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堂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是在:(A)A、金田村B、桂林C、武昌D、天京2、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C)A、北伐的失败B、天京事变C、天京陷落D、洪秀全逝世3、《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C)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C、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D、平均地权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B)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5、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C)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6、《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C)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7、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体现在:(D)A、领导阶级B、指导思想C、斗争形式D、革命任务8、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D)A、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B、认为富国强兵就可以改变一切C、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9、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A)A、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B、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C、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D、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10、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A、开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B、初次实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11、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B)A、发展民族工商业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12、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D)A、西方列强的破坏B、顽固派的阻挠22C、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1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D)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14、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B)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5、变法维新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是:(C)A、地主、官僚办洋务,中国近代军用、民用工业的产生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16、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是:(D)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运动C、洋务运动的继续D、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二、多项选择题1、“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A、B、C)A、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B、具有理想主义色彩C、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和愿望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洋务派的出现,与下列哪些矛盾有关:(B、C、D)A、民族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的矛盾B、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中国与外国侵略势力的矛盾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A、B、C、D)A、兴办近代军用工业B、兴办近代民用工业C、建立新式海陆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4、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B、C)A、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B、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C、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BC)A、要求进行政治改革B、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C、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D、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5、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B、C、D)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6、奠定维新变法理论基础的康有为的著作有:(A、B)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日本变政考》D、《俄彼得变政记》7、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有:(B、C、D)A、要不要反帝B、要不要变法C、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8、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目标是:(B、C)33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B、挽救民族危亡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继续开展洋务运动E、推翻清王朝,建立资本主义制度9、从下列各组中选出“戊戌六君子”:(A、B)A、谭嗣同、杨锐、林旭B、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C、康有为、谭嗣同、林旭D、梁启超、谭嗣同、杨锐E、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三、辨析题1、“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答:错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一个人数众多、革命性很强的阶级,但它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自私、保守、散慢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决定它进行革命时,没有科学的思想武器,提不出切实可行的纲领,不能将革命进行到底。太平天国革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天京事变”只是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的一种表现,不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2、《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提出的一个农业社会主义方案.错误。《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总理朝政后,根据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逆转和国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情况,向洪秀全提出的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方案,它要求太平天国学习西方,进行某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提出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思想和社会方面的一系列资本主义构想.这个方案在当时的中国是根本无法实现的。3、洋务运动使中国国富兵强起来了。错误。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一部分封建官僚(洋务派)企图采用西方工业技术和军事装备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洋务派举办军事、民用企业,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装备,在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有一定的抵御侵略的作用。但是洋务派企业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断性,又耗费大量资财,阻碍着民族资本的发展,便利了外国的掠夺。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运动的最大项目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4、变法维新运动中,维新派通过与顽固派的论战,开阔了眼界,认清了清王朝的反动本质,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从而为变法维新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错误。维新派通过与顽固派的论战,开阔了眼界,为变法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主要表现在:大力宣传变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广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在思想领域起了民主主义的启蒙作用。但在论战中,维新派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他们把自己的政治主张挂上“孔圣人”的招牌,表现了对封建主义的妥协性,不敢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5、戊戌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正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挺身而出,实行“变法维新”。在维新运动中,他们大声疾呼,要求变法图强,振兴中华,捍卫国家主权,强烈要求学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主张设议院,制定宪法,发扬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主张大力兴办实业,保护民族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这些无疑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进步意义。所以戊戌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446、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自强”,至9月21日,共103天,是为“百日维新”。又因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政变”。错误。应该称“戊戌变法”。“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9月21日,慈禧纠集封建顽固势力,幽禁光绪皇帝,捕杀“戊戌六君子”,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罢免维新派官员,废除新政诏令,恢复旧制。三、简答题1、概括说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派政治力量面对社会剧变作出的反应(思想主张)。分别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根源。清政府面对侵略一方面由抵抗到妥协求和;另一方面顽固坚持旧的法统,拒绝任何改革。原因:是由满清贵族顽固的阶级立场决定的,其当时的腐朽性也决定了其态度。林、魏等开明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并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原因:其思想的转变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的激化的背景有关,也是其爱国立场决定的。洪秀全等农民起义领袖:引进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发动革命,并力主以绝对平均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原因:其思想的转变与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影响有关,其思想也是由其小农的地位和立场决定的。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全面学习西方并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方案,但对西方认识比较浅。其思想转变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传入影响的结果。2、太平天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在中国已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交相为恶,使中国社会固有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具体表现在: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增添了外国侵略者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巨额战争赔款,鸦片和洋货源源涌入,大量白银外流,使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②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清政府统治机构的全面腐朽,加剧了中国人民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上述情况下,广大劳动人民己感无路可走,奋起进行反抗。仅1843-一1850年间,全国各地群众暴动或武装起义达70余起。3、《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评价?《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农民革命纲领。其基本内容是:①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这是它最主要的内容。它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基本原则,规定了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办法;其中心思想是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②规定了一切私产交公,个人衣食由圣库开支的圣库制度。③规定了兵民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和守土乡官制度,规划了基层政权的政治、军事体制。《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和落后的两重性质。①从革命意义来看,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集中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动员农民参加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起了鼓舞和推动作用。②从落后方面来看,它主张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边是一种农业社会主义思想,由于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所以是空想,它没有为广大农民指出一条真正获得解放的道路。4、《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是什么?《资政新篇》是洪仁玕所著,经洪秀全审批后,于1859年刊刻颁布。其主要内容有:55①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广开言路,沟通上下,反对结党营私,拥兵自重等。②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举办近代工矿交通事业,鼓励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等.③思想文化方面,主张办学校、开医院和救济事业,严禁鸦片,改革社会陋俗等。④外交方面,主张和外国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评价:①《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纲领性文献。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顺应了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进步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著述和大胆设计,对后人有启迪作用。②《资政新篇》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它没有提出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问题,脱离了当时中国最基本的实际,其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只能是纸上空谈。5、太平天国革命有何重大意义?①太平天国革命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崩溃。这场农民大革命持续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