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一讲大学、语文、文学相传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其形式主要有:明堂、成均、庠(xiάng)、序、校。明堂:传说为神农氏始设,后人谓之“大教之宫”经过考古发现,为不规则的圆形之地上建有方形的较大的房屋通常为氏族举行会议、从事公共活动的场所教育史界推断“社会教育”定为它的职能之一,但还不具备后来学校的专门化特点(后,明堂与辟雍、太庙同义,都为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朝政、祭祀、结射、教学都在此进行)成均:相传为“五帝”(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时期的学校名称,“成均”名称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五帝名大学为成均”(董仲舒)成均本义为“宽阔、平坦的场地”,为全体氏族堆放粮食、娱乐、聚会、宗教祭祀的地方,行“礼乐之教”为萌芽形态的学校,具备了语言、音乐、文字的基础,具有了专门化倾向庠庠有二义:一为“米廪”lǐn,粮仓(《礼记.明堂位》);二为敬老养老之所(《孟子.滕文公上》)氏族社会末期已经有了等级的划分,老人也分国老与庶老,而养老的场所也对应为“上庠”(大学,于郊外)与“下庠”(小学,于城内宫中)。而老人往往因德高望重,知识丰富而兼有教育后辈的责任,与老人有关的“庠”也就逐渐成为施教的场所。“庠”的教育化功能的初现,约于夏朝立国前后,故后代常称为“虞庠之学”(唐尧、虞舜、夏禹)序古代典籍记载为“学射之所”,即为对专门技艺培养的地方,后常“庠序”并用,泛指地方学校校《周礼.夏宫》记载:“六厩成校”,因而,“校”最初与军事训练相关,与后来学校的含义有所不同西周:教育制度的开始“学在官府”,“民间无学术,也无学校教育”——教育的等级化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国之重臣也为帝王之师——教育的权利化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保,保其身体;博,傅之德意;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西周的学校:国学(王公诸侯的学校)、乡学(地方学校)“国学”按年龄与程度分设“大学”(9年)与“小学”(7年)为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有四学、五学之称。所谓五学:五学之制,已有分科分教的意思中“辟雍”(环水而建,亦为“太学”)为承师问道、天子自学、举行盛典之所,由太帅、太保、太傅主之南“成均”,南学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北“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之东“东序”,为学干戈羽龠yuè之所,内乐师主之西“瞽gǔ宗”,为演礼之所,由礼官主之。(东、西、南、北之学又称四学)诸侯所设大学则较为简单,仅有一学,半面临水,故称“泮(通畔)宫”“辟雍”本是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所设立的大学,到西汉时才逐渐转变为国家“行礼乐,宣德化”的重要礼制建筑。宫殿上圆下方,四周环水,以象征天地四时、九州十二月等,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西周小学设在王宫的左边,属于宫廷贵胄学校的性质,其学生是王太子、公卿、大夫元士子弟。入学年龄因学生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别:王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人大学。公卿的长子、大夫元士的嫡子,则是十三岁入小学,二十岁入大学。其他众子(包括大夫元士妾所生之子),则是十五岁入小学。入学资格也有严格的限制:奴隶被剥夺了入学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平民只能入乡学接受小学教育,其中只有少数人经升学选士,才有进入国学的一线希望。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大艺”:礼(外学)、乐(内修)、射(射箭)、御(武术)是大学课程“小艺”:书(写文字)、数(计算)为小学课程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孔子所办“儒家私学”为大“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与游学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有教无类”——“礼不下庶人”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化,专业教育人员出现“学而优则仕”:学为政(天下公器)教学相长,《大学》、《中庸》教育专著的出现汉代:官学与私学并行官学:中央官学、地方官学(郡国学)私学:书馆、经馆中央官学:传授儒家经典的太学教师为博士(官职名)学生为京都或京郊内18岁以上,地方的优秀学生,后官僚子弟学生也可进入鸿都门学(东汉灵帝创建,专门研究文学艺术)官邸学(宫廷学校)地方官学:培养本郡官吏,推荐优秀学生定期举行礼仪活动,向民间社会普及推行教化书馆(家馆/乡熟):蒙学教育,专业基础教育经馆:著名学者聚徒讲学之所(董仲舒,王充)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太学、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宗学(皇室)、四门学(寒门庶族)隋唐:国子监——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中央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科举制度的建立宋:书院的兴盛——政府办学力量的减弱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大佛教禅林制度讲学继承发展古代私学传统宋元明清私学的大发展,封建社会中晚期与官学并行的重要教育制度近代学校(1840年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在华传教士兴办,主要为初等教育洋务学堂:洋务大臣所办,包括方言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主要学习西艺、西文。从19世纪60-90年代,共有学堂30多所,代表为京师同文馆(1862年)、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容闳:“幼童”留学计划郑观应:在其《盛世危言》的“学校篇”参照西方近代学校制度提出了设立我国自己新式学校体系的主张1904年,“癸卯学制”建立:初等教育:蒙学四年(3-7岁)、初等小学五年、高等小学四年中等教育:预科二年、本科三年高等教育:大学预科(高等学堂)三年、大学堂三-四年1905年,从隋开始的科举制度被废除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颁布,采用美国“六三三”分段法:初等教育6年: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中等教育6年(包括职业教育与师范教育):分为初高二级,各为3年高等教育3-6年:大学4-6年,专业学校3年以上大学院:为大学毕业或同等学历者,学年不限希腊早期教育:1、《荷马史诗》中提到阿喀琉斯的教育都是有学识的长者完成的:在《伊利亚特》第九卷中,菲尼克斯对阿喀琉斯讲话时提醒说,当他还是小孩从家中送走时,他就是他的老师了。他“那时无论在残酷的战争中或在使人们获得声望的议会中,都很不熟练”。菲尼克斯又说“:因此,你的父亲派我跟随你,教你成为演说家,教你成为实干家。”这段话暗示着统治阶级的青年教育中修辞术和军事训练的结合,这就有趣地预言了数世纪后雅典教育中重要内容。而阿喀琉斯曾向半马半人的喀戎学习医术,他是古希腊传说中精通医学、音乐与其它艺术的老者。2、社群教育在开始成年后,一般要走出日常家庭生活,进入社群集团,一般要经受这样那样严酷考验,如冲浸、禁食、鞭身、敲掉牙齿、斩断手指节或施行割礼等,并常以假埋葬和复生形式而告结束。一旦他们被纳入成人集团,就得学习一些适应其新地位的秘密的宗教仪式。青年可以看从事巫术的器物或象征超人的力量的神器;学习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有用的习惯语;接受有关部落的种种传统的习俗的指导,尤其是禁忌和婚姻法规的指导。雅典教育早期古希腊社会是否有学校,我们不得而知,但早在公元前七世纪,雅典就有了学校,而且,与后来的雅典学校一样,它们是私人的事业,并非国家创办的。旧教育(公元前6世纪-5世纪中叶):体育、音乐、诗歌新教育(于公元前338年结束):读、写、算苏格拉底——教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计划中所安排的教学科目,而目的是要从中选出未来统治者。男孩和女孩,到十七或十八岁以前,都得致力于体操和音乐的学习(“音乐”包括小时候听到的神话和传说,到后来学习诗歌所形成的对文学和艺术的兴趣,甚至还包括肤浅地向自愿学科学的人讲授的一些知识)。随后是两年体育训练。从二十岁到三十岁,那些证明自己能够胜任更高级学习的男女青年便开始学习数学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及和声学(音乐的数学理论)。最后,三十岁时,从他们当中挑选出在他们的前段教育的全过程中思想和品质方面都表现优异的人,在这些人从这个城邦的“护卫者”的队伍中取得他们的职位以前,学习五年辩证法(或哲学)关于善的科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讨论了教育,将其看为从属政治艺术的一种艺术,重视理性与伦理道德的培养。(身体训练、品格教育、智力教育)学园、图书馆、博物馆雅典学园犹太的拉比教育,讲解、注释《圣经》,律法与智慧罗马:文艺学校(初级小学:读、写、算)、文法学校(12、13岁进入,拉丁文或希腊文)、修辞学校(16岁,演讲术)。法学家和修辞学家马尔蒂亚努.凯伯拉(MartianusCapella)大约在五世纪头一个季度,承担起编写人文学科教科书的任务,第一次介绍“七艺”:文法,辩证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学、算术、天文学、音乐。查士丁时代(公元529年),因为被视为基督教世界中的异教学校,延续雅典传统的希腊式学校被迫停办,具有人文色彩的世俗学校直至文艺复兴才再度出现。中世纪:教会对教育垄断了一千多年,七艺成为教育中的规范部分。西方大学产生于教会,最初的基督教会承担着教育的职责13世纪是大学的世纪,开始成为“独立的”世俗文化机构反对教会势力:传统的大学成员是“教士”学校的领导为“大主教”,13世纪称为“校董”,而今更多叫“总监”1213年在巴黎,大学总监事实上失去了颁发授课许可证的特权,这一权力转交到大学教师手中反对世俗势力:主要是反对王室的斗争在巴黎,大学的自主权在1229年与国王的警察发生流血冲突后得以获得经济利益、意识形态教育场所、声名的营造罗马教廷的支持:放弃对学校的世俗管理,但为了使其遵从教廷政策(更合法地排除异端)大学:特洛伊木马对教会、对国家、对城邦一个接一个地背叛组织内部的矛盾:作为一个宗教组织,成员从不属于一个教团大学成员(教师与学生)的国际性13世纪大学由4个学院组成:艺术、政法、医学、神学,艺术学院或人文学院的院长形成大学的首脑人文主义者的出现约翰.邓斯.司各特(1266-1308)与威廉.奥卡姆(约1300-1350)使理性与信仰的分离:上帝是不可证明的,他对于理性而言无法接近,安瑟伦“信仰寻求理解”的传统被抛弃了,人类可以不再依靠“神恩”,怀疑精神的出现。文艺复兴(theRe-naiss-ance):回到古代去——希腊精神,人类精神的觉醒人/人类(拉丁文:humanitas)humanity人性/人道、博爱humanities人文主义humanism人文学科thehumanitiesHumanitas被不正确地指称一种“泛滥的善行”,及希腊人所谓的博爱,但实际上,这个词意味着信条与纪律,并不适用于芸芸大众,是贵族式的而非平民式的。人道主义者(对人类富有同情、对世界进步充满信心)与人文主义者(个体的完善,有选择、有节制的同情)是不同的。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使用“人文主义者”一词,反抗神性有余,人性不足。早期是从中世纪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反弹(恢复自然与人性),但忽视了礼仪;后期转向规束与选择的人文主义:协调自身的德行16世纪哥白尼革命的影响:天文学说取代了古老的人类中心说世界的无限,人的漂泊感超自然神力的失效——自然与人性的统一对自然进行了解,以控制自然与世界——科学的自然主义者(培根)人自然本性的解放——情感的自然主义者(卢梭)科学的发展可以带来人类的普遍进步和普遍的利益(博爱的体现)——转化为人道主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是无法获得的(苏格拉底承认“无知”)情感与自由的高扬,及对其自然性的肯定(拉伯雷式的非选择性的自然主义),对神权与专制压迫的反抗——浪漫主义发展培根与卢梭的伟大与卑劣:前者——过分追求自然法则,忽视人的法则后者——对任何束缚的敏感,过分的自由,忘记了约束与否定“愉快的倦怠”:选择最轻易过关的课程——目的性的勤勉:现实生活的目的人文主义者: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作用于世界的力量,而是他作用于自己的力量警惕过度的同情,也防范过度的选择——节制(不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爱与律法/中间地带(专制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语言与文学:liberalarts:大学文科,也指文科七艺,而自然科学(后四艺:几何学、算术、天文学、音乐)在西洋学术史中,原属于哲学。——完善健全的人语言非简单传递思想的工具,语言即是意义的呈现“语言自己说”,多义、歧义、差异、延异几何学的梦想与书写事件与语言人自身的精神产品、文明与文化传统的承载与传承知识转成文化性格与智力的贵族(尊重人与生命)——世袭