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基本情况】患者:王XX,女性,38岁,已婚,工人,因“发现右侧乳房包块5月”于2010年8月5日入院。【病史】患者于约5个月前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黄豆大小质地硬肿块,无明显不适,活动度可,未予重视而未行诊治,近2月来患者自觉肿块较前明显增大,当地医院就诊行乳腺彩超检查提示“右侧乳房实质性肿块,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来我院求治,门诊以“右乳肿块”收入我科。【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焦虑不安,营养状况较好,体型微胖,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心率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双乳对称,乳头无溢液、无凹陷、无橘皮样改变及湿疹,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质硬肿块,约3X2cm大小,欠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欠佳,无触痛;左侧乳房未及明显异常;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及特殊检查】1.全胸片:两肺未见明显活动性病灶,余无特殊。2.ECG:窦性心动过速。3.彩超:右侧乳房外上象限见一28mmX18mm低回声光团,形态不规则,侧方见声影。右侧乳房实质性肿块,考虑恶性肿瘤。肝脏未见占位性病变。4.右侧乳房包块针刺细胞学检查:见可疑恶性细胞。【病历摘要】患者入院后在完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和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包括心理护理、有关疾病介绍、手术方式介绍、患者手术前后的具体配合方法及其意义等),病人情绪较为稳定,一般情况尚好。于2010年8月8日在局麻下行“右侧乳房肿块切除术”,标本送快速病理检查,提示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随即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尤其是生命体征变化和切口引流量、性质及皮瓣愈合情况;给予持续吸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半卧位及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加强营养补充、心理护理、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导尿管护理、生活护理、并发症预防和观察、手术后康复指导及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于术后第一天上午恢复正常饮食,手术当晚停止供氧;术后第二天上午拔出导尿管自行解尿;术后第7、10天分别拔出胸骨旁、右侧腋下引流管;术后第12天间断、第14天拆除剩余缝线,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报告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乳头、残腔及基底未见癌累及,腋下淋巴结2/13阳性,ER(—)PR(—)。2010年8月23日出院,继续门诊治疗与随访。【护理诊断】1、手术前:(1)恐惧、焦虑:由于不了解病情而惧怕手术引起;了解病情者因器官缺损、损形而引起。(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食欲不振致进食量减少;癌性消耗;因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抑制消化道的运动与消化腺的分泌,致食欲不振。(3)舒适的改变,疼痛:癌细胞侵犯神经所致。2、手术后:(1)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麻醉和手术有关。(2)舒适的改变,切口疼痛,手术侧肢体不适:由手术引起。(3)术侧肢体水肿的可能:由于手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使淋巴液及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所致。(4)皮肤完整性损害:由于手术引起。(5)康复知识缺乏:由于未接受专门教育及文化程度有限引起。【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鼓励病人深呼吸防治肺部并发症,注意不可在患肢量血压,注射和抽血。2、体位:术后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3、饮食:术后六小时无恶心,呕吐科正常饮食,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4、切口和引流:⑴皮瓣: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并记录。注意伤口敷料,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于胸壁贴合紧密,松紧度适宜,以维持正常血运为宜。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胸带松脱,即使加压包扎。⑵引流管:术后留置引流管,以及时引流皮瓣下的渗液和积气,使皮瓣紧贴创面,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护理时应注意:①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并记录,注意有无出血。②妥善固定引流管。③保证引流畅通和有效的负压吸引,定时挤压引流管和负压吸引器。④引流过程中若有局部积液,皮瓣不能紧贴胸壁且有波动感,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术后三至五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出。若拔管后仍有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病局部加压包扎。5潜在并发症的预防:⑴患侧上肢肿胀,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腋窝淋巴结切除后上肢淋巴回流不畅或头静脉被结扎、腋静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导致回流障碍所致。指导病人平卧时用软枕太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创面愈合。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肢体肿胀严重者,可带弹力袖套或使用弹力绷带以促进回流,局部感染者,应使用抗生素治疗。⑵气胸: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有损伤胸膜可能,术后应加强观察。病人若感胸闷,呼吸困难,应作肺部听诊,叩诊和X线检查,以尽早诊治。6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