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传统图案在佛教建筑彩绘中的运用作者:唐明丽来源:《中国艺术时空》2018年第01期【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传统图案和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彩绘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远古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天地万物的神秘现象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他们绘制出能体现精神世界内涵的图案作为自己族裔的图腾,器物上点、线、面组成的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也体现了先民们的审美意识。佛教走入中国后,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艺术得到了融合,并丰富了图案装饰的形式化。佛教建筑是僧团修行、礼佛、禅修的活动中心,也是佛教精神的象征和依托,并承载信众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和想象,其装饰及其图案彩绘内容便占有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传统图案佛教纹饰佛教建筑彩绘一、中国传统图案1.图案:“图”即图样,“案”即方案。图案的内涵,指运用艺术手段,在器物的制造或者环境布置前所作的设计和意匠,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是作为工艺美术和建筑装饰等的一个部分和环节而存在。图案的外延,指工艺的图案、装饰的图案、自然的图案。2.中国传统图案:中国传统图案是由历代沿传下来的,是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更多的是体现时代思想和象征寓意的图案。中国传统图案源于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陶器上也出现了一些主要是以动、植物的变形图形的装饰,图案的布局和装饰在彩陶上的部位体现了先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的视觉性。石器时期在彩陶上一般都以抽象的几何图形表现以下四种内容来装饰:人物、几何类(日、月、星、云、雷、水、火、山等)、动物(鱼、蛙、鸟、鹿等)、植物(花、叶、草等)。史料记载在周朝时已明确形成了十二章纹,后至秦汉,这是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作为服饰等级标志,如图1所示。图案的思想内容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的反映。二、佛教纹饰1.常出现的佛教纹饰寓意和运用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600年前的古印度,大致在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256年)后期开始传向中国。佛教中常出现的图案很多,如:人物、几何类(飞天、佛像、连珠、如意、“卐”、火焰、雷、云、日、星等)、植物类(蓬花、牡丹、卷草、宝相等)、动物类(龙、狮、象、蝌蚪等)以及“八吉祥”(法螺、法轮、宝伞、宝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等图案,如图2。佛教文化走进中国后,经过历代的特征和民族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并结合图案龙源期刊网本体特殊的寓意和象征性,已衍变出更多的意识形态。如莲花纹在佛教文化中,莲花比喻修行,莲花象征菩提。含苞待放的莲花,比喻众生含藏菩提心;初开莲花,比喻众生初发菩提心,表示必能修习善行,证得菩提果;开放莲花,花果具足,表示证悟果得,智慧福德庄严具足。宝相花纹是莲花为主体的变体纹样,被认为来源于佛教,佛教称呼庄严的佛像为宝相,可与连珠纹、云纹、如意纹等任意组合,包含着求全的意义,即以一单纯的莲花图像,变成一个丰满、壮实、色彩绚丽,有如闪闪发光的珍宝,故美其名日:“宝相花”、“宝仙花”之称。火焰纹:火焰纹是佛教背光图案中一个重要装饰题材,充分地体现了佛、菩萨及弟子的灵光和法力,其造型独特,形态丰富、抽象简洁,有三瓣叶式火焰纹、团花式火焰纹等。吉祥结纹是“八吉祥”中的盘长,藏传佛教称为“吉祥网”,象征着有关宇宙的所有理论和哲学的《梵网经》,它还象征着如果跟随佛陀——达摩之网,就有能力从生活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的珍珠和觉悟珠宝。2.佛教建筑装饰中的色彩中国传统的色彩观记载在先秦时代《考工记》这部专著中,界定出五行色彩学,配色和审美基本规范。无论是服饰上、绘画上,还是社会各领域的用色规范上,都要以“五彩备谓之绣”成为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标准,历代工艺美术设色即使变着花样也是以这个基点为标准。《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五色是依据历史上五行学说演变而来。在五行学说中把色彩与方位的关系确定为:木——东方,绿(青)色,青龙;金——西方,白色,白虎;火——南方,红色、朱雀;水——北、黑色、玄武;土——中央,黄色,黄麟。天地并属中央之色,天玄地黄,玄同黑义,以六为五,以符合五行之说。这五种色彩并置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传统色彩。色彩是富于情感和象征性的,传统的色彩观念遵循着五行、五色的原则,而佛教的色彩是要体现神圣、庄严和强调偶像崇拜的,赋予广泛的物质与精神内涵,表达着佛教的弃恶从善得道成佛的观念,所以色彩的严格运用是佛教装饰中重要因素之一,佛教建筑里的彩绘也是以五色体系结合佛教色彩的象征性作为装饰的基点。黄色在佛教中的地位最高,金为黄色,佛教把黄色视为神圣之色,也体现于其偶像崇拜中。白色象征菩提之心,释迦牟尼的代表色彩就是白色,观世音菩萨衣饰一般也用白色。红色象征权威和热情,如柱子、袈裟为红色,显示出一种特殊的庄严和身份。青色象征黑暗的基本色,反映了光明的缺乏,青色渐变淡化的表现,就象征了创世的过程。蓝色,象征着永恒、真理、精进、清净、智慧等,佛教中,蓝色象征智慧深湛有如大海。黑色与白色两色的象征意义则与中国完全不同,佛教经典把恶引起的果报称“黑”,表征“恶”;把善引起的果报称“白”,表征“善”。黑色象征着邪恶,愤怒,象征着经过智慧才能引导的慈悲,它表现的是超出世间的善、恶境界,色彩上表现出神秘性。三、佛教建筑及建筑彩绘装饰中国建筑的彩绘运用和发明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自隋唐期间开始大范围运用,到了清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清朝的建筑物大部分都装饰着精美复杂的彩绘。龙源期刊网佛教建筑的三大类型:石窟寺、佛寺、佛塔。石窟寺:石窟是佛教建筑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佛教传人我国,开凿石窟坐禅奉佛的习俗也随之传人,并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历代奉佛者为了宣扬佛教,祈佑神护,雕凿佛像,营建石窟,绘制壁画,使石窟这一建筑形式和石窟中的佛教文化在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如敦煌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据记载,我国最早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开凿于3世纪末或4世纪之初。佛塔:起源于古代印度,原为安奉佛菩萨、祖师、高僧遗骨或舍利,在安奉的地方堆起圆形土堆,作为供奉膜拜之用的一种圆坟式建筑,佛教建筑的典型象征。佛塔传人中国后,与我国传统的高大的木构宫殿、楼阁式建筑结合,同化成为中国式的佛塔,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纪念性建筑。河南洛阳白马寺,有一座高大的“古刹”,是东汉明帝修建的第一座佛塔佛图,采用的多层密檐式楼阁(中国式)刹顶(印度式)建筑。佛寺:佛教僧人集体居住的精舍僧院,僧侣供奉佛像、舍利,进行宗教活动和学习的场所,设有殿堂、法堂、佛塔,殿堂有山门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佛殿等,四周建有僧房,是一组排列有序的建筑群,如图3。佛寺多建于山林之中,多以古建筑的形式出现,同风景名胜相结合,也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出于佛教文化的传播、气氛的烘托及观赏性的加强,佛教建筑的装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代出于对木结构建筑保护,会在木结构建筑上施红色涂料,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秦汉时期在宫殿的柱子上涂丹色,在斗拱、梁架、天花等处施以一些传统云龙纹等图案进行装饰。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佛寺建筑上出现了新的形象和题材的装饰图案,各种域外风光及世俗民情使人耳目一新。2.佛教建筑装饰寺院的建筑作为载体,装饰极大的加强了室内空间的艺术表现力,增加了佛教建筑的思想内涵和庄严的气氛。建筑装饰图案有三种表现方法:雕塑、镶嵌、彩绘,本文主要谈论彩绘。建筑彩绘指建筑物上的用线条、纹样、色彩装饰的图案,是中国古代建筑上所特有和很重要的一种装饰,所谓的“雕龙画栋”。佛教建筑中主要的建筑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因此这些裸露在外的构件柱、梁、枋、檩、椽、斗拱、天花、藻井,成了施加彩画的主要部位,甚至包括出头、柱础、墙壁上都可彩绘。3.建筑彩绘及其构图建筑彩绘分有三大类:和玺彩绘、旋子彩绘、苏式彩绘。梁枋上的图案纹饰看似慢而乱,其实布局有一定的规律,主要分为枋心、藻头、箍头几个部分,如图4。和玺彩绘:彩绘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梁枋各个部位是用圭线分开。用青、绿、红三种底色衬托金色,富丽而华贵。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龙源期刊网衬白粉或加晕。和玺彩绘是皇家贵族所拥有,离开不了龙的形象,分为“金龙和玺”(龙配龙)、“龙凤和玺”(龙配风)、“龙草和玺(龙配草)三种。如图“金龙和玺”彩画,各种形态的龙,多多益善、来者不拒的气势,如图5。旋子彩绘:系统的等级次于和玺彩绘,它的应用范围较广,一般官衙、庙宇的主殿,坛庙的配殿以及牌楼等建筑物都用这种彩绘,寺院里主要以旋子彩画为主。主要特点是:藻头之内使用流畅柔韧的各色线条,旋转盘结成圆润饱满的带漩涡状的几何图形,称为“旋子”或“旋花”,旋子有两个部分,花心和花瓣,花心即旋眼组合二至三层的旋状花瓣,从外到内分别称“一路瓣”“二路瓣”“三路瓣”,根据花瓣的形态差别可分为勾丝咬和喜相逢等。旋子彩绘主要用青、绿、红三种底色及少量金色,仅在旋眼部分贴金,如图6。苏式彩绘,是民间建筑使用的绘画形式,等级低于前两种应用范围广于前两种,主要用于亭台廊榭或垂花门的额枋,起源于江浙一带的私家住宅与园林,后来也被普遍采用,包括皇家园林,如坐落于北京的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一条长廊。苏式彩绘主要特征是道枋和垫板上绘有“包袱”,“包袱”的轮廓以折弧线组成,有五层退晕的烟云和烟云托,也有不是枋心式的,画面内容丰富,人物故事、山水自然、花鸟鱼虫,由建筑的主人的意愿喜好而定,如图7所示。4.解析南京市玄奘寺内钟亭“六和亭”的彩绘装饰建筑装饰是对建筑功能内涵的一种表达。在对中国古代佛寺建筑的初步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另一方面更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玄奘寺六合亭的梁、枋、檩、椽、斗拱、天花、藻井等部件都覆盖满装饰图案,感觉五彩缤纷、瑰丽迷幻。我们沿其规律和内涵进行解析,如图8,大额枋的纹饰上,藻头的旋花花心贴金,旋子三层花瓣,蓝、绿色彩相间,更具层次感,一路瓣着绿色,二路瓣着浅蓝,三路瓣着绿色。花瓣以喜相逢形态展现,藻头的旋子图形排列以“一整两破”为基础构图,即一个是完整的旋花,另两个是局部的,这样能适应梁枋的宽窄、长短比例的不同,或在等长不等宽的同间木构中取得纹路的协调统一。装饰枋心部分的单独纹样是斗转星移浑圆图,中心是红色的太阳,象征太阳系,四周以白色的太阳光芒与黑色的蝌蚪围旋成圆形,图形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以表示斗转星移。白色是各色光集合之色,象征菩提之心和光明高洁,象征天国。图中的蝌蚪最初形象在远古时期应该是表示宇宙中的星星,为了表示围绕太阳系运行的动态,在星星上加了个有动势感的流线,就类似蝌蚪了,刚好也吻合了蝌蚪的谐音,蝌蚪也表征繁衍和旺盛的生命力,而有了进一层的象征寓意。斗转星移,整体形似佛教中常用的曼陀罗,是个象征着无限能量的图形,向宇宙释放着光和能,同时也吸收宇宙的能量,补充自身。此图平行重复排列、连续发展成二方连续装饰纹样,这种布局使图像更具有层次感、稳定感和平衡感。根据枋心的图案不同,组合方式也很多,六合亭的下檐枋心是以花草枋心的旋子彩绘,上金枋心有以空心枋心装饰,也有以宝相花和忍冬纹的组合纹饰,宝相花为吉祥、富贵、平安的象征,忍冬纹因原体越冬而不死,在佛教龙源期刊网中的象征着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富有欧式风格的忍冬草图案,多用于佛像、佛座、佛台、宝塔等的装饰。六合亭斗拱的彩绘装饰上,挑出于檐椽末端飞椽部件都用了传统图案“卐”,金色绘之,与旋子花心的金色相统一呼应。“卐”字纹饰象征向四方放射光芒的太阳,其光芒简化为十字形的四条线,形似太阳周而复始运动、旋转。四条表示光芒的射线向同个方向旋转,佛教以右旋吉祥,右旋为准,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也都是右旋进行。佛祖如来胸部的“卐”字纹饰,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