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但我国的先进分子是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1.中国当时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他们真诚地希望效法西方,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最早的是地主阶级,如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时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只是先进的“技”,指的是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学技术;第二次鸦片后,地主阶级洋务派继承和发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继续向西方学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文化主张,并且把这种主张付诸实践,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但由于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社会性质,所以,最后的结局只能破产,其救国道路行不通。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走日本式道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孙中山等主张走美国式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中外反动势力格外强大,因此,资产阶级的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他们决心发动一场启蒙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便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扫清思想障碍。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同时他们对资本主义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陈独秀就讲到:“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专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它用以往任何时候不曾有过的尖锐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发生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创造的无数财富被毁灭,伤亡的总人数超过2800多万。由于经历了这样一场战争,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就指出,在西方世界中,许多人感到“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这种情况,不能不对中国思想界发生影响。李大钊就说过:“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中国人是否还应当在西方人后面亦步亦趋,继续走这条路,当然就成为问题了。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本主义建国方案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的,人们看到,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于是,“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不得不选择新的道路使中国独立起来?2.中国的先进分子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后传入中国的,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正在寻求拯救中国的理论依据,俄国革命的成功,给迷茫的中国人带来了曙光和希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进的中国知识份子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结合,是通过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实现的。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创建中国共产党过程中的这种桥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找到了谋求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自从1840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为寻找中国的出路而前赴后继。但是,在近80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挡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沦、资产阶级共和国等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挡不住,宣告破产了。一切都试验过了,一切都失败了。中国到哪里去?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这个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工农才能当家作主;只有打倒帝国主义,被压迫人民才能得到解放;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这时,处在彷徨、苦闷,然而又孕育着新的突破的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看到了自己民族的解放道路。中国的社会状况,同革命前的俄国很相似,中国革命也一定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胜利。因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热烈拥护俄国十月革命,他们由学习西方转向了学习俄国,开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知识分子。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突出的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世界、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政治和文化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革命走出低谷,迎来高潮,民族和国家有了希望,中国社会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二、领导五四运动,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都同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和指导分不开。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指导作用,是代表中国革命新方向的一个基本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重要标志。先进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领导,在于他们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在于他们影响、教育、团结了广大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桥梁作用,使中国无产阶级初步了解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这种领导它代表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意向和要求。因此可以说,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的领导作用,是决定五四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主要条件之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各个阶级、各种人物对此抱有不同的态度,同时也必然会遭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抵制。因而时代不可避免地又赋予先进知识分子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战斗任务。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挑战。1919年7月,胡适发表了《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马克思义在中国的传播,主张中国社会应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用革命的手段解决中国的问题。针对胡适的反动谬论,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的文章,指出了“问题”与主义的关系,阐明了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的观点。在“问题与主义”论战的同时,以梁启超、张东荪为代表,极力鼓吹“基尔特社会主义”,区声白、黄凌霍鼓吹无政府主义,企图阻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面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蔡和森等发表文章,给予迎头痛击。通过几次论战,击败了反动思潮的进攻,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如前所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尽管是一件非常艰难且很重要的事,但是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那就不能对中国革命产生实际的积极的效果。三、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阵地,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准备了组织和干部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在此基础上,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在中国迅速建立无产阶级的政党。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已经开始探讨建党问题,并积极开展活动。正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着手准备建党时,得到了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来华,帮助中国进行建党工作。在陈独秀等的积极活动和维经斯基的帮助下,上海共产党发起组于8月正式成立,进而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建党工作。到1920年下半年,北京、长沙、广州、济南等都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下成立了早期共产党组织,武汉成立了共产党支部,法国、日本的留学生也相继建立起共产党小组。这些组织建立后,为创立中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扩大马克思主义阵地,继续从思想上为建立统一政党做准备。第二,以启发工人群众的阶级觉悟为目的,创办各类学校,教工人学文化,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第三,建立工人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扩大组织,培养干部,这是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一环。综上所述,经过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和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积极活动,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党小组派出代表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诞生。从此,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