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柳冠中一、国内工业设计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自2002年4月起,我们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题为“中国加入WTO后工业设计作用的调研分析”的项目,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国内企业设计部门、设计机构与组织、设计从业人员与公司、设计院校与教育情况进行的一系列广泛调查中了解国内工业设计行业的状态,发现问题,并分析中国加入WTO会对于工业设计领域的客观影响是什么,国内如何与包括香港在内的国际设计接轨以促进国内设计行业的成熟与发展。(一)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1、经济方面——中国经济在70年代末告别了计划模式后,经过了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平均每年8%左右)。至2000年,中国GDP超过10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无可辩驳,中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支经济力量并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潮中。国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与风险减少的同时,国内市场的逐步完全开放将使更多的跨国公司的进入而引起竞争加剧。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的论述很多,对我们设计行业具有较显著影响的内容可概括如下:大的投资吸纳能力。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与巨大的消费品市场驱使着外商来华投资(2002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投资吸纳国)。世界500强已有300多家在华投资。制造业的发展。如今,中国是世界第四大制造国,《华盛顿邮报》以日、美两国数家公司为例的报道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在国际大分工中将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会在未来的二十年逐步确立。“MadeinChina”的字样可见于国内外诸多产品上。但产品类别主要表现为技术含量不高、无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尽管我们已成为“制造大国”,却离“制造强国”还很遥远。巨大消费市场的形成。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大城市就进入了消费社会。生产很快过剩,即使是官方话语也从提倡节俭转向鼓励消费。各大厂商从价格战到概念炒作,全部营销手段都是建立在刺激消费的目的上。大众传媒也在制造着消费繁荣的幻象,从鼓励私人购车到假日经济的消费狂欢。2、社会文化方面——正如马克思理论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理论,经济体制的改变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文化观念的“漂移”。从法律、道德规范到意识形态,从具体的生活方式到抽象的文化传统,从百姓的世俗生活到官方与媒体的话语建构等等,无疑中国正经历一个急剧变化的年代。经济法则、契约关系、货币资本渗透到所有角落,带来观念与认知上的困惑;自由主义还是新左派、效率还是公平,争论在学者之间展开。经济的高歌猛进必然会带来社会与文化上的不适应症候,其结果也将在随后的几年中显现出来。设计领域只是一个小的侧面,也可以折射出其间的一些内容。(二)消费市场急速转型的态势下,中国企业开发组织结构未能实现相应转变1、开放初期,国内市场上巨大的产品门类空缺是中国企业早期成长的外部市场环境与国外许多企业不同的是,中国的多数企业是作为纯粹的生产型组织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无须操心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一切都由政府包办。为数不多的一些新产品开发基本上是作为“科技攻关”与“填补空白”的项目由政府扶植操办的,其象征意义通常大于产品的市场价值。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由纯粹的生产性部门转型为具有经营自主权的经济实体的过程中,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在产品门类、技术水平、加工质量和产品式样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企业认为无须在低水平的起点上自主创新产品,仅仅填补市场空白就足以使企业快速成长。能够造出和国外接近或一样的产品提供给国内市场是这一阶段国内企业最重要的使命。我们现在能够数得出来的国内大企业,几乎全部是依靠填补巨大的国内产品门类空缺而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有意义的自主设计创新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基本没有发挥作用。2、迄今为止几乎所有产品原始创意和技术起点均来自于境外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是填补中国市场空缺的十几年,也是我国现有的大型企业原始积累和快速成长的黄金时代。从电风扇、收录机、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到VCD、DVD、空调机、电脑、手机,一个个市场空白被巨大的生产能力迅速填补。我们在不断地引进、购买、模仿、抄袭国外的不断更新的技术和产品概念的同时,扩大着企业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但同时却忽视培育企业持续成长最重要的能力,即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市场需求,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产品创新。3、除品牌价值之外的其它所有竞争手段已经潜力挖尽尽管拥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但是超乎寻常的生产能力还是很快地将这一市场填满。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消费品生产企业经历了世界上最激烈的市场争夺战。经过在产品质量、营销渠道、售后服务、广告、价格等方面一轮轮地优胜劣汰,幸存的企业在质量、成本、技术含量等方面已经越来越趋于同质化,逐步失去了作为竞争手段的意义。从90年代后期开始,价格战和广告战成为仅存的手段被交替使用。(三)我国消费市场变化的几个基本特征1、现有产品门类的结构性市场空缺已经不复存在除了一小部分由于地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外,在国外商品市场上有的几乎所有产品门类,在国内市场同样可以找到。中国人已经拥有了从电风扇、收录机、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到VCD、DVD、空调机、电脑、手机、掌上电脑、摩托车、汽车、住宅等所有的产品门类。这一事实意味着中国企业在15年以前赖以快速成长的市场环境已经基本不复存在。中国企业的成长碰到了真正的玻璃天花板。2、社会阶层结构的显现使得市场多样化程度加深20多年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地区之间、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受过教育与未受过教育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在经济能力、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之间的差距。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已经初步成型。这意味着单一产品的大规模市场需求越来越小,个性化群族的出现使得市场多样化程度增加。3、市场态势变化速度加快生活方式变化速度加快,新技术产生与应用速度加快使得产品甚至产业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一个昨天看起来还是有利可图的产业转瞬间就进入成熟期甚至衰退期,这种情况将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险恶。(四)国内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调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北京与青岛两地,具体的企业、机构与人员情况如下:北京地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市科委·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北京生产力发展中心·北京设计企业孵化器·经纬设计公司·北京工业设计中心·北京派森艺术设计公司·清华大学设计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联想电脑公司·北京亚光仪器公司青岛地区:·海高设计有限公司徐光伟·海尔集团喻子达见习总裁·海信集团工业设计研究所长王一·青岛华涛设计有限公司张华总经理由于地域限制,我们的调研只能是管窥式的(narrowview),其片面性与局部性是显然的(shallowunderstanding)。下面就依据两地调研得来的信息,从设计市场、从业人员、组织机构、出版物与设计教育五个侧面“管窥”国内的工业设计现状。1、设计市场:同日益增长的广大消费品市场一样,这两年国内对于“设计服务”的市场需求也逐年递增,且增幅巨大。以联想为例,1996年整个联想集团用于与工业设计相关的开发费用每年不超过50万元。那时他们只有一名“纸箱包装”设计人员管理每年两次的新产品“外观”设计,合作的多为国内设计公司或个人,每个项目费用少则万元,多则4-5万。且仅限于机箱外壳,显示器、鼠标、键盘等外设采用OEM,不新开模具。2002年的状态是:成立三年多的联想集团工业设计中心有设计师约30名,部门分为家用电脑、商用电脑、手持产品、界面设计、结构设计等多个部门。每年用于工业设计相关的费用多达几千万之多,先后与多家国际知名设计事物所如Fitch,IDEO等合作。每年新推出的产品从种类到数量都大幅增加。海尔在全球有18个设计中心。90年代初与日本GK公司合作成立海高设计有限公司。如今,海高公司年营业额1800万元,项目全部来自于海尔的各个分支事业部(海尔现有10个左右事业部)。同时,事业部也可以把项目拿到外边去做,因此,粗略估算海尔每年用于工业设计的费用至少2000万元左右。深圳的华为公司生产设备类电信产品,2001年分别与GEFitch与IDEO合作了一个项目,费用均为30万美元左右。华为现有工业设计师十几名,由于其设计需求的日益扩大,其内部设计师基本成为项目管理人,而具体的设计任务分包给国内外多家设计事物所。2002年,华为还在国内展开了大规模的寻找设计合作伙伴的活动,其目的是寻求稳定的、成熟的设计资源。粗略估算其2002年用于工业设计相关的费用在4000万以上。与上述三家公司在同一重量级别的公司国内还有许多。如家电业的康佳、长虹、TCL、科龙、美的、海信等。电信业有中兴等诸多手机生产商。IT类厂商如实达、方正、同方等。因此,关于国内的设计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没作数字化的统计,不应该妄下断言,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潜力巨大,二是增长迅速。国内的企业对于工业设计的认知在八十年代基本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最近两三年基本上将设计理解为促销技巧一类的手段。可见,国内的设计市场的消费者(购买设计服务的企业)还很不成熟,基本是追求式样的新奇与视觉的刺激,还未将设计纳入到策略性层面考虑。设计活动的结果就是在今天的“消费品市场”里,存在着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惊人的“视觉丰盛”现象:各种不同造型的同类产品在货架上进行“视觉的狂欢”,在这“能指的盛宴”上,或方或圆,或曲或直,或红或绿,或大或小,或中或西,或简或繁……各种造型语言吵吵嚷嚷,争抢“眼球”,各种符号携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人们徜徉、徘徊、踯躅于此,挑选可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产品。ID在今天的语境下已异化为促销手段。设计遵从了资本的逻辑,从包豪斯启蒙时的哲学理念蜕变为牟利技巧,真不知包豪斯的先驱们地下有知会做何感想。因此,尽管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迅速,我认为其还处于初级市场阶段。2、从业人员:目前国内ID从业人员可粗略分为以下三类。学院派的教授与研究生忙于设计理论的建构(设计是…),善于形而上的思考和归纳性的“全称判断”(所有S都是P);同时,以教师为核心的设计工作室在设计教育较发达的北京地区普遍存在,并以其“符号资本”与低廉的运营成本获取了大部分设计项目(参考经纬公司访谈录音)。学院派的优势在于前期的研究与概念输出。设计公司与自由设计师多类似游击战争的模式驰骋于市场,远未达到职业化(Professional)的要求。他们多是经验主义的,更关注技巧层面的问题,迫于生存压力往往成为“形式的供应商”。企业内部的设计人员境况千差万别,有做设计管理的,有做生产与市场过渡层的,也有做具体设计的,但大家都在抱怨地位很尴尬,一方面是话语权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缺乏健全的评审机制,“好方案都被枪毙掉了”。(参考海信集团方案遴选机制)同时,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在抱怨缺乏“好”的设计师与可提供“好设计”的公司。一方面是日益激增的设计需求,另一方面是不成熟、不专业的从业人员与机构,因此,近一两年来,国际设计公司,尤其是台湾设计业与韩国的手机设计公司,纷纷进军国内。既然有庞大的市场而我们自己的专业服务还不能满足其需求,国际资本的进入也是必然的。3、设计教育:自80年代初国内大专院校开始设立“工业设计”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渐进式发展,在近两年呈现出“爆发”的态势。国内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由80年代的二十来所激增到400多所,每年毕业学生由原来的几百人到几万人。这一变化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好比春雨滋润下的竹笋。如果春雨是教育产业的市场化,那么竹笋就是被释放的各院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冲动。随着招生大跃进而来的是师资人员短缺与结构性残疾:大部分院校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研究生,在自身缺乏设计实践的同时就执照上岗了。新的一轮纸上谈兵或“理论设计”或“竞赛式教育”又开始了。当学生走上社会去寻求职业发展时,发现设计教育除了给予他们理论的枷锁和可以遮羞的一些技法外,就是竞赛过度带给他们的类似于自慰后的身心不健康。国内的设计行业的起源与蓬勃发展都发端于教育,我们无可否认其价值。与设计教育的“不良性过度”形成对照的是设计产业的幼小或畸形。设计教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