请打招呼你好没有钱幽默•1.中国人见面的时候常常问(),这句话是中国人在(),不用()。但是,外国人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