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文化底蕴(中文版)黄家骅2013.09.13一、书法有“书”吗?儒家的止于至善道家的澄怀观道墨家的兼爱善行书法家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A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书家读书:基础理论类(1)哲学文化类儒、道、释,《论语》、《老子》、《庄子》、《心经》、《金刚经》(2)历史传记类26史,人类史、文字史、书法家传记。(3)文学典籍类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游记、典故、杂文、地方志。(4)音乐美术及美学理论刘勰《文心雕龙》,现当代的文艺理论、美学理论。(5)语言学甲骨文、文言文、骈文、各国文字学。书家读书:书法理论类(1)中国文字研究文字起源、文字演变、文字分衍类著述(2)书法工具研究笔、墨、纸、砚、印、裱(3)书法艺术研究许慎《说文解字叙》(东汉)俊彦《隶书体》(西晋)卫恒《四体书势》(西晋)智永《真草千字文》(东晋)孙过庭《书谱》(唐)米芾《书史》(北宋)书家读书:书谱字帖类(1)综合:《三希堂帖》(2)篆书:大篆、小篆(3)隶书(4)魏碑(5)楷书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6)行书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颜真卿、苏轼(7)草书天下三大草书:张芝、张旭、怀素中国书法发展脉落原始刻画符号——段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石鼓文——六国奇字(大篆)——秦小篆——汉隶书——汉行书、真书(楷书)、草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汉简汉碑汉碑汉碑汉代草书章草今草魏碑楷书行书行书的发展草书的发展书家读书:视野拓展类(1)琴棋技艺琴乐、棋经、花谱、厨艺(2)吃喝玩乐食单、酒艺、斗兽、旅游(3)梅兰竹菊冷梅、清兰、坚竹、傲菊(4)山高水长节气、空间、视觉、风水(5)养心健体调息、养气、强臂、壮腰(6)赏心悦目参展、观舞、园艺、收藏(7)体验经历漂泊、磨难、冥想、感慨读书与书法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欄栅处——辛弃疾读书游学,书法大进!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雲,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读书增强书法情趣松风煮茗,竹雨谈诗晴耕三亩,雨读千年书法与人生修为君子立身,务修其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书法的传情达意功能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书谱》)厚养博学才能下笔有神刘海粟曾经说过:“中青年画家除去努力创作之外,还要用一定精力兼攻书法、篆刻、诗词、画史、画论、美术史、美学,否则难成大家。归根到底,艺术作品不仅要表现物象之美,还要表现艺术家的人格美、知识美,表现他比前人大进一步的多方面的修养,逐渐做到学者化,否则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花。”(刘海粟《存天阁谈艺录》)书、诗、文、画交融一体明代绘画宗师徐渭也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中国历代画家都十分强调个人的画外修养。学养不高,则落墨无法。其实,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是儒、释、道的统一,是天、地、人的合一,是人类社会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融入自然的自然规律的体现。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今夫自古至今,人则知烧书之为祸至烈,又岂知求书之为祸之尤烈哉!烧书,而天下无书;天下无书,圣人之书所以存也。求书,而天下有书;天下有书,圣人之书所以亡也。”当今书法界最为普遍的问题。书法从业者最缺的不是技法技术,而是人文索养和出世的精神。表现在创作上,借鉴模仿的多,自主创新的少;为参展抄袭拼贴的多,能出世怡情遣兴的少。提笔只能写一些古诗词,或拿出小本子抄一些名言警句,很多比赛作品年年“白日依山尽”,月月“床前明月光”,让人生厌。缺少了出世的精神、文化的滋养,书法就失去了灵魂和美的基础,更谈不上格调和韵律。A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Addyourtextinhere二、书法有“法”吗?书法有法亦无法,出自性情贵天真。——摘自《莫言散文集》中国书法的艺术美感中国书法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因此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2020/3/20书法与书道63除了每个字的点画、结构、形体变化微妙,形态不一,意趣迥异之外,每行字、每段字乃至通篇文字都有字形、笔划、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以及字距、行间、段落诸方面的章法布局的起伏变化,使得中国书法在不同书法家的笔下千变万化,绚丽多彩!2020/3/20书法与书道64书法的丰富性今天,当我们捧读历代各个书法家作品时,轻而易举就可以识别有的粗犷豪放,有的俊秀俏丽,有的端庄严谨,有的飘洒清逸。2020/3/20书法与书道65书法的多样性诸如此种差异性并没有破坏中国书法的“法度”,相反,多样风格的存在恰恰建构了中国书法的完整性,百花齐放、百书竞采的结果往往推进了中国书法艺术性的迅速提升。2020/3/20书法与书道66书法的完整性中国书法伴随着中国历史而发展,因而书法的风格几乎可以与中国历史的轨迹相吻合,历史上文人书家的作品也强烈地反映着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精神风貌。2020/3/20书法与书道67书法的历史性于是,我们便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说法。2020/3/20书法与书道68历史造就书法的多样性法度规则书法的“体”:按规则行事书体篆隶楷行草书道的式:按范式书写2020/3/20书法与书道70印刷字和书写字的区别横非水平竖非垂直“法”即“范式”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书法的品:随底蕴挥毫2020/3/20书法与书道71书法要有品,要有文气。书以人士气为上。——清·刘熙载功夫深处自成家:练能生熟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平正。初谓及,中则过之,后乃退令。通令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书谱》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亦犹弘之心,预乎无际,疱丁之目,不见全牛。——孙过庭《书谱》功夫深处自成家:熟能生巧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乎,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钟、张而尚工。——孙过庭《书谱》功夫深处自成家:巧能生华意在笔先,字居心后书法创作的“立象”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笔墨功夫使点画结构立得住,当这样的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创作中才能“尽意”。这个“意”最直接的意义是指书写者赋予汉字形态体式中所包含的审美观念和唯美情感。所以古人早就说过要“意在笔先,字居心后”,这是指出书法家在创作的时候,需要对所书字体的点画结构以及章法布局有所构思,甚至于苦心经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书写之前要酝酿情感书法的“意在笔先”与绘画等其他艺术不同的是,书法是依笔法笔势在空间与时间上共时共生,一次性把“象”与“意”凝固在纸上的艺术。因此,除了对字体的点画结构、章法布局加以考虑外,还要酝酿情绪,使心绪安静下来,并理解书写文字的内容以及与自身清感的共鸣和笔意风格表达的相融处,从而使“心意”进人到尘虑皆除、专注十书的最佳状态,否则“象”立不好,“意”也尽不了,甚至象意杂乱。是否所有作品都要“立象”和“尽意”?最著名的天下一大行书字帖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和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他们在书写之前,尤其在书写过程中,没有甚至来不及考虑如何“立象”和“尽意”,即是处于“无意于书”“心手两忘”的境界,而恰恰是这种状态下才达到了“自平双畅”的佳境,这种境界才是产生神妙艺术品的重要条件。功底与功力不是一回事,但都很重要一个书法家的作品成功与否,首先是取决于书法本体功夫即笔墨结体等技法的表现能力,在创作前过多“立意”、构思,反而会影响心性的自由状态,进而影响逐笔挥洒的效果以及作品的整体气象。有些神妙的作品,特别是古人指出的“逸品”,往往都是在不经意间挥洒而成的,作者书写时是在情感思绪驱使下通过行笔快慢起伏的节奏变化完成的,这种情形被称之为“笔势生结构”。“笔势”是什么?就是包含多种笔法在内的行笔的“态势”,这种态势对点画形态及书体结构(也即象)的生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法度与豪情俱不可废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情之外——苏轼循自然而重法度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守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刘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力。信可谓智巧兼优,心乎双畅。——孙过庭《书谱》伟大的作品并非就是完美的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有诸多涂抹颜真卿的《祭侄稿》也有多处修改苏轼的《寒食帖》同样有改动残缺的艺术成为伟大的艺术守法度是否要求完美无缺?守法度是否要求只写一种字?王羲之写《乐毅论》时情感低沈忧郁;写《乐方朔画赞》内心有奇特的想象;写《黄庭经》展示宁静愉悦、虚灵空寂;写《太师箴》则横竖强劲充满对抗;写《兰亭序》则兴致高涨,神采飞扬。守法度是否要求刻意模仿?“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有,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烟光、日影,云乎哉?”画竹的三重境界:意在笔先刻意守法度——馆阁体述析“馆阁体”、“台阁体”怎么来的?这要从乾隆收藏的《三希堂快帖》说开始。所谓“三稀”,包括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车员的《伯远帖》。乾隆还亲自为《三希堂法帖》作序,就如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作《王羲之传论》一样,还要求内府收藏法帖。而且,乾隆主持刊印的《三希堂法帖》将有个性的书家均排除在外,如米芾,徐渭,隶书也一概不收,太张扬的草书也不喜欢。官方的这种偏爱,对民间书法风气产生了很大影响,尤其是宋代的《淳代阁帖》更具示范作用。楷书的来源楷书的鼻祖是钏繇,他是三国时的太傅,当曹废汉献帝登位为皇后,与了著名的《荐季直表》,这封推荐信连同《宣示表》、《贺捷表》使他在书法界获得了与草圣张芝并称的“钟张”、与书圣王羲之并肩“钟王”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他首创了楷书,其楷书脱自隶书,又有隶书的痕迹,但已大大突破了隶书的固定章法,更有了生活的气息。楷书的另一范本是《中秋帖》为《十二月制帖》,是王献之所著,写的笔划流畅,线条肥润。楷书的影响楷书作为馆阁体的范本,当属董其昌、赵孟所创的书风。明清两代,科学风盛,考卷的字迹要求墨迹浓淡合宜,不能泼墨涂黑,也不可枯笔厘绕,字体方正整齐,卷面乌、方、光,故在明影称之为“台阁体”,在清影称之为“馆阁体”。而且,清帝“圣祖”康熙皇帝玄烨,就酷爱董其昌的书法,时而模仿研习,而董体恰恰以其工整清秀而接近于台、馆阁体。董其昌的仕途也不太顺,他17岁就参加才公江符会考,文才名列第一,但考卷字太差,知府将其列为第二,董对此耿耿于怀,后发愤临池,写得一手清逸俊秀字体;虽然他是否历十六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但政治上却有作为,使他有更多时间研习书画,成为一代宗师。书法家的境界:从容飘逸,悠悠自在2020/3/20书法与书道87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谐是一种美。《兰亭序》的单字并不是最美,但整体效果却是最好的。(1)刚正之作:用笔瘦劲刚猛,结体内敛修长,法度森严。书法之法:案例解读(2)典雅之作:点画多偏纤细,方圆兼备。(3)均衡之作:由于长宽相等,尤须讲究黑白、虚实的对比与呼应,切忌单调平匀。(4)稳健之作:笔力强劲,行笔内敛却无局促之感。(5)清爽之作:字形大小错落有致,毫无冲突、凌乱之感。(6)飘逸之作:此帖行笔流转,酣畅淋漓,笔画和字形的姿致表现得淋漓尽致。(7)流畅之作:此作品布局工稳,自然顺畅。(8)俊秀之作:笔势轻重缓急极富变化,兼具雄强和惨淡之美。(9)豪气之作:这是颜真卿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为侄儿写的一篇祭文草稿。(10)刚劲之作:此帖为黄庭坚狂草书的代表作,笔意纵横,气势苍雄,无拘无束,非常罕见,是其晚年的杰作。(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