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参与单位1.任务来源:2019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起草单位: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3.协作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大禹工坊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北京北建大科技公司、北京欧诺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麦格天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潮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主要起草人:张涛、戴俭、肖中发、李卫伟、胡岷山、刘腾、杨伯钢、孟志义、姜玲、刘科、王中金、任华东、刘雨青、田昀青、钱威、李江、李宁、孙大勇、杨阳、王丹艺、胡睿、田文革、钱林、陈廷武、刘军、李博、李攀、马云飞、辛揆、吴志群、卿照、蒋国辉、李亮、杜雁欣、冯育涛、沈三新、李晓武。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北京是明清官式建筑的集中地区,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的建筑成就。现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7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26处,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文物建筑反映了国家历史的辉煌,表现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了过去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一旦损毁,文物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都将不复存在。由于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文物建筑的损害时有发生,部分损害已相当严重。木材易腐、易燃、容易遭受虫害侵蚀,以木材为主要结构的中国古建筑保存难度很大,一旦发生损毁,其价值损失不可估量,永不可逆,最近法国巴黎圣母院大火,更是直接烧毁了上百年的文物建筑,想要降低损失的危害和风险,就必须做好文物建筑的测绘工作与资料保存工作。相对于传统方法,三维信息采集技术可以快速、海量采集信息,其非接触、数字化、自动化的特性也适合于文物建筑保护,通过对文物建筑进行数字化保存,可以完善其保护档案,为研究、保护、修缮等提供技术支撑,建立数字博物馆用于虚拟展陈等。因此,对古建筑进行三维数字化保存,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三维信息采集技术是一项科技含量高、融合各种领域研究成果的新技术,涵盖了测量学、激光学、电学、控制学以及应用领域等众多学科,该技术日新月异,许多标准规范也相继发布,但对于如何将三维信息采集技术用于文物建筑保护,并没有针对性规定,该技术各大利用主体,包括文物管理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对于该项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利用也是众说纷纭,对该技术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了阻碍。文物古迹保护的原则是“不改变文物现状”。一方面,不改变文物的真实性,包括它的建造方法,材料使用,设计构思、当时所处环境的信息等;另一方面,不改变文物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的完整性,一是其本身价值的完整,二是其所处环境的完整,如何提高精度,准确地记录三维,颜色,纹理等信息,如何全面采集目标建筑的信息,如何处理遮蔽区域,是文物建筑三维采集技术的研究重点。真实而全面采集文物建筑的三维信息是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的原则。近年来,由于专业人员缺乏,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行业标准缺乏,不经过价值分析而片面强调精度与数据量的情况时常发生,这实际上偏离了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不符合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与当前文物建筑数字化的严峻形势,方法不适用、成果不实用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缺乏该技术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的技术规程与成果标准,并缺乏以文物建筑保护为中心以及导向的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研究是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2015年至2016年,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北京工业大学开展了“北京文物保护建筑三维数据信息采集与存储”项目,对总计85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三维采集与处理。2017年,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开展了“承担了“基于文物建筑保护修缮的点云空间数据应用研究”研究项目,积累了大量实验数据和现场采集经验。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联合北京工业大学以上述项目为依托,针对目前三维信息采集的现状问题,编制了本技术规程。本规程从保护文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出发,从文物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分析入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手,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梯度,针对不同项目的实际需要,规定了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的精度要求,并涵盖了目前各项三维信息采集技术的操作要点与实施方法,力求该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能更加科学、经济、适用、高效地利用。三、主要工作过程2017年10月,本标准作为二类项目、推荐性标准完成标准编制申报工作。2017年11月,进一步完善标准草案。2018年3月,结合已完成的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工作和逐步开展的实验研究,重点解决文物建筑三维采集技术的适用性、指标体系的问题。2018年4月,标准编制启动会。正式启动标准编制工作。会议讨论了已完成标准草案的技术部分,标准内容框架及编制分工。各参与编写人员按照讨论后的内容和框架以及各自分工,进行调整深化。2018年7月,召开标准编制讨论会。讨论调整深化后的标准条文。2018年9月,本标准作为一类项目、推荐性标准完成标准编制申报工作。2018年11月,召开标准讨论会,结合正在进行的三维激光扫描实例及相关实验,讨论标准条文。2019年3月,召开标准讨论会,讨论标准条文,继续修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改,补充附录内容。2019年5月、2019年6月,召开两次标准讨论会,逐条讨论修改统稿后的标准,继续修改。2019年7月初,召开标准讨论会,逐条讨论。会后经修改,完成征求意见稿。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1.编制原则:1)以北京地区文物建筑的三维信息采集工作经验为基础;2)既涵盖“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也涵盖历史建筑及其它有价值的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等可参照执行;4)既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表达方式,又要适应行业内通行的表达方式;5)内容文字力求严谨规范,同时注意保留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行业的现行专业用语;6)与文物部门、建设部门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规范性文件中使用的概念和习惯用语尽量保持一致。2.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建筑制图标准》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文物保护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古建筑测绘规范》《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近景摄影测量规范》《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3.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1)是在现行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法律框架内完成的。涉及的文物保护、测绘方面的概念性用语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同。2)现行的相近的技术标准有《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CH/Z3017)、《古建筑测绘规范》(CH/T6005),这两项规范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与古建筑测绘作出了一般规定,缺少针对文物建筑进行三维信息采集的特定内容。本标准为地方标准,适应北京地区的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需求。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实验验证的论述本标准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总则、5技术准备、6控制测量、7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8成果制作、9质量检验与成果归档九部分和附录A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站位布设方法、附录B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仪器配置两个附录。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1.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地区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作业在技术准备、控制测量、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成果制作、质量检查与成果归档等方面的技术要求。2.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文物建筑的三维信息采集作业。3.北京地区历史建筑与其它有价值的建筑以及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和石刻等可参照本规程执行。4.附录A、B为规程的资料性附录,通过实例说明了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的设站原则与常见采集设备的技术指标与选型依据。5.本标准规定了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精度等级划分为一、二、三、四等,根据采集目标的不同,每等采集精度划分为建筑级、构件级、细部级。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为北京地区特有的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标准,没有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编写时注意了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协调,与同类标准无矛盾。七、作为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北京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针对上述情况,本规程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文物建筑与实际项目的需要,详细规定了古建筑三维信息采集作业的流程,内容上涵盖了精度控制、工作量估算、各项技术指标、具体实施方法与操作要点,使该技术在人力、时间、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在保证数据感谢你的欣赏感谢你的欣赏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该项技术的使用成本投入与技术门槛要求,增强了该项技术在古建筑保护行业中的适用性,对该项技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实现北京文物建筑的数字化保护、精细化管理、安全监控、乃至整个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规程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比较适宜。八、实施标准的措施(政策措施、宣贯培训、试点示范、配套资金等)北京市文物局负责出台与标准相关政策措施,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组织北京市行政区内文物管理使用单位、各区文化旅游局、文物保护勘察设计单位进行标准宣贯培训。结合各类型文物建筑进行试点示范。九、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无。《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编制组201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