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法家政治思想·商鞅商鞅生平商鞅的历史观商鞅的人性论商鞅的法治思想商鞅的农战思想商鞅生平商鞅(公元前390~公元前338),又称卫鞅或公孙鞅,卫国贵族。25岁为魏国相国公叔座家臣。公叔座谓魏王或用或杀,但未被采信。公叔座死后,离开魏国至秦,舌战群臣力主改革,受秦孝公赏识,以左庶长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立木取信),使秦国逐渐富强。本人获封“商君”。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反对商鞅变法的贵族通过各种方式最终使秦惠文王以谋反罪名将商鞅车裂而死。商鞅的历史观历史观:不法古,不循今◆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基于对历史的洞察,商鞅主张变法革新。商鞅把历史分为上世(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亲亲而爱私)、中世(民务胜而力征,上贤而说仁)、下世(民众而无制,贵贵而尊官)和今世。◆历代帝王都是“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治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当今之世(争霸图强谋统一)不同于古代,只有变法革新,“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商鞅的人性论人性好利恶害◆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而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生存需求决定人的好利本性: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这种本性与生俱来,死而后已:民生而计利,死则虑名;民之欲富贵也,其阖棺而后止。◆但人性好利不是坏事,相反统治者可以因势利导,利用人之本性来进行统治。◆君主应利用手中的赏罚权柄用爵位、赏赐和惩罚即“法”引导民众进行农耕、战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商鞅的法治思想治国三要素:法、信、权任法:缘法而治重信:信赏必罚专权:权势独制法的作用:定分止争;富国强兵、胜民弱民商鞅的法治主张:明法、壹刑、壹教、重刑治国三要素:法、信、权任法:缘法而治◇利天下之民者莫大于治,而治莫康于立君,立君之道莫广于胜法。◇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为治而去法令,犹欲无饥而去食也,欲无寒而去衣也,欲东而西行也。重信:信赏必罚◇民信其赏,则事功成;信其刑,则奸无端。◇赏厚而信,刑重而必;不失疏远,不违亲近专权:权势独制法为君臣所共操,信为君臣所共立,惟权为君之所独制。故君主必须大权独揽,树立绝对权威,确保君主专政。所以商鞅的法治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而只是实行人治的一种手段而已。法的作用定分止争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为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今法令不明,其名不定,天下之人得议之。其议,人异而无定……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富国强兵故圣人之为国也,入令民以属农,出令民以计战……入使民尽力,则草不荒;出使民致死,则胜敌。胜故而草不荒,富强之功可坐而致也。胜民弱民(以法律约束百姓)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鞅的法治主张(1)明法:法令要公布于众;法令要简明易懂,妇孺皆知。明法的目的就是①“万民皆知所避就”;②“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使官民都知道知法守法,避免徇私枉法,法外求情等事情的发生。壹刑:即量刑不依人的社会地位、政治等级为转移,一切依法定刑,爵禄不能抵刑,功不能抵过。改变了当时“刑不上大夫”的封建旧制。“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商鞅的法治主张(2)壹教:以法为教,即用法家思想来统一国家的言论,将国人的言行统一起来。排除其他学派特别是儒家“礼乐诗书、孝悌、廉耻、仁义”等学说对国人思想的影响和干扰。“说者成伍,烦言饰词而无用。”这一思想为文化专制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重刑:刑多赏少——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轻罪重罚——刑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刑将于过——刑加于罪所终,则奸不去;赏施于民所义,则过不止。刑不能去奸而赏不能止过者,必乱。故王者刑用于将过,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治民能使大邪不生、细过不失,则国治。国治必强。商鞅的农战思想◆商鞅认为国家只有两件要事即耕与战。国家的强盛取决于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而耕战就是国家实力的保证。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令民归心于农:把农业视为立国之本。农业是国家富强的保证,农业可以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他用刑赏的方法驱使民众务农。对不务农者进行重罚,对从事农耕而成绩显著者赏以官爵。另外商鞅强调重农还需禁末(商业和手工业)。驱民勇于战事:以农富国,以兵争天下是国家的生存之道。运用刑和赏驱使民众乐战忘死,以厚赏奖励军功。农战关系论:耕可养战;战为农本;农战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