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THEHIGH-TECHINDUSTRYPARKWITHTHEGREATESTDEVELOPMENTPOTENTIALINCHINA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汇报目录1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12345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6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一)松山湖高新区总体情况2一、园区发展势头强劲,经济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十一五”期间,工业总产值由20亿元增至266亿元,年均增长68%;税收收入由5000万元增至8亿元,年均增长105%二、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明显–坚持“高起点规划建设、高门槛择商选资、高水平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初步形成高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群–加快推进云计算、物联网、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科技服务体系初步成形–颁布一系列科技发展扶持政策,引进培育一批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创新平台,扶持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3一、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平台•15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其中今年新引进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和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东莞创新中心•10多个行业创新平台•10个行业创新和技术联盟(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4二、体系功能齐全的科技载体松山湖“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三级孵化体系初具规模,科技创业载体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孵化器:东莞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博士创业园、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工程中心(民营)、松湖华科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孵化器•加速器:中小企业科技园、火炬创新创业园、工业大厦、中国科技开发院松山湖加速器•专业园:台湾高科技园、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IT产品研发园、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5三、高端集聚的创新人才和团队截止目前,松山湖共累计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816人,博士副高以上103人,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3人•省创新科研团队:12个•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3个李泽湘习宁、李涛(二)松山湖科技服务资源基础6四、日益活跃的科技中介服务松山湖重点围绕“科技”、“金融”两大板块,集聚中介服务机构,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科技项目服务东莞市蓝湖科技服务中心专利服务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松山湖专利信息交易平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松山湖分中心上市服务莞泰律师事务所东莞证券(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7一、科技政策体系日趋完备•制定了“2+3+1”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市政府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把松山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园区制订“松湖十八条”总纲•修订颁布《松山湖高新区营造创新氛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实施办法(试行)》•设立松山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8一、科技政策体系日趋完备•实施“扬帆启航计划”•启动高层次人才“梧桐计划”•完善“新三板”、股权投资、创投引导基金等三项实施管理办法•发布生物技术、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专项促进政策(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9二、科技金融环境不断优化•着力建设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集聚各类金融及中介服务机构30多家•成立松山湖小额贷款公司•启动专利权质押贷款项目•出台了《松山湖鼓励企业改制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管理暂行办法》,并锁定200多家企业予以重点培养(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10三、品牌形象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部产学研结合松山湖示范区•部省市共建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试点计划•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松山湖创新环境优势11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启动“智慧松山湖”工程•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80公里主干交通绿道网•40公里滨湖区绿道•植树造林300万株“融山、水、园为一体,科技共山水一色”(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12一、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和省级创新团队建设序号平台名称合作单位创办时间1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2005年8月2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7月3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7月4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7月5东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8月6东莞市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东莞市质监局2006年12月7东莞松山湖明珠实验动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1月8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2009年6月(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13一、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和省级创新团队建设序号平台名称合作单位创办时间9东莞市清洁生产科技中心东莞理工学院2007年6月10东莞上海大学纳米研究院上海大学2010年9月11东莞中子科学中心中科院高能所2007年4月12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中国科学院2011年10月13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14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北京大学2012年15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东莞创新中心清华大学2012年(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14二、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松山湖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从高新区税收分成资金中按不少于5%的比例提取,2011年提取比例更超过了10%;•截至2011年,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共审核通过284个项目,发放资金1.2亿元;•2011年高新区研发投入达12.1亿元,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84.19%和123.2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718件和73件,PCT专利9件,均为东莞第一。(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15三、促进科技和金融融合,突破融资瓶颈•大力支持东莞银行等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成立松山湖小额贷款公司•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专项工作•颁布《松山湖高新区关于建设金融改革创新服务区的实施办法》等扶持政策,大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安排设立创投引导基金以及首期规模5000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鼓励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拓展直接直接融资渠道(四)松山湖典型的成功经验16四、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打通合作“关节点”•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并创新管理机制,各创新平台由政府和高校组成理事会共同管理•依托公共平台,点线结合—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组建产学研联盟——省部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东莞工研院牵头)•联合打造“东莞产业支援联盟”,联合各创新平台及境内外优秀顾问资源,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整体解决方案•走出去开展产学研合作交流•积极申办各类学术论坛、技术研究会议(五)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典案例17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引入我国制造学科的6大国家级研究平台松山湖依托东莞工研院,先后将国家制造装备数字化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国家CA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大国家级研究平台引入设立分中心。六大研发平台共开发出10多类行业关键装备,累计为广东企业创造了10多亿元的产值,并孵化出东莞华科精机、东莞华科精密矽电设备、广东志诚华科光电设备等8家高科技企业。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院牵头组建省部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由东莞工研院牵头组建,联盟成员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中心、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截止目前,联盟成功突破机电一体化创新产品设计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测量技术等6项产业共性技术和运动控制卡、复合加工刀库等4项高性能关键功能部件,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3亿多元,并培养了博士、硕士及高工、工程师等人才近200人。东莞宜安电器制品有限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建东莞市轻质合金研究院和医用镁合金创新联盟2009年,宜安科技与重大、北科大、华中科大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筹建了“东莞市轻质合金研究院”,建立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与专门研究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国内外一流创新团队开展合作,其中以镁合金医用骨骼和骨板替代PLLA材料等骨骼和骨板的应用,填补了国内乃至国际一大技术空白。基于此,宜安科技于2011年牵头组建国内首个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包括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29家单位,初步构建出一支覆盖全国的医用镁合金材料及其器械的研发、设计、生产、生物医学评价和临床应用的链条。东莞泛亚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跨越式成长轨迹泛亚太成立于2004年,由海归博士王耀辉所创立,主要从事酶制剂在不同行业应用的研发生产。公司成立之初充分利用留创园优越的软硬件条件,快速整合资源,于2007年成功并购台北基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酶制剂发酵工厂在松山湖建成投产,目前企业产品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年均增速超过100%,实现跨越式增长。(六)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18•一、政策扶持体系有待进一步聚焦和完善•二、创新平台整体运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科技中介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汇报目录19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12345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6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一)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现实需求20•有利于发挥全市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集聚创新高端资源,加快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广东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创新型省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1•有利于发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优势,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与价值链分解,催生新产品、新领域和新业态,进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提升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奠定坚实保障(三)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动广东省产业结构持续调整和优化,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22•有利于发挥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升产业层次,带动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成为全省乃至珠三角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汇报目录23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与目标12345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6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分解(一)总体思路24•以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为新起点,抓住入选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试点的重大契机,围绕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及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需求,坚持“一条主线、两大抓手”的总体部署,强化协同创新,加速完善从研发服务、技术转移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以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为工作重心,进一步集聚科技服务机构,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和特色模式,强化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服务政策法规,加紧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步伐,能够在促进东莞乃至珠三角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更加突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发展目标25•新时期,力争将松山湖高新区打造成为全国范围内资源高效整合、服务功能完善、示范效应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