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小学-教育教学9-10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讲人:杨老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五讲考教师,有我陪你整体感知第二部分学生指导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基础人的发展概述身心发展一般规律感觉想象知觉思维注意人格学习动机学习理论兴趣培养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迁移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理论德育概述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安全与健康记忆情绪情感考教师,有我陪你考察题型:单选题(高频),简答(高频)前情复习考教师,有我陪你第二章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知识框图考察题型:单选题(高频),简答(高频)考教师,有我陪你01PartOne人的发展概述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一、人的发展的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理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即指身体的结构形态(包括各系统、各器官)的健全发展;另一方面指体质的增强,即指生理机能的增强,包括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增强。二是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内发论者强调人的内在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忽略了外在因素对人的影响,忽略了环境、人的能动性以及教育等的作用。其贡献在于引导人们去认识人的内在力量,研究人的内部需要和内在的发展机制。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成熟势力说——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外铄论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代表人物包括:墨子、荀子、洛克、华生。1.墨子——“非命”2.荀子——“性恶论”3.洛克——“白板说”4.华生——“环境决定论”——“给我12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父母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强盗。”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个体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三、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重点)【2013上-简答21】(一)遗传——物质基础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环境——外部条件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三)学校教育——主要因素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017上-简答2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内驱力,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考教师,有我陪你【2012上-单选6】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C.物质前提B.决定因素D.内部动力真题回放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2012上-单选6】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A.主导因素C.物质前提B.决定因素D.内部动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故选C。真题回放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02PartOne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教师,有我陪你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我们还要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不能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学生在发展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016上-简答22】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学生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1.身理的发展:个体的身体总是按照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的。2.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一般情感到复杂情感。(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有针对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真题回放【2014下-单选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故选B。真题回放【2014下-单选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人的身心发展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年龄阶段发展不平衡。(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考教师,有我陪你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A.差异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真题回放【2014上-单选2】“当其可之请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A.差异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答案】D【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错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强调的是学习要抓住关键期,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真题回放【2014上-单选2】“当其可之请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长善救失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也存在于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之间。(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一)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三)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四)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五)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切实地提高。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要()。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真题回放【2015上-单选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要()。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故选B。真题回放【2015上-单选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人的身心发展考教师,有我陪你第三章学习动机考教师,有我陪你知识框图考查题型:单选(高频)、简答(低频)考教师,有我陪你01PartOne学习动机概述考教师,有我陪你一、学习动机的概述(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概述考教师,有我陪你(二)学习动机的构成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诱因,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1.学习需要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认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学业成就获得相应地位、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个体成长为了获得肯定而努力的需要。学习动机概述考教师,有我陪你学习动机概述真题回放【2014上-单选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生理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考教师,有我陪你学习动机概述真题回放【2014上-单选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生理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理论。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认知内驱力大多是从好奇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指的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家长和同伴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努力学习的需要。小红因为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认知内驱力。故选A。考教师,有我陪你2.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发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可分为积极诱因和消极诱因。学习动机概述考教师,有我陪你学习动机概述二、学习动机的功能(一)激发功能(二)指向功能(三)维持功能(四)调节功能考教师,有我陪你学习动机概述三、学习动机的分类(次重点-选择题)(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二)近景动机与远景动机(三)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四)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考教师,有我陪你三、学习动机的分类(次重点-选择题)(一)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划分,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有的学生喜爱数学,他便在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刻苦钻研。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父母、老师等。学习动机概述考教师,有我陪你(二)近景性和远景性动机根据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把学习动机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例如:学生在确定选修课程时,有的是考虑眼下是否容易通过考试。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例如:有的是考虑今后走上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需要。学习动机概述考教师,有我陪你(三)直接性和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例如:

1 / 10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