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古代教育的发展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三、近代教育的发展四、现代教育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一、古代教育的发展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2、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3、秦、汉的教育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4、魏晋南北朝的教育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九品中正”选士制度,简而言之,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自魏末晋初,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中正总揽了大权,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就堵塞了寒门士子的仕进之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而那些门阀世族子弟也不屑学习,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这是九品中正制的消极作用。到了南北朝时期,世族势力日趋下降,寒门势力逐渐上升。寒门士子强烈要求参政,“九品中正”制受到猛烈抨击,察举制度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其考试选士的方法日益受到士人的欢迎。统治者为了控制选士的权力,扩大统治基础,也不断地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科举制度开始萌芽。5、隋唐的教育公元589年隋朝灭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这样,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依察举之制选拔人才。至公元606年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唐承隋制,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不同,它不拘门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而且通过严格的考试,实行优胜劣汰。科举制的创立和实施,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孔子(公元前551年(庚戌)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籍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是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dí),汉族,我国战国初期宋国国都(今河南商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墨子创立的墨家学说,并有著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墨家创始人。其主要思想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三、近代教育的发展1、1949年---1952年•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的领导权•改革旧学制、颁布新学制,实行全日制学校、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同时并举的三轨制,为工农特别是工农干部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有设施都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清理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以便更切实际地为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这一过程大致到1952年底结束。2、1953年~1957年•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国民教育制度的原则3、1958年~1965年•1958年开始抛弃苏联的教育模式,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中国人未来社会理想的教育模式。•1958年9月,提出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与当时“大跃进”的形势相配合,全国高校、中专校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迅猛增长。农民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50年代)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1965年学校数比旧中国最高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434所1947年的1.1倍67.4万人1947年的3.3倍中等学校80993所1949年的14.1倍1432万人1946年的6.9倍小学1681000所1949年的4.9倍11626.9万人1946年的3.9倍《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4、文革“十年”•工人阶级的领导•分散在农村学习•反对智育第一•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以科研、生产带动教学的“三结合”体制•在社会运动中学习•没有明确的入学标准•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建立工农教师队伍。危害•文革初期,全国中小学停课闹革命,正规的学校课程被打乱。•中小学教科书“政治化”、“形式化”•课程实施“政治化”、“实践化”(如“上山下乡”)•在“革命教育”中,教师作用、课堂教学、书本知识、基础知识被极度贬损。学生的实践经验、实用知识、生产劳动和实地教学被极端地夸大。•“文革”时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example“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清华大学在批斗反动学术权威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废止高考制度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在军垦农场锻炼的北京大学生广州知青去海南农村落户“文革”中的学生5、恢复高考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入学1977年,停止了11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高等教育的“扩张”: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6.72%12.21%15.88%23.5%2001年1997年1990年80年代初(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的发展:四、现代教育的现状教育不平等•1、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者的机会的城乡差距。┌────────┬────────────┐│1985年中国城市│已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1985年全国农村│升入初中65%││1999年全国农村│升入初中91%││2004年全国农村│10%未普及义务教育│└────────┴────────────┘•2、1993和1999年的统计数据为例说明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小学│中学││├───┬───┼───┬───┤││农村│城市│农村│城市│├───────┼───┼───┼───┼───┤│1993年全国平均│1倍│1.9倍│1倍│2倍│├───────┼───┼───┼───┼───┤│贵州省│1倍│3倍│1倍│4.2倍│├───────┼───┼───┼───┼───┤│上海、安徽│1倍│7倍│││├───────┼───┼───┼───┼───┤│北京、贵州│││1倍│10倍│├───────┼───┼───┼───┼───┤│1999年全国平均│1倍│3.1信│1倍│3.7倍│├───────┼───┼───┼───┼───┤│上海、贵州│││││├───────┼───┼───┼───┼───┤│北京、贵州│││1倍│14.4倍│├───────┼───┼───┼───┼───┤│河南省平均│1倍││││├───────┼───┼───┼───┼───┤│郑州│1倍│5.9倍│││├───────┼───┼───┼───┼───┤│滑县│1倍│14.7倍│││├───────┼───┼───┼───┼───┤│新乡│1倍│5.9倍│││├───────┼───┼───┼───┼───┤│延津│1倍│11.4倍│││└───────┴───┴───┴───┴───┘北京/上海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占其GDP的11%,卫生经费也占近9%•3、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市差距。从初中升入普高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