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第二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弗洛伊德的犯罪观1.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本能与犯罪人格与犯罪罪恶感与犯罪: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由于比多的固着与倒退,个体对父母产生了不正常的恋母(恋父)情结,使其在超我的作用下产生了很深的无意识罪恶感,这种罪恶感可能引起犯罪货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在许多罪犯身上,特别是青少年罪犯的身上,人棉可能发现在犯罪以前就存在着非常强大的罪恶感,所以罪恶感不是犯罪的结果,而是它的动机。阿德勒的犯罪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写道,“在罪犯的各种活动和态度中,都显现出他是在挣扎着要成为优越,要解决问题,要克服困难。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不在于他没有这种形式的追求,而是他所追求的方向。阿德勒提出,个人的自卑感主要是有个人的身体缺陷,低劣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错误的家庭教育三类因素引起。这类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很有可能采取不符合社会要求,过度的补偿行为来克服自卑感,这样做往往会触犯社会禁律,导致犯罪。对犯罪的防治阿德勒十分重视对犯罪的预防和对犯罪人的矫治,他认为,犯罪人选择与社会相悖的方式克服自卑,与他们在三大生活领域(即友谊,职业和爱情)的失败有关。预防犯罪的途径是要找出罪犯在儿童时期所遭受的合作障碍,培养他们的社会兴趣,教会他们怎样与人合作。要特别注意下面三类儿童,1.身体有缺陷的儿童2.被宠坏的儿童3.受到忽视的儿童艾希霍恩认为,初生婴儿是一种不合群的动物,家庭教养的作用就在于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他们从不合群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进入到适应社会的状态。如果儿童没有与父母产生情感依恋,没有经历认同父母的人格特点的心理过程,没有学会像父母那样的心理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行为方式,就会使他们具备犯罪的倾向,病随时都有可能犯罪。亚历山大和施陶布提出,所有的人毫无例外地,或早或迟地实施的第一次犯罪,都是对保持清洁的规定的违反。美国犯罪学家塞克斯(GreshamSykes)和马茨阿(DavidMatza)曾对少年犯罪人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年犯罪人五种“中和”技术,实际上就是少年犯罪人对期犯罪行为的五种合理化解释,1.否认责任2.否认损害3.否认被害人的被害4.否定责难者5.高度效忠群体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行为的解释(论述题)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人类的攻击行为主要是通过条途径获得,1.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由于人具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的能力,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使得个体不必事事通过亲身经历,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习到复杂的行为技能班杜拉认为,个体攻击行为观察学习的榜样源于下面几个方面,(简答或填空)A.家庭成员B.社区成员C.大众传媒2.亲历学习:是一种凭直接经验的学习,个体通过一系列试误过程掌握行为技能。攻击行为的启东机制(论述题)个体通过学习获得攻击行为,但不一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社会学习理论通过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常常诱发个体的攻击行为,A.厌恶性鼓动者:指那些能够唤起攻击情绪,激起攻击行为的令人厌恶的外界刺激因素,第一,暴力殴打事件第二,言语威胁和侮辱第三,生活条件的恶化第四,目标行为受阻B.激励性鼓动者:对主动攻击而言,更有效的诱发因素是主体对攻击行为结果的预期。C.示范性鼓动者:示范作用诱发攻击行为的机制涉及:示范作用的暗示,抑制解除,情绪唤醒,刺激增强效应D.训导性唆使者:在社会化过程中,权威性社会主体通过奖励顺从者,惩罚背逆者的办法来控制人们的行为。E.妄想性唆使者:指在个体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实施的。攻击行为的保持和自我调节机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攻击行为得以保持是由于行为所产生的外部强化的直接结果,社会学习理论修正了这一看法,提出个体攻击行为得以保持,是有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强化:(名词解释)攻击行为所导致的直接有利的结果,强化了个体的攻击行为使其保存下来。外部强化物,实物报酬,社会赞许,排除痛苦。替代强化:(名词解释)他人实施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后果对观察者有影响自我强化:攻击行为的保持不仅与来自主体之外的环境因素的强化有管而且也受自我强化的影响。1939年,犯罪学家萨瑟兰(E.H.Sutherland)提出了“犯罪行为是后天习得的”观点。他根据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提出了分化性联想理论。他认为,犯罪行为的学习是一种个体对某种刺激建立特定反应的过程,犯罪行为的学习仅仅依赖于刺激和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近性。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