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心理学考研之社会心理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笔记第一章社会化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第一节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1、定义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诱惑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二、社会化的理解1、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共同性比较好理解,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性;◇个别性是主要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即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样重要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化,轻个性化。2、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个体终生从出生直到死亡,社会化进程不会终断。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之有不同的要求、进程,3、其他◇不可避免性:社会化不论个体是否愿意,它总以种种形式在它身上实现。因此社会环境的影响可直接,亦可间接。青少年阶段是重点◇目标的多样性:凡与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重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技能;道德、政治、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工具:交流、理解、被理解◇桥梁:形成自我(与环境相区别)、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成为一员)◇量标:掌握语言的程度反映社会化程度。语言的社会化◇应用:心理咨询、学习交往中鼓励学生多说,制止他人代言(特别是家长)。三、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1、社会化的内容◇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民族社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2.社会化的类型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在现代社会、移民家庭中常见。◇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第二节社会化因素社会化的因素即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宏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微观)。一、社会文化的影响1.关于文化它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代和全部财富中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具体说,是所有物质的制作方式,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即物质的、精神的、思想的,总之,人类生活中所在存在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东西。2.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我理解,这里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一些无形的、无意的、长期的积淀的观念、思想、制度。它通常是以潜在方式来影响个体,个体感觉不到强制性。二、家庭父母的影响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无论是有为、无为,父母首先从自己做起。关注:(1)家长是否有权威(2)取得权威的方式(3)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程度。(5)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变态、反社会行为。4.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这是通过家庭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家庭人际关系等。◇父母的期望决定子女的学习成绩◇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子女之间有一定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程度与教养水准之间的不对应关系。文化程度高不等于教养好。三、学校的影响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1.教师威信的作用-(1)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2)这一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2.教师期待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四.同辈群体的影响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一因素有其特点:1.父母、学校的社会化更多是有意识的,它则完全是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2.在群体中接受社会化的个体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3.可交流一些很私密问题。如生死、恋爱、性。4.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有与社会不同的价值观等。五.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当然并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意是相辅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第三节社会化过程的分析1.个体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2.个体社会化进程体现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统一对个体社会化发生影响。3.个体有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同样环境中,每一个体会有不同表现,这说明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四节社会化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本能论)1.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1)三个层次中“超我”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2.新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人格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论)1.皮亚杰观点――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最近的进展――“认知策略”的提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大量的观察,儿童逐渐掌握了关于他人在什么情形下做出何种反应的知识,这就是认知策略。当这一认知策略影响到儿童行为时,它就成为社会化过程中认识上的中介因素。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论)强调个体社会化是一后天习得的过程。班杜拉与沃尔特斯提出的。反对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个体是通过“加强-惩罚”的方式获得,),他们通过实验其结论有说服力,且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他没有看到个体的内在中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二章自我概念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又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概述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人通过劳动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己。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区分自我与非我。1.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分析◇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总之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2.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观的我“I”(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观的我“me”(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3.自我意识的内涵对自己的觉察可分为三种:物质的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的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主观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我”;客观的我,是“现实的我”。两者之间如果发生了差距与矛盾,就会产生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三.自我意识的形象性◇自我意识的获得,是从他人的评价(重要的人的经常性评价)中形成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中看到。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性。◇个体站在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前面,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对镜中的形象作出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最终根据满意与否产生某一情绪体验。◇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自我觉察;自我想象;某种情感。四.自我意识的独特性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会逐渐脱离他人。对于忽视自己的人,他会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会主动接近,表现出自律性,即按自己的观念我行我素。这就形成了独特性。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一、自我认识――是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认识+判断。如“我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认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意义个体的自我认识如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存在的差距太大,就会失衡,产生矛盾。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自卑。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要高于他人的评价,因此这是个形成正确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2.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菲斯汀格认为,个体的能力评价、体验,直到人格特征的形成,均是通过与他人能力的比较而实现的,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二.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我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以我对客观我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的需要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1.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与之相关的是羞耻心,它是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自尊心,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会随波逐流。◇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决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的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观察他人的态度、想象他人评价,并以此为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我形象。2.成功感、失败感――成功感、失败感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是主观的,取决于内部标准。但个体的内部标准是通过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的共同标准会成为个体行为的巨大压力,他人的标准也会影响个体期望标准的高低。3.自豪感、羞耻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时,会有自豪感;之间有较大差距会有羞耻感。4.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责备;羞耻则是由于个体的智慧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