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基层政府机关档案管理浅析作者:陈岩花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年第08期摘要:政府机关由于其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职能,其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形成各类档案。而我国基层政府目前在档案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从而导致政务信息收集不全面、公开程度低。本文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探讨基层政府应如何进行档案管理,从而促进政务信息的公开与透明。关键词: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政务公开政府机关因其对社会各项事业具有统筹、规划、管理的特性,因此它要收集、处理、保管众多的信息、文件,档案管理压力大。特别是基层政府,分管事项多、部门少,每个部门分管几项事务,加之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制度的健全,我国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正在向着信息化、透明化不断迈进。一、基层政府机关档案管理概述机关档案是各级国家党政机关在开展公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其主要职能工作活动和反映机关历史真实面貌的历史记录。[1](一)基层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主要内容对于基层政府来说,每一个部门在工作中都会形成一些文字记录、影像留念以及上级下发文件等,各部门负责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主要有:文件材料收集、鉴定、组卷、分类、排列、装订、盖章、编目等[2],这一系列程序是每个部门独立进行的。在基层政府主要涉及党建、办公室、民政、财政、农业、计生、水利、经管等十多个部门,每个部门的档案材料都需要本部门工作人员整理,而且不同的部门之间保存方式、保存时限也不尽相同。(二)基层政府机关档案管理重要意义档案材料能够清楚的反映出一个部门一段时间的工作进程,是对机关工作管理、服务客观性的记录,对于之前的工作来说,它是一个载体,更像是一个容器,承载着机关工作的过往;对于今后的工作来说,它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它为今后政策制定、工作方法指明了方向。因此,机关档案管理在机关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承上启下,为机关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基层政府机关档案管理现状龙源期刊网基层政府机关由于档案管理相对分散,人员配备不足,且无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因此在档案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档案管理水平低基层档案管理者大多为一个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自己的业务方面比较精通,但是大都不擅长档案的管理工作,加之,领导不重视、没有充足的经费,导致基层档案管理一直没有取得突出的成绩和较大的发展。(二)数字化进程教慢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级政府已经引入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信息、办公的网络化。而在一部分基层部门,还没有建立相关的办公的系统,没法实现文件的电子传阅、档案的电子录入等问题,基层政府部门还停留在纸质档案为主体、电子档案为辅助的半电子时代。(三)档案开放程度低受数字化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基层政府目前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子门户网站或缺少对网站管理,对于一些信息查询还停留在拿着证明材料人工翻阅查找阶段,这样便导致了档案开放程度偏低,档案的利用率也不高,致使一部分档案成了没有利用价值的“死资源”。三、基层政府机关档案管理发展针对基层档案管理出现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以促进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基层档案管理水平不高,关键在于没有一直专业的档案管理团队。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条件的基层应配备一名专业的档案管理员,全方位的进行把关,同时还要对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的培训,特别是增加一些信息技术的培训,从而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机关领导还应重视基层的档案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使分散的部门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助于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也有助于电子档案逐步的建立。(二)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基层政府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要求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龙源期刊网一方面,应该加大硬件、软件的投入,特别是OA办公系统,不仅要实现办公系统全覆盖,还要学习熟练使用,不断更新,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各个办公系统平台无法对接,上下级政府之间、各部门之间传阅文件、储存材料还需要打开多个办公系统,今后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突破技术壁垒,使各系统之间的资源可以共享。(三)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依据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公开与社会成员利益相关的所有信息,并允许公众对政府信息进行查阅、引用、复制、收听、收看、收藏的一套规范和制度。”[3]《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加快了基层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开化、透明化,也赋予了人们想要了解信息、参政议政的权利,促进了社会的民主与进步。新时期,基层政府更应该完善自己的门户网站,使居民足不出户,便可查询到政策、决策、管理等档案信息,真正使权利运行在阳光下。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厅发[1983]64号.[2]方凌志.机关档案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4.[3]王学军.论我国政府问责制之现实困境以及出路[J].改革与发展,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