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第一节《尚书》和《春秋》尚書我國的記史發展很早,卜辭可以說是最早的記史文字,但據先秦著作,商人已有史籍的編纂。周代更有明確的官制確定記史的任務。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尚書•多士)小史掌邦國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則詔王之忌諱。(周禮•春官)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禮記•玉藻)二.尚書的性質尚書是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其所載典謨訓誥誓命之文,乃是春秋以前歷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論文。其主要內容不外乎政府的文告,主上的誓言,君王的命令和貴族的誡詞。書者,政事之紀也。(荀子•勸學)書記先王之事,故長于政。(史記•太史公自序)書者,古之號令。(漢書•藝文志)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書。(《尚書正義》卷一《尚書序》孔穎達疏)三.尚書的成書舊說尚書為孔子所編,實不足信。在國語左傳以及論語墨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典籍中,已見稱引,或直稱書,或稱虞書,夏書,殷書,周書,或只引篇名,可見此書在先秦時以多種形式廣為流傳,非止一種,其文字也不盡一致。何人何時輯為定本,難以確考。故夏書曰,禹七年水。殷書曰,湯五年旱。(墨子•七患)夏書有之曰,眾非元后,何戴?后非眾,無與守邦。在湯誓曰:“余一人有罪,無以萬夫;萬夫有罪,在余一人。”在盤庚曰;國之臧,則惟女眾。國之不臧,則惟余一人,是有逸罰。(國語•周語上)伏生者,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于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史記•儒林列傳)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曉也,使其女傳言教錯。齊人言多與穎川異,錯所不知者凡十二三,略以其意屬讀而已。(漢書•儒林傳顏師古注引衛宏古文尚書序)四.尚書的今古文問題1今文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漢書•藝文志)2漢代的古文大篆即古文江左中興,元帝時豫章內史枚賾奏上孔傳古文尚書。亡舜典一篇,購不能得,乃取王肅注堯典從慎徽五典以下分為舜典篇以續之,學徒遂盛。(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但此古文尚書經宋吳棫朱熹,至明梅鷟清閻若璩惠棟等人的研究,被定為偽作。這一結論,已成為定論,但作偽者有人定為王肅,有人定為梅賾。3現存的所謂古文比如偽大禹謨中有十六字,被宋人定為舜禹以來列聖相傳的心法,十六字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但這十六個字,是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八個字,是採自荀子解蔽篇所引的道經;允執厥中四字,是從論語裏襲取而來;惟精惟一四字,則是晉人所杜撰的。五.尚書各篇的時代虞夏書中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甘誓,商書中如湯誓,文字稍平易簡潔,或系後世重編;然至少亦必為周初人所作。至商書中之盤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周書之牧誓,洪範…費誓,秦誓諸篇,皆當時所作也。(王國維《古史新證》)現存的28篇中,有歷史底價值的恐怕沒有幾篇,如堯典,皋陶謨,禹貢,甘誓等篇,一定是晚周人偽造的。(錢玄同《答顧頡剛先生書》,見古史辨第一冊中編)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史書,也可說是最早的一部散文著作。是我國散文的源頭。應該說,尚書的語言藝術比起後世的來,有樸質的地方,其原因,是尚書是政治文獻的匯編,不是以抒情為目的的藝術散文。第二,在文學剛剛發軔的時代,藝術手法還較單一。但是,也應看到尚書的文章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樸素,但表達很精當,引用成語很貼切,有些地方較好地使用了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等等。六.尚書的文學價值自時厥後,亦罔或克壽,或十年(指在位),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周書•無逸)若顛木之有由(抽生)蘖,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商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條理)而不紊(亂)。若農服(治)田,力穡乃亦有秋。(同上)今予恭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用命,賞于祖,弗用命,戮(辱,懲)于社,予則孥(奴)戮(辱,殺)汝。春秋春秋是現存的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斷代簡史。記載的年代上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魯哀公十六年(前481年),共隱、桓、莊、湣、釐(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位君主,共242年。春秋是根據中國古代史官的記錄的材料編輯而成的大事年紀一類的著作,我國史官出現得很早,當時各國都有。一春秋的性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為春秋,言為尚書。(漢書•藝文志)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孟子離婁下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吾見百國《春秋》。《墨子》春秋的作者古人往往指為孔子,以為孔子作春秋,將褒貶之義寓于一字之中,即“微言大義”:世衰道微,邪說暴行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殺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孟子•滕文公下)二春秋的作者孔子修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史記•太史公自序)此說在古代沒有人懷疑,但今人多認為春秋一書原是魯國史官的記錄,或許孔子曾加編訂。因為春秋記事止于公元前481年,而孔子于前479年去世。春秋記載,“十有四年春(481),西狩獲麟”,公羊傳說“孔子曰,吾道窮矣。”但左傳的經是止于哀公十六年,穀梁傳終于十四年,公羊傳曰,何以終乎哀十四年,曰備矣。春秋是非常簡略的歷史書,它的貢獻在于首次用了編年的形式記載國家大事及作者認為有意義的自然社會現象,為後世歷史書提供了一個體例。如:(隱公)八年春,宋公、衛侯遇于垂。三月,鄭伯使宛來歸祊。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來。螟。三春秋的文學價值第二節左傳國語一、左傳的性質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它是我國記事詳贍完整的第一部編年史,也是一部優秀的散文典範。它又被稱為內傳,內傳是外傳相對言的,國語被稱為外傳,所謂外,是指與春秋的關係較疏,不是直接傳春秋的。左傳叫內傳,即指左傳是春秋的傳,即三傳之一。漢初,立公羊博士。宣帝又立谷梁。平帝始立左氏。後漢建武中,以魏郡李封為左傳博士,群儒蔽固者數廷爭之。及封卒,因不復補。和帝元興十一年,鄭興父子奏上左氏,乃立于學官,仍行于世,迄今遂盛行,二傳漸微。(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但左傳名應是左氏春秋,它與春秋不是經和傳的關係,而是自成一家的史書。現在通稱左傳,其實絕對不是原名,原名只是左氏春秋,和孔子的春秋、虞氏春秋、呂氏春秋一樣,自成一家之言。…春秋左氏傳是劉歆杜撰的名詞,左傳是後人的簡稱。所以現在左傳這部書是真的(其中也有些偽),左傳這個名詞是假的。(梁啟超《古書真偽及其年代》卷二《分論》)二、左傳的作者及著作年代有人認為《左傳》與《國語》作者為同一人,但不可信。國語所記二百四十多件事中,和左傳相重的約三分之二;而所記的史實,兩書互異的佔大多數。二、兩書的著作態度不同;國語着重勸善,左傳着重記史。三、國語和左傳兩書習用的文法和語彙,多不相同。以上三點,是張以仁先生指出來的。前兩點見於他所著的《論國語與左傳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三本)一文,後者見於他的《從文法語彙的差異證國語左傳二書非一人所作》(同上第三十四本)一文。(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左傳的作者,歷來傳為左丘明,後人有認為是子夏所作,也有人認為是吳起所作。閔三年傳:…初畢萬仕於魯,章廖占之,曰: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襄二十九年傳:吳公子來聘,適晉,說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曰:晉國其萃於三族乎?又:札至魯聞歌鄭風,曰: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昭八年傳:晉侯問於史趙曰:陳其遂亡乎?對曰:虞之世數未也,繼守將在齊,其兆既存矣。可知左傳作者見及三家分晉(前四○三年),田氏篡齊(前三八六年),又見及鄭之滅亡(前三七五年)。再考其所不見者:宣三年傳: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共三十六王八百六十七年,可知作者未及見周之亡。僖三十一年傳:衛遷於帝丘,卜曰三百年。衛至秦始皇六年徙野王,已三百八十九年。文公六年傳: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復東征也。可知作者未及見商鞅伐魏(前三四○年)。故可斷其作於前三七五至前三四○年之間。三左傳的藝術成就1左傳的敘事簡潔清晰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桓公)。(左傳•隱公元年)2左傳敘事生動傳神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桓元年)桓子不知所为,鼓於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宣十二年)巫臣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宣十二年)3左傳敘事含蓄,敘述者好像不動聲色,盡管含蓄冷靜地去根據事情的原貌去講。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桓公十五年)4左傳敘戰爭以人的活動為中心,極力渲染氣氛,步步緊逼,如小說一樣扣人心弦6左傳人物對話機智委婉,極有風度。管仲像及墓國語一國語國語是國別体史書,記言較多.傳左丘明所著.所記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史事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史記自序)二國語藝術國語各部分風格有差異.其中記吳越爭霸史事最為生動.夫差將死,使人說于子胥曰:使死者無知,則已矣.若其有知,吾何目以見員也.(吳語)姜與子犯謀,醉而載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曰,若無所濟,吾食舅氏之肉,其知厭乎!舅犯走且對曰:余未知死所,誰能與豺狼爭食?若克有成,公子無亦晉之柔嘉,是以甘食,偃之肉腥臊,將焉用之?(晉語)第三節戰國策一.戰國策的成書所校中戰國策書,中書餘卷,錯亂相糅莒。又有國別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國別者,略以時次之,分別不以序者以相補,除重復,得三十三篇。…中書本號,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或曰事語,或曰長書,或曰脩書。臣向以為戰國時,游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宜為戰國策。(劉向《戰國策書錄》)《史記•淮陰侯列傳》載蒯通以相人說韓信,而唐司馬貞的《索隱》以為漢書及戰國策皆有此文,那麼唐時的戰國策尚有蒯通說信之言,唐以後人才刪去。戰國策在我國思想史上有其獨特之處,與儒墨道法等不同,戰國策有濃厚的功利主義的人生觀。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哉﹗(秦策一)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貴則就之,貧賤則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固然者。(齊策四)三.戰國策的藝術成就戰國策的語言富麗閎肆,是它的特點,這是與它的內容相統一的。因為是辯說文,類似于現在的演講比賽中的表演,論說盡可能窮盡透澈,因此說理嚴密,舉證豊富,比喻形象,語氣上氣勢磅礡,多用夸張排比。目的都是為了給對方造成深刻的印象。夫齊,罷國也,以天下擊之,譬猶以千鈞之弩潰癰也。(秦策二)五帝之聖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賢而死,烏獲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臣何患乎?(秦策三)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既有軍役,未嘗倍太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踏踘者;臨淄之途,車轚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齊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